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顿.克莱曼演奏水准高超,引起全场起立鼓掌的激情场面。这样等级的伟大艺术家,国际乐坛已经寥寥可数!(林铄齐 摄)
音乐

总能令人连连惊艳的魔鬼提琴手

评基顿.克莱曼与波罗的海弦乐团

西伯利亚女作曲家奥尔巴赫《圣母悼歌的对话》,系对裴高雷西名作《圣母悼歌》素材做现代透视,克莱曼和中提琴独奏者尤莉珠娜天衣无缝的搭档,加上弦乐团冷凝坚毅的表情,所唤起抱著基督尸体哭泣的圣母影像,感人肺腑。

西伯利亚女作曲家奥尔巴赫《圣母悼歌的对话》,系对裴高雷西名作《圣母悼歌》素材做现代透视,克莱曼和中提琴独奏者尤莉珠娜天衣无缝的搭档,加上弦乐团冷凝坚毅的表情,所唤起抱著基督尸体哭泣的圣母影像,感人肺腑。

2005世界之窗—基顿.克莱曼与波罗的海弦乐团

TIME     12.1〜2  7:30 pm

PLACE    台北国家音乐厅

基顿.克莱曼一向喜欢标新立异。以基本曲目来说,首度灌录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之时,他竟然使用当代前卫作曲家史尼特克所写类似电子音乐的装饰奏(DG版);再度录音则改用贝氏以钢琴为对象的特殊装饰奏(TELDEC版)。首度录制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也花样翻新,将雷格的无伴奏小提琴前奏曲整个当做装饰奏,时间长达五分钟左右(DG版);二度录音时改用安奈斯可的装饰奏,也非常罕见(TELDEC版)。晚近,克莱曼还将韦瓦第《四季》跟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交叉演奏,形成《八季》专辑(Nonesuch版),在市场上独一无二。这种日新又新、积极进取的态度,让克莱曼无论在表演舞台或唱片领域都无往不利。比较吊诡者,他一九九七年(探戈四重奏)和一九九九年(波罗的海弦乐团)两次来台演出,都票房失利,主办单位无不叫苦连天、退避三舍。这次卷土重来,气势迥然不同,不但听众人潮汹涌,还出现全场起立鼓掌的激情场面,两厅院的企画与推展能力确实不同凡响!

让内行乐迷不时发出会心一笑

第一天锁定乐团合奏曲目。佩尔特《兄弟们》充分演出中世纪僧侣拿著闪烁蜡烛排成行列,进行另一场无止境宗教仪式之意象,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西伯利亚女作曲家奥尔巴赫《圣母悼歌的对话》,系对裴高雷西名作《圣母悼歌》素材做现代透视,克莱曼和中提琴独奏者尤莉珠娜天衣无缝的搭档,加上弦乐团冷凝坚毅的表情,所唤起抱著基督尸体哭泣的圣母影像,感人肺腑。尼诺.罗塔《弦乐协奏曲》,旋律不像其电影配乐(《教父》前两集及费里尼导演作品)那么耐听,乐团各部门却得到充分展技的机会,低音弦乐群的虎虎生风尤其印象深刻。基顿.克莱曼编曲的《永恒春天》,以波雷瓦亚《温暖的风》开场,继之以贝多芬、斯特拉温斯基、戴席亚尼可夫、米尧、易沙意和皮亚佐拉等作曲家跟春天相关乐曲的片段,最后用韦瓦第《四季》里《春》的开头动机来结束,让内行乐迷不时发出会心一笑。颤音琴独奏者普西卡列夫身剑合一的精采炫技,使他成为仅次于克莱曼的英雄。

不断给予惊艳连连的烟火

第二天改用室内乐形态表现。克莱曼没有登场的萧斯塔可维奇的前奏曲与诙谐曲(弦乐八重奏),前半段音色稍嫌太过明亮,后半段则群魔乱舞气势惊人。克莱曼领军的孟德尔颂之弦乐五重奏,分句唯美如歌,还酝酿出童话似的梦幻氛围。下半场分别运用无伴奏Solo、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模式,来呈现皮亚佐拉代表作,爱乐者得以借此充分领会这位阿根廷「新探戈之王」将探戈搬上严肃音乐殿堂的苦心。两天的安可曲(爵士乐、探戈改编曲)均极尽浪漫、渴慕之能事,娱乐性至高。从一九八六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文化会馆首次听基顿.克莱曼现场迄今,每次重逢,他的演奏水准总是那么超高,还能不断给予惊艳连连的烟火。这样等级的伟大艺术家,国际乐坛已经寥寥可数!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