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特晚期转变成以艺术积极介入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图为2005年10月13日,他获知自己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自家门口接受媒体访问时摄。(Martyn Hayhow 摄 法新社 提供)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悼念品特

对话的冰山——品特的戏剧

品特过世了,在悼念之余,也花了一点时间想,他对我,他对我们所有同行的具体影响是什么?我发现几乎所有当代在说故事的创意人都离不开他的影响。他用暧昧不清的表达手法表现出确切但经常隐形的危机(menace,此字也意味著怪物),其实早已成为一代好莱坞甚至于艺术电影的某一种标准模式。小说、剧场更不用说。他的作品让模糊的人生观正式合法化;他的作品让后来作者需要提供给观众的故事情节大量减少,把过去会被视为作者失职的行为变得合法合理。我知道我在构思某些作品时,会不知不觉掉入品特式的编剧逻辑。可能最接近的是《新加坡即兴》,到今天写文章时才回忆起,该剧名向贝克特致敬,作品本身纪念郭宝昆先生,但骨子里是受品特编剧逻辑及美学影响甚深的。

品特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当时写了一篇短文,在此提供给《PAR表演艺术》杂志。

品特过世了,在悼念之余,也花了一点时间想,他对我,他对我们所有同行的具体影响是什么?我发现几乎所有当代在说故事的创意人都离不开他的影响。他用暧昧不清的表达手法表现出确切但经常隐形的危机(menace,此字也意味著怪物),其实早已成为一代好莱坞甚至于艺术电影的某一种标准模式。小说、剧场更不用说。他的作品让模糊的人生观正式合法化;他的作品让后来作者需要提供给观众的故事情节大量减少,把过去会被视为作者失职的行为变得合法合理。我知道我在构思某些作品时,会不知不觉掉入品特式的编剧逻辑。可能最接近的是《新加坡即兴》,到今天写文章时才回忆起,该剧名向贝克特致敬,作品本身纪念郭宝昆先生,但骨子里是受品特编剧逻辑及美学影响甚深的。

品特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当时写了一篇短文,在此提供给《PAR表演艺术》杂志。

一对夫妻,一栋远离尘嚣的海边房屋,一位与他们关系不明的女房客,一夜稀疏的对话,到后来,我们仍然不清楚他们三人是怎么一回事。

两个男人,一个送饭的小货梯,一些不确定的指令,一些不确定的动作。

这是品特戏剧所描绘的特殊景观,充满危机,充满暧昧,充满一种未发生暴力的诗意。前者(Old Times,表演工作坊演出剧名为《今之昔》)看到后来,发现那位访客或许根本不存在;后者(The Dumb Waiter,台北艺术大学曾演出剧名为《愚待者》)看到后来,原来两人是待命的杀手,不清楚自己暧昧的任务。

人物如冰山,他们的交流在海底进行

品特在剧场中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美感经验,后人无法抄袭,只好乖乖受他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现实是多面而不容分析的,生命是暧昧而不可收复的。

品特写的是对话的冰山。他剧中的人物像是冰冷的海洋中飘浮的遥远冰山。他们之间的交流,在海底进行。在这只能被称为“Pinteresque”(品特式的)的独特氛围中,最有表达力的不是语言而是沉默。我们所能知道的,关于这些人,这些事,永远是片面的,但在沉默中,有时我们似乎能触摸到真相。

人类的沟通,其实就是冰山对冰山。浮出水面的小小部分,就是听得到的言语;飘浮在下面的巨大体积,就是平时听不到但已结晶的情感、思绪。不会写对话的作者,只懂写浮出水面的大白话,以主流连续剧为主要例子。稍有技巧的,能写出浮出水面部分对隐藏部分的对话。少数几位,像品特这种等级的剧作家,让角色冰山的底部互相沟通。这种感觉,既神秘又熟悉,是二十世纪后半人类破碎经验的真实写照。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是靠字数多少来得,品特一定和贝克特一样,排在很后面。他的作品不但不多,在演出中,这些作品在舞台上大半时间也在停顿与沉默中进行。品特剧本中的舞台指示非常清楚:停顿就是停顿,沉默就是沉默,停顿不是沉默,沉默不能处理成停顿。这其中有层次上的差距,这差距对演出质感影响极大。

好看的是冰山崩裂前的不确定性

我个人认为品特老早就该得诺贝尔奖。我多年来一直欣赏他的作品,一九八七年,表演工作坊搬演了品特的《今之昔》,由李立群、胡茵梦、解致璋演出,陈立华导演,用的是本人的翻译。相信看过那一次演出的观众都难忘那在剧场中,随著停顿与沉默不断增长扩大的庞大暧昧。「品特式的」戏剧登陆台湾,我们都被深深卷入。

而另一出我翻译品特的戏,《背叛》,是我在台北艺术大学经常用的最佳教材,训练导演,训练演员。这一部「倒装」的戏,第一场就是三角恋爱偷情的结尾,最后一场是开头。其中对话之细腻,有如那冰山在水底要崩裂了。

冰山崩裂不好看;冰山崩裂前,充满各种危机与不确定性,这个好看。这就是「品特式的」神秘的剧场。

(原载于《联合报》副刊,2005年10月14日)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哈洛.品特 生平大事记  (Harold Pinter,1930~2008)  

  • 1930年,出生於伦敦哈克尼区一个犹太工人家庭,父亲是犹太裔裁缝。曾就读伦敦哈尼克区域当地学校,并短暂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就读。反犹太的歧视经验,及伦敦二战期间遭轰炸,都对他造成深刻冲击。他曾积极投入反伊拉克战争的社会运动。
  • 1954年,品特曾出版诗集;并以艺名「大卫.巴伦」 (David Baron) 登台演出。1957年,首部剧本《房间》The Room,由布里斯托尔大学学生演出。
  • 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对》The Birthday Party一剧,尽管《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演艺评论家 Harold Hobson给该剧不错的评价,但公众反应不佳。
  • 1960年,《看门人》The Caretaker一剧的成功,让品特声名大噪。1970年,品特有更多机会导演,1973年,他成为国立皇家剧院的副导演。
  • 1985年,品特跟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造访土耳其,并与许多政治压迫的受害者见面。在美国大使馆一项向米勒致敬的活动中,品特并没有跟其他客人寒暄,反而谈论被压迫者的生殖器官遭受电击的场面,结果被赶出馆外。米勒也随同他一起离场,以示支持。品特于土耳其所见到的迫害,及对库德语的抑制,成为了1988年剧作 《山地话》Mountain Language的灵感。
  • 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评价他是二战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在剧作品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切入压抑的封闭空间」,其作品「令戏剧回归其最基本的元素:封闭的空间、意想不到的对话,人们处于相互的支配之下,伪装被剥落」。
  • 品特一生共创作32个剧作,代表作品:《回乡》The Homecoming(1964)、《今之昔》Old Times (1970)、《无人地带》 No Man's Land (1974) 、《背叛》Betrayal (1978)、《从灰烬至灰烬》 Ashes to Ashes、《纪念日》Celebration (1999)等,以及电影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1981)、《非常冲突》Sleuth(2008)。
  • 品特的剧本情节往往把一些无伤大雅的情况,逐渐变坏成荒诞的局面,剧中人物的行为有时令观众、甚至剧中其他角色费解。他的剧作常被称为「威胁喜剧」,归入荒谬派戏剧,品特早期也深受荒谬派戏剧代表人物山谬‧贝克特的影响,后来两人更成为深交。
  • 品特后期的剧作都比较短,题材也比较政治化,往往在讽谕强权压迫。品特也于该时期开始对政治直言不讳,明显地采取左翼立场。他继续把侵犯人权及强权压迫等议题放在公众媒体上,常投稿于英国《卫报》及《独立报》等报章。
  • 2008年平安夜,品特因癌症逝世,享年78岁。

 

                                                                                                                                       (整理  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