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末」掀起一股著迷于衰败灭亡之「美」的颓废风潮,也在美术界造成重要影响,图为当时代表性画家克林姆的经典画作《吻》。
大师.经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第二维也纳乐派

圆舞曲不再美好 无调性刻画内心世界

第二维也纳乐派诞生的历史背景

从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强调主观的风潮,随著进入廿世纪的时代巨变,音乐家借由不寻常的主题,在荒诞、幻想、扭曲后的现实世界,描绘出人的孤独、无助、绝望等情绪。第二维也纳乐派从音乐创作上,反映了调性瓦解至重建十二音列新秩序的过渡阶段,他们认为音乐艺术是反映创作者的意识,而不是事物形象的具体呈现,强调真正的美是从内在价值发掘,传达对个人经验主观而强烈感受的省思。

 

从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强调主观的风潮,随著进入廿世纪的时代巨变,音乐家借由不寻常的主题,在荒诞、幻想、扭曲后的现实世界,描绘出人的孤独、无助、绝望等情绪。第二维也纳乐派从音乐创作上,反映了调性瓦解至重建十二音列新秩序的过渡阶段,他们认为音乐艺术是反映创作者的意识,而不是事物形象的具体呈现,强调真正的美是从内在价值发掘,传达对个人经验主观而强烈感受的省思。

 

欧洲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个文化汇集的城市传承自海顿、莫札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音乐家。维也纳人的真诚与亲切,反映在代表他们传统的圆舞曲上,更影响来自北德的布拉姆斯,在他到维也纳后,也入境随俗地创作了圆舞曲。另外,作家史蒂弗特(Adalbert Stifter,1805-68)于一八四○年间写下对维也纳初次的印象:在他眼中,维也纳是一座绿意盎然的美丽城市,充满魅力,却又具矛盾性质;危险、机会、肮脏与美丽并存。而这也是维也纳当时的写照,至「世纪末」(fin de siècle),这种纠葛复杂的情绪,更真实呈现在艺术音乐界。

「世纪末」一词除了代表十九世纪九○年代,也代表当时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颓废的生活态度。当时的艺术界形成「青年风格」(Der Jugendstil)与「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等;在音乐上则有「第二维也纳乐派」,在圆舞曲之外,迈向新的音乐之路。

艺术与音乐的表现主义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文学掀起一股颓废风潮(Décadence),此时许多不同的文学家、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死亡的事实,并喜爱这大自然的现象。颓废风潮并非针对死亡的害怕或向往,而是坦然面对死亡,并视这一切为解脱。这股著迷于衰败灭亡之「美」的风潮一直延续到廿世纪初,也在德国文学及其他艺术中形成巨大的潮流,在世纪末形成了「青年风格」。此一风潮席卷欧陆各国,主要宗旨是破除艺术与工艺的陈规。「青年风格」的名称源自一本于一八六六年在慕尼黑创刊、专门刊载「新艺术」设计作品的《青年》Die Jugend杂志,一九○○年后青年风格的发展主要是建筑和装饰艺术,其重要画家包括在奥地利被称为「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的著名画家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他倡导新的理念,反对守旧并主张艺术创作与生活结合,强调艺术的实用性、审美性与装饰性,这种风格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期一九○一至○八年间,来自法国的画家何维(Julien-Auguste Hervé)在巴黎「独立沙龙」(Salon des Indépendants)举办展览,以学院写实主义风格呈现对自然的研究,并出现表现主义的新风格。德国方面,当时成立了两个与表现主义有关的艺术团体,分别是以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为首的「桥派」(Die Brücke)与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为首的「蓝骑士」(Der Blaue Reiter)。而「表现主义」这个名词则是于一九一一年在德国出现,由一位德国音乐家、艺术评论家华登(Herwarth Walden,1878-1941)在他创办的前卫艺术杂志《风暴》Der Sturm中,用来形容一九○五年以后由当地艺术团体所引领的风格。

「表现主义」为廿世纪初的一种文学与艺术运动,主张表现真实主观或内在现实,实则是对艺术和社会中既有形式和传统的一种反抗,又以视觉艺术发展为主力。表现主义突显的是精神世界的深隐之处,而这与先前印象主义捕捉外部世界的光影色彩相反。表现主义的创作常常源于内心强烈的冲动,以象征手法对现实进行变形、抽象或夸张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处于难以解脱的内心冲突、焦虑和恐惧之中。虽然表现主义始于绘画,但它追求的目标及精神也呈现在其他艺术领域。表现主义在音乐上以一九一九年德国音乐学家谢霖(Arnold Schering,1877-1941)的论文《音乐的表现主义运动》Die expressionistische Bewegung in Musik,详细说明音乐上的使用情形,同时也指出这个名词,在音乐的运用乃是基于它和绘画所追求的精神是一致的,从内在的最深层去探索艺术的本质。简而言之,表现主义就是将想表现的某种「理想」(idea)或「气氛」(atmosphere),不受限制尽情地、强烈地表现出来。所以,这时期的歌曲没有浪漫派的优美线条,而经常是表现心理上的矛盾或意识上的交错状态。表现主义的音乐创作在旋律上经常有大跳的进行,乐曲结构凭著作曲家自己的观念,因此倾向非调性的音乐。

率先走入自由无调创作的荀贝格

在德国表现主义的「蓝骑士」画派中,出现了一位廿世纪重要作曲家——荀贝格(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荀贝格因建立新音乐而备受瞩目,但常被忽略他亦拥有大量的画作。虽然荀贝格的绘画技巧不足以与同画派其他成员相比,但画作中强烈反映出表现主义的特色也深获康丁斯基的赞赏。在表现主义氛围的影响下,荀贝格与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1871-1942)等年轻的作曲家们于一九○四年组成「创乐协会」(Vereinigung schaffender Tonkünstler),他们推展新音乐,并演出不少前卫性的作品。荀贝格率先抛开传统调性系统的语法,进入自由无调(free atonality)的创作。一九○八至一九二三年间,荀贝格更是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试图从音乐作品中传达人类对战争与工业化社会的多重疏离情绪。荀贝格在当时因为发展新音乐,受到的评价褒贬皆具,却也开启了他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音乐家。

自学有成的荀贝格从未进过正式音乐院,在他廿岁时,遇到亦师亦友的策姆林斯基,在音乐创作上才真正发挥其影响力,后来他也与其妹玛蒂德.策姆林斯基(Mathilde Zemlinsky,1877-1923)结褵。一九○三年,荀贝格在维也纳开设私人作曲课程,包括后来与他共组「第二维也纳乐派」的魏本(Anton Webern,1883-1945)与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皆受教于他。一九○八年荀贝格的音乐创作开始迈向无调性音乐,如此转变,据说是因为他与妻子玛蒂德向一位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盖斯特尔(Richard Gerstl,1883-1908)学画,玛蒂德后来与盖斯特尔发展婚外情的缘故。然而仍有学者认为即使没有这个事件,从浪漫派后期发展的变化半音风格渐导致调性瓦解,也将是无调性音乐发展的趋势。

魏本、贝尔格的发扬光大

作为教师的荀贝格,在教学方面,他坚持学生必须要有想像力,因此即便只是习作也都要严正以对。魏本、贝尔格等都非常认同并尊敬荀贝格的教学方式,魏本曾经提到荀贝格总是能运用创作来引导实际教学,并根据个人性格让他们发挥潜在的创造力。魏本在成为作曲家之前,先取得维也纳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后,才在指导教授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的建议下与荀贝格学习作曲,他将荀贝格的作曲规则运用得更彻底,其所建立的音乐语言更加抽象、主观,带有更多实验的性质。相较于魏本,贝尔格则是出身富裕家庭,在与荀贝格学习之前,音乐创作只是闲暇之兴,后来在荀贝格门下,不仅留下旷世巨作歌剧《伍采克》Wozzeck,更在剧中运用荀贝格所开创之新的抽象语言,抒发感情,展现廿世纪进步的思想。虽然第二维也纳乐派为西洋音乐史开创新音乐的技法「十二音列」,颠覆数百年来的调性音乐,但却也忠实呈现出世纪末对于情感表达的不同态度,如魏本经常感受与大自然深刻的体会,贝尔格则擅长浪漫氛围的营造,以及荀贝格偏爱短篇或是史诗的题材等。

从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强调主观的风潮,随著进入廿世纪的时代巨变,音乐家借由不寻常的主题,在荒诞、幻想、扭曲后的现实世界,描绘出人的孤独、无助、绝望等情绪。第二维也纳乐派从音乐创作上,反映了调性瓦解至重建十二音列新秩序的过渡阶段,他们认为音乐艺术是反映创作者的意识,而不是事物形象的具体呈现,强调真正的美是从内在价值发掘,传达对个人经验主观而强烈感受的省思。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