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幕第三场〈人民的力量〉这段表演令人感动,反而让人忽略了这个场景「应该」有的反讽(大风音乐剧场 提供)
戏剧

青春不老、永恒不死?!

评大风音乐剧场《世纪回眸─宋美龄》

舞台设计利用轨道排列组合的「珠帘」景片,切割空间,搭配大量投影的纪录影片,为本剧提供相当重要的背景资讯,以及解读舞台画面的参考。不过,这样如同戏曲表演般呈现直观的写意舞台,却与许多模拟与再现史实事件的场景质调──或是为了触动群体记忆──扞格不入。

舞台设计利用轨道排列组合的「珠帘」景片,切割空间,搭配大量投影的纪录影片,为本剧提供相当重要的背景资讯,以及解读舞台画面的参考。不过,这样如同戏曲表演般呈现直观的写意舞台,却与许多模拟与再现史实事件的场景质调──或是为了触动群体记忆──扞格不入。

大风音乐剧场《世纪回眸─宋美龄》

2006/12/29  台北国父纪念馆

「为什么要做《宋美龄》这出戏?」这是我从进入剧场之前、看完戏之后,不断反复揣思的一个问题。

当我们从自己的本位主义和价值观来「裁断」别人应该如何如何、我们可以怎么「博爱」的时候,除了可能有「简化与逃避」问题的嫌疑,更有「自我催眠」般这种病态的危机。政治如此,创作也是;政治人物不会反省不稀奇,创作者不能扪心自问「问题」是什么的话……难道只是为了糊口饭跟卖张票钱而已吗?

「中华民国近代简史」的歌唱剧演出

因此,我情愿选择相信《宋》剧的创作者──特别是编剧杨忠衡,创作这出戏纯粹是出于一股天真浪漫的创作冲动而已。至少,他敢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下,写就《宋美龄》这出音乐剧,这出「看不见」宋美龄、却像极是一部「中华民国近代简史」的歌唱剧演出。

因为是音乐剧,我无法严苛要求每段唱曲之间的戏剧情节,必须有所衔接;这样处处「兴之所至」的转场(例如从第一幕第七场与第八场之间),使我必须抛开「看戏」的期待,将每个唱段当成演唱会歌曲排班般来看待。持平而论,本剧歌者的唱功水准不仅堪称一流,而且卡司整齐,在所谓古典训练和音乐剧表演之间,彼此实力似乎逐渐在融合平衡──但是他们的歌声,仍然不算具有活跃生动的表演性。

舞台设计利用轨道排列组合的「珠帘」景片,切割空间,搭配大量投影的纪录影片,为本剧提供相当重要的背景资讯,以及解读舞台画面的参考。不过,这样如同戏曲表演般呈现直观的写意舞台,却与许多模拟与再现史实事件的场景质调──或是为了触动群体记忆──扞格不入;换句话说,这类空间的确适合角色自述表白,或是独唱言情等等「特写式」的场面,却因而牺牲了戏剧事件的呈现,诸如婚礼与西安事变等等。许多舞台上没有陈述的历史细节,或许可以说编导创作者「取巧」地透过观众集体记忆,得以弥补或自行补充。这样有意无意的安排,到了最后几段场景诸如〈依恋家园〉等等,几乎让观众不约而同地回到当年「失去蒋公」的悲痛记忆,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在舞台消失上消失的女性观点

我比较不同。反而是第二幕第三场〈人民的力量〉这段表演,由饰演红卫兵的演员,先走入观众席间,摊开事先安排的一片巨幅红布,从前排观众席头顶覆盖而过,搭配著高昂的〈东方红〉歌曲,刺激了我莫名的感动;我盯著眼前的视觉画面,忽略了这个场景「应该」有的反讽。

若打动了我的是毛泽东的歌曲,有「问题」的会不会应该是我?

全剧一开场,舞台上曾有一位坐著轮椅的老夫人,以背对观众的台位,安详地看著舞台上的搬演,但到了第二、三场蒋介石这个角色登场之后,这位老夫人所代表的女性观点,便如同历史呈现的一样,在舞台消失。或许正因如此,也难怪这个「宋美龄」的角色,得以在接近剧终前的老年,轻易而直接地化身为〈我将再起〉的精神象征(政治性、民族主义的符号),从此青春不变、永恒不死了,不是吗?

 

文字|傅裕惠 剧场导演、剧评人、台大戏剧系兼任讲师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