:::
「戏剧、剧场与教育欧亚连线国际研讨会」开启了戏剧界与教育界另类对话的空间。(跨界文教基金会 提供)
研讨会 研讨会

打开应用戏剧的新视野

戏剧、剧场与教育欧亚连线国际研讨会

随著社会发展的转趋多元,今日的戏剧实践,不再仅仅是「纯粹」、「艺术」、「菁英」或「中产阶级」所能够涵盖的了。「应用戏剧」的理论、实践、可能性与瓶颈,都应该被更广泛地关注与讨论,以增加其能见度,并吸引同好者共事。

随著社会发展的转趋多元,今日的戏剧实践,不再仅仅是「纯粹」、「艺术」、「菁英」或「中产阶级」所能够涵盖的了。「应用戏剧」的理论、实践、可能性与瓶颈,都应该被更广泛地关注与讨论,以增加其能见度,并吸引同好者共事。

「2001新视野──戏剧、剧场与教育欧亚连线国际研讨会」由台湾艺术发展协会及财团法人跨界文教基金会主办,从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的五天会期中,总共安排了五场专题演讲、十六篇的论文发表、三场综合座谈会、两场的演出与论坛、以及三个不同的工作坊,兼及理论的建构与阐述和实务的经验与分享,可以说是国内首次针对戏剧与剧场的应用面向所进行的初步省思。

主办人之一的跨界基金会董事长钟乔在议程中曾提及,他所谓的「教育」绝非只是正规教育体制内的各个阶段(尤其是今年九月便开始进行的九年一贯国民义务教育「艺术与人文」领域教学),而是将视野放大到社会成人教育、社区工作,让戏剧与剧场的艺术性与技巧性发挥其应用层面的实际价値。这次硏讨会的子题,从戏剧与剧场在中小教育上的应用,到戏剧治疗、成人教育、儿童剧场与社区剧场的推动等等,均有相关的与会人士和论文发表。因此,就讨论所涵盖的层面而言,笔者认为以「应用戏剧」作为本次研讨会的议题名称,应该更为恰当。

其中,占这次研讨会议程很大比例的「戏剧与教育」及「剧场与教育」子题,不但吸引大部分的学员积极参与研讨,也在会场中引发了不少争议。

首先是与会者对于研讨会议题的认知交集不足。有些应邀与会的专家学者,可能因为事繁缠身,仅在自己该出现的议程中露脸,只能从几个自己熟知的同行口中听得之前议程过程的简报,为了不得罪任何人,只好发表一些看似中立的言论或是官腔官调的空包弹,惹得许多从头参与到尾的在场听众直骂「搞不清楚状况」、「搔不到痒处」、「各说各话」、「没有交集」。

认知的误解与连结

其次是教育界与戏剧界的认知鸿沟仍未打通。教育和戏剧会碰在一起,也只是近两、三年的事情而已,主要就是因为从今年的九月份开学后,九年一贯教育要开始施行,七大领域教学里头的「艺术与人文」课程,按教学标准必须同时兼顾音乐、美术(视觉)与表演艺术;过去在中小学师资的培养教育机构里头,一直只有音乐和美术,戏剧始终被排除在外,因此目前表演艺术师资的阙如是可想而知的。

过去教育部还年年举办儿童剧展的时候,各校被指派负责的老师,或因责任心与荣誉感使然,或以交差了事心态面对之,但从剧本的来源、学童演员的排练、道具、布景、造型、音乐及音效等幕前幕后大小事,多少都得事必躬亲,搞得人人苦不堪言,谈儿童剧展色变。也就是这样的梦魇,让许多中小学老师目前对所谓的表演艺术畏惧却步。针对这些担忧与焦虑,陈仁富教授在其论文〈表演艺术在国小推行的困境与展望〉当中,归结出十大阻难:师资的缺乏、教师的认知不足、授课的时数有限、教材教法的不足、场地设备的不足、经费的不足、家长认同感低、课程目标的不明确、城鄕的差距大、常规与评置的不易控制。这是陈仁富实地访查了屛东县、高雄县市十所国民小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导师及对表演艺术有兴趣的老师各一位(共计四十位)所得出的采样结果。虽不中,亦不远矣!

第三则是教育体系与戏剧界的互动大门仍未大开。既然师资不足,那么运用目前既有的儿童剧团资源,可不可行呢?根据成长文教基金会执行长陈筠安与鞋子儿童剧团团长李明华合写的论文〈艺术桥梁──国内儿童剧团推动戏剧教学之内容与运作方式〉显示,国内的儿童剧团都相当重视戏剧教育的推广与落实,几乎都在成团不久就加入推广工作的行列,虽然所设计的问卷回馈剧团只有九歌儿童剧团、纸风车剧团、鞋子儿童剧团、一元布偶剧团、杯子剧团、豆子剧团、偶偶偶剧团、牛古剧团等,但从这些团体所提供的资料统计可知,剧团接受邀请开班与剧团自行开班招训的班次与人数均相当可观。只是在这样的统计数据背后,这些曾经参与的人数(包括成人与儿童)之中的重复率有多少?参与者的组成结构为何?中小学老师的参与程度如何?我们并无法确知对于拉近教育界与戏剧界的认知鸿沟能有多少助益。

论坛剧场的理论与实际

应用戏剧在社会意义上的实践与影响,可以视为这次研讨会的另一主题。其中,透过论文、示范演出,正式对「论坛剧场」机制展开质疑与对话,便是一个値得观察的例子。对国内目前从事社区剧场的工作者而言,建立论坛剧场机制的巴西剧场导演波瓦(Augusto Boal)似乎不能不认识,不管是台南人剧团自三年前引进英国格林威治青少年剧团的「教习剧场」技巧(注),或是差事剧团与芦荻社区剧团所进行的社区论坛剧场,其理论之根源都来自于波瓦所著的《被压迫者剧场》Theatre of the Oppressed一书。有趣的是,《被压迫者剧场》的中译者赖淑雅,在议程中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心「论坛剧场」!──初探波瓦「论坛剧场」的进步与反动〉,在负笈英国求学返台之后,对于论坛剧场「驯化」(domesticate)观众的危机提出质疑与反思,赖淑雅对于论坛剧场的问题点有三:第一、「论坛剧场」的「参与」,是否沦为一种单纯挖掘、搜集各种不同答案的过程而已?第二、「论坛剧场」是否强调个人的主动参与,胜过于对群体(阶级)被压迫事实的分析?第三、透过机制设计中个人化或原子化的倾向,「论坛剧场」是否适得其反地抑制了将问题予以公共化、历史化的可能性,让参与者只是学到如何透过各种解题技巧,继续在不合理的问题现实中求得安身立命,而无助于群体公共意识的觉醒(conscientisation)?

针对这三个疑点,也纷纷有人提出反驳:有人认为在多元化的时代,「个人化其实就是政治化」(personal is political),怎么能够要求个人的问题达到公共意识的觉醒?另外也有人认为剧场原本就是虚构的,论坛剧场只是拿公共议题作为剧场中论坛的基础元素,究其本质,它还是虚构的,怎能期望它能够立即产生社会改革的现实效应呢?

而赖淑雅所质疑的,竟在芦荻社区剧团示范演出《不定时炸弹》的过程中,彰显出论坛剧场机制的矛盾所在。剧中的丈夫没有固定工作,经常威胁家中妻女,时以言语或暴力相向,俨然就是一个「社会新闻」版的不定时炸弹;在场观众对于妻子如何能够安然逃离或解决眼前的困境,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办法(此即赖淑雅所质疑的「沦为一种单纯挖掘、搜集各种不同答案的过程而已」与「个人的主动参与,胜过于对群体(阶级)被压迫事实的分析」),有人说可以去寻求社会资源(如警力、家暴防治法等),有人说乾脆就和丈夫闹翻,有人说根本没有任何解套的办法(因为他的某一位亲戚有与剧中类似的情形,始终无法逃离丈夫的纠缠)等等。不过,静宜大学英文系讲师蔡奇璋提醒,一般在操作论坛剧场时,多半不会挑选这么尖锐且冲突性强的议题,以免场面失控。

从「纯粹戏剧」到「应用戏剧」

戏剧的功能约可涵括宗教性、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工具性等等不同的目的。台湾的现代戏剧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一直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直到一九七〇年代后期以后,现代戏剧艺术才有较清楚的创作意识,并受到较多人的重视;民间的传统曲艺也多与宗教、娱乐、社区意识的集结有关;至於戏剧的应用性与教育性,则较少为人们所提及(一旦提及,也多半会与「教化」混为一谈)。随著社会发展的转趋多元,今日的戏剧实践,不再仅仅是「纯粹」、「艺术」、「菁英」或「中产阶级」所能够涵盖的了;慢慢地,有人将戏剧的应用价値提升出来。或许有人会说,老早就有人在默默地从事「应用戏剧」的工作,但笔者认为,「应用戏剧」的理论、实践、可能性与瓶颈,都应该被更广泛地关注与讨论,以增加其能见度,并吸引同好者共事。

这是一次相当难得的国际硏讨会,大会的主题范围或许定得太大了,不过倒是开启了戏剧界与教育界另类对话的空间,也让人正视到戏剧的应用功能,对于目前还徘徊在「毕业即失业」命运边缘的戏剧学子,这应该是一片有待开展的天地,可以纳入自己的生涯规画;而对于中小教育界即将展开的九年一贯新纪元,笔者也希望第一线教师能够放开心胸,接纳并应用表演艺术到教学活动上头,这绝非是一条平顺的路,然教育乃百年大业,岂能要求量化、立竿见影?唯今之愿,期盼相关师资培育与聘用办法能早日落实,以解决短期内师资不足的问题。

注:

详见《在那涌动的潮音中》,许瑞芳、蔡奇璋编著,2001年,扬智出版社。

 

文字|于善禄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讲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