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的精致化与高度艺术化的特性,不应该是教学上被放弃的借口,戏曲艺术的教学无形中已经结合多样学科的内涵,更落实了九年一贯教育中「统整教学」的概念,其与「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课程目标是密切配合的。「表演艺术教学」这个百年教育工程大计,仍有赖教育与课程学者专家与剧场专业及学者共同合作与长期经营。
九年一贯教育的实施,犹如一艘航行在似熟悉又陌生海域中的巨轮,搭载著满船的旅客仓卒出航,迎面而来的一团迷雾,让许多基层教师失去教学的方向而晕眩不已,特别是领域学习的构想,以及学科统整的基本精神,更让接受师范养成教育课程及旧体制实际授课时均已习惯分科教学的教师们,面临极度的恐慌。
在面对中小学九年一贯教育课程,许多教师或多或少对「艺术与人文」领域中的「表演艺术」心生畏惧,原因其实很简单: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完全忽略了表演艺术在全人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美术、工艺等等艺能科目,尽管在面对升学压力时往往成为被挪用的学科,却也已经发展出一套相当完整的教学目标与课程规画,但是,由于五十年来表演艺术教育的阶段性任务,仅仅在于专业创作人才的养成,缺乏前瞻性的教学研究,以及踏实的教学实验,在早产儿般的九年一贯教育中,似乎也命定地终将成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孤儿,更必然引起恐慌,进而有意无意地被遗弃。
参加研习活动的老师仍停在摸索阶段
面对上述的问题,政府机构委托学术单位或是民间剧团,因应课程的需求所大量举办短期的研习活动,便成为救急的策略之一,这样的做法,与一九六○年代,李曼瑰教授在台湾推展所谓的「小剧场运动」、以及推动儿童戏剧创作及演出时的做法如出一辙。只是,大部分的研习活动,尽管能够正确地掌握「表演艺术的学习并不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与表演一出戏」的概念,但是,其研习内容多半仍以研习活动授课讲师的「剧场经验」为主要后盾,或是根据其儿童剧场的实务经验,以及对「剧场游戏」内容的认识进行研习教学。观念上固然在于期望参与研习的中小学教师能够亲身感受戏剧与剧场的魅力,引发其对于表演艺术的兴趣,进而能够将此经验转化为学校里课程教学的基础,但是,在有限的研习时数中,学习了许多剧场游戏的带领方法、认识了许多表演的技巧、了解了许多表演艺术的类型和创作之后,如何将这些速成的知识转化为教案的设计,以便在课堂上付诸实践?
对参加研习活动的许多虚心求教、认真进修的教师们而言,课程设计规画、教学策略拟订、学习活动研发、教学及学习评量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的取得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重点,其实还停留在自我摸索的疑惑阶段,仍然欠缺实务经验传递的临门一脚,更遑论部分以为领取了「研习条」便可以「黄袍加身」、站上表演艺术教学第一线的少数教师了。
「工具」和「本质」两种方式不应对立或偏废
从台湾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表演艺术要落实在学校教育里,一般而言,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可称为「学科工具式」,是以表演艺术作为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媒介,例如:结合语文、数学、社会、自然、历史、生活技能、音乐、视觉,甚至表演艺术本身等等课程的学习内容,以表演艺术生动活泼与实际参与的特质,作为传达其他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的工具,这也是过去教育界不断推动的所谓「创造性教学方法」或是「开放教育与情意教学」的教学创新方法所在。只是,如果我们将表演艺术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学科工具」的范围中,其实并不必然要将表演艺术纳入义务教育的学习领域,只要在各类学门的教学方法上加以补强,或在师范体系课程规画上加入表演艺术的相关课程,让教师了解并能够运用「表演艺术」作为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工具即可。因此,明显可见的这一种方式并非表演艺术教育纳入九年一贯教育的真正目的,但却是现阶段教师们较为熟悉也愿意实行的方式。
另外一种落实的方式则是「学科本质式」,乃是将表演艺术视为一门专业的艺能学科,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戏剧、舞蹈、剧场等表演艺术范畴内基础的专业知识、创作方法与鉴赏能力,但是其目的并非企图在国中、国小阶段培养专业的表演艺术或剧场艺术家,更不是要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演戏」,真正重要的是希望从小培养学生对于表演艺术的兴趣,激发其表演艺术的潜能,进而引发学习动机和参与的热情。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为他们开展一扇表演艺术的窗口,可以一窥表演艺术的堂奥,进而产生兴趣,成为表演艺术的爱好者;对可能具有表演艺术潜能的较少部分学生而言,则是推开一扇通往表演艺术创作的门扉,为未来专业的进阶学习做准备。换句话说,国民基础教育中表演艺术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一种美育的陶冶和全人教育的完成,使我们的学生具备美的感知、鉴赏的能力及艺术的兴趣,至于更专业与专精的学习,应该衡量个人的专长能力及兴趣取向,在另一个学习阶段才加以要求。
然而,表演艺术之落实在九年一贯课程中,「学科工具」或「学科本质」两种方式不应该是彼此对立或偏废一方,两者各有其不同的学习效果与教学策略,或者我们应该说,两者应该互相交融,更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以规划运用。
戏曲艺术的内涵密合「艺术与人文」课程目标
以表演艺术领域中相对更为冷门的「传统戏曲」来说,相信更令许多教师望之却步。京剧、歌仔戏、布袋戏、客家戏、豫剧等等传统戏曲剧种,各有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其艺术层面的美学特质与表现上的专业特性也有异同之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中小学教师或许平常就极少接触,一旦面临教学的挑战,恐怕是不不是一个「难」字可以形容。其实,各类戏曲艺术尽管在表现媒介、语言、唱腔上或有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形式,更具有表演程式化的特性,和大部分现代戏剧的剧场表现有所区隔,但是根本上来看,戏曲艺术的教学,无形中已经结合文学、语文、历史、社会、体育、视觉、音乐、表演等等学科的内涵,更落实了九年一贯教育中「统整教学」的概念,而其与「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课程目标更是密切配合。
教育部九十二年颁订的新版「艺术与人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理念中,「探索与表现」、「审美与理解」、「实践与应用」等三大课程目标似乎隐含著先后次序的意义。其中,「探索与表现」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本位出发,透过自我探索、生活经验的累积等等步骤,进而能够运用不同的媒材从事艺术表现,最后的目标则是「丰富生活与心灵」。我们从戏曲「演员剧场」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戏曲艺术的表演特质从生活中衍生而进一步加以艺术化与美化,其表演创作的过程,展现了对生活面貌的提炼,以及对自我肢体与声音的探索,进而将生活面貌与自我探索的过程,完成于艺术的创作之中。因此,学生的学习,将可与戏曲表演概念的形成同步发展而完成其学习历程。
而「审美与理解」强调的是透过审美及文化活动,加深对艺术价值、风格、文化脉络等等的体认,其最终目标乃是「热忱参与多元的艺术活动」。就戏曲艺术而言,其与艺术风格的特殊性、与文化脉络的密不可分,具备了普世公认的艺术价值等等都是无庸置疑的。因此,对戏曲艺术本质上的探索与深化的认识,自然也是达成领域课程目标的必要过程与重要教学内涵。
至于「实践与应用」的课程目标,乃是希望透过艺术活动与生活关联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于环境的知觉,并尊重与了解艺术创作,进而能够身体力行,实践在生活中。对戏曲艺术的教学而言,在「实践与应用」的目标上,当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承接「审美与理解」的课程目标而来,经过了探索与表现、审美与理解的两个进程,具备了戏曲艺术的知能和鉴赏的能力之后,理论上能够激发其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成为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观众。第二个部分则是针对具有创作潜能的学生而言,无异也提供未来生涯规画的基础,储备了艺术创作的人才。
乐见国光剧团进行戏曲教案探索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者对于该学门的基本知识与兴趣是教学内容得以落实、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戏曲艺术的精致化与高度艺术化的特性,不应该是教学上被放弃的借口,对于「表演艺术教学」这个攸关未来艺术发展与人才养成的百年教育工程大计,事实上仍有赖教育与课程学者专家与剧场专业及学者共同合作与长期经营。一九七○年代,当时的教育部在每周六、日,于台北的国父纪念馆举办「少年国剧欣赏」,规定各个国中小学排程参与此一京剧欣赏教学活动,一九八○年代,隶属复兴剧校的「复兴实习剧场」则在每周二、四上午提供实习演出让国中小学生免费欣赏,这些固然仅仅止于「欣赏」,但也算是戏曲教育的开端。一九八○年代中期,云门舞集在汪其楣教授的策划下,举办「小小平剧教室」推广示范活动,到各乡镇巡回,则是民间团体有计划施行戏曲普及教育的案例之一。今年开始,国立国光剧团以其丰富的国家级剧团人力资源,开始针对推广教育进行一系列的展演和教案探索研习活动,则是结合九年一贯教育具体的做法。有心丰富教学内涵的教师们,当可从这些活动中找到自我掌握的教学资源与借镜,更期待更多的剧团与学者专家们,能够投身於戏曲教育的落实,如此,属于我们重要文化资产的戏曲艺术,或许能找到永续长存的一线生机。
文字|王友辉 台南师范学院戏剧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