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杂技艺术家西恩.甘蒂尼来说,「玩杂耍,就像是在空中算数学」。他更形容:「数学有著绝美的艺术形式,杂技相对于音乐,则成了数学最完美的视觉画面呈现。」他以精准的数学运算,让杂技表演呈现出精致繁复的阵形变化,更让杂技登入「艺术殿堂」,从街头走入剧场。即将访台演出的作品《搞砸了》,结合碧娜.鲍许舞作的优雅,英国庶民生活的元素,让我们可以看到甘蒂尼的慧黠巧思。
台北艺术节《搞砸了》
8/22~23 19:30 8/24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25289580转192
遥远的国度,幻术的童年
「我脑海中有一个印象,那是当我六七岁、还住在古巴时,当时我的朋友们长大后都想要成为政治领袖般的大人物,但我已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位杂耍演员。」这是英国杂技大师西恩.甘蒂尼(Sean Gandini)对于童年的模糊记忆,日后回想起这段往事,却也只得靠「其实前阵子我家人好像也有和我说起这件事」来为自己增加一点可信度。
这么一个记忆、幻想、事实互相掺杂的故事,成了甘蒂尼踏进杂技之魔幻世界的起源。从小住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直到十二岁小学毕业后才回到英国,正是在这块神秘、遥远、自外于西方中心的国度,让甘蒂尼接触了街头魔术师、杂技演员,被他们操弄真实与幻觉的精炼手法所吸引,自此之后,一生想尽办法结合数学、芭蕾、剧场、马戏等元素,在街头、舞台、竞技场、剧场重现幻术。古巴独特的国际政治氛围,加上甘蒂尼双亲身边总是围绕著一群社会运动分子,更让甘蒂尼从小耳濡目染,培养出不同于西方学院派的思考模式,立志要做「不一样的剧场」。
玩杂耍,就像是在空中算数学
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剧场」,甘蒂尼的第一步在于「数学」与「杂技」的结合。
这位对于数学与杂技有著同样热情的艺术家说著:「玩杂耍,就像是在空中算数学(Juggling is like doing maths in the air)」。他更形容:「数学有著绝美的艺术形式,杂技相对于音乐,则成了数学最完美的视觉画面呈现。」
要「在空中算数学」并非无的放矢,甘蒂尼所根据的是一九八五年由保罗.克利梅克(Paul Klimek)、布鲁斯.铁曼(Bruce Tiemann)、麦寇.戴伊(Michael Day)所发展的一套记谱符号「位换系统」(siteswaps),以阿拉伯数字代表抛球、传球、停球、单手抛球、丢掷顺序等动作,帮助杂技演员能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动作,分秒不差地完美演出。在甘蒂尼的改良之后,其成立于一九九二年的剧团「甘蒂尼杂技团」(Gandini Juggling)更曾出版一套三片的「位换系统」教学DVD,深入浅出地与杂耍表演者、杂耍爱好者分享马戏不受限的可能性。
对甘蒂尼来说,杂技的真正挑战不在于你能够丢掷什么高难度的物件,而在于阵形画面的复杂度。在数学运算的辅助下,让甘蒂尼在年前成功挑战了三百名演员杂技抛接的电影拍摄,也让他更能在作品中重新诠释其所热爱的古典杂技形式。
从街头到剧场,艺术无贵贱
甘蒂尼的另一项挑战(或说是成就),则是将「不入流」的街头杂技带进「高尚艺术殿堂」。在他理想的剧场中,杂技演员须同时具备古典杂技、舞蹈、剧场等专业背景,在与韵律体操冠军出身的妻子兼创作伙伴凯蒂.乌拉-荷卡拉(Kati Ylä-Hokkala)合作下,在一般人印象中娱乐性远胜艺术性的杂技表演,成为结合各种艺术元素的跨域剧场语汇。
尽管在当代艺术圈中,愈来愈多艺术家曾试图挑战「高尚艺术」(High art)与「平民艺术」(Low art)之分界,出身于另一块文化圈的甘蒂尼也同样拒绝为艺术分门别类;但在英国,歌剧、芭蕾始终有著和杂技、魔术全然不同的艺术地位,「或许和过去相比,有进步那么一点点,却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么明显。」甘蒂尼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甘蒂尼古典中带著挑衅的杂技语汇,奠定了其独树一格的杂技大师地位。
的确,在甘蒂尼的心中,杂技取代了语言,却也成为一种语言。它能跨越艺术、文化之藩篱,直接碰触人们内心最深层的角落,但却「没太多人说这个语言。」这是它的局限,同时也是它的优点。每四年固定成为一日足球迷的甘蒂尼,以近日最热门的世界杯为例:「每年的世界杯有这么多国家踢球,有些国家相当热中,有些国家却对这种形式的运动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看不懂团队的阵形、脚法,自然也无法欣赏足球。」同样地,要欣赏杂技,首先也得先「看懂」。但看懂与否,却与你的文化背景无关,不同文化的人们也许会做出同样的动作解读,相同文化圈的人们也许也会有著不同的画面连结。很多时候正是在这「半懂不懂」间,创造了更多诠释上的想像空间。
苹果.碧娜.搞砸了
说到「高尚艺术与平民艺术之完美融合」,不得不提上甘蒂尼二○一○年之作品《搞砸了》。这出由英国国家剧院「看看这个空间」(Watch this Space)艺术节委托创作的户外演出小品,创作期间恰逢碧娜.鲍许(Pina Bausch)离世,有感于碧娜对于当代舞蹈、剧场、马戏之深刻影响,甘蒂尼便以《搞砸了》一作向碧娜致意。
作品以「鲍许式行进」( Bauschienne Parade)作为开场与结尾,演员们在台上排成一列,在抛接中缓步横跨舞台。在另一段男子干扰女子抛接苹果的片段,也隐约暗示了鲍许作品中常见的两性关系、权力互动、人性寂寞等元素。不过,甘蒂尼也笑著说:「也许是《搞砸了》和碧娜的连结太过强烈,后来听说出现好多篇相关文章,有些他们提到的段落,我们真是想都没想过!」
也许并非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在《搞砸了》中辨识碧娜.鲍许的舞作,不过下列元素总有几个认得出:爵士、苹果、英式下午茶。这些可是《搞砸了》剧中来自「平民文化」创作素材的冰山一角。剧中所选用的音乐看似毫无逻辑可循,涵盖义大利歌剧、巴赫法国组曲、经典爵士、美国中西部草根爵士四重奏等,一问甘蒂尼才恍然大悟:「我常用iPod随选播放音乐,一旦听到有感觉的就会把它存在资料库中,成为作品的音乐素材。」
苹果与英式茶具在甘蒂尼的解释下,则显得较有「深意」:「我会选用苹果,首先当然是看中它的形状,圆圆的就和球一样,当然也带有些和『牛顿』或是『伊甸园』相关的隐喻。至于英式茶具则代表了中产阶级社交生活的想像:在这里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大家总会说:『来喝杯茶吧』,就像是一种高雅文化活动的象征。在一九八○年代还曾播过一出电视整人节目,假扮外星人降落一位老妇人家中后院,结果这位不知情的老妇人,惊讶之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你要喝杯茶吗?』」正是这些日常物件,在看似随意却精密的拼凑间,再一次为甘蒂尼跨越了艺术的界线。
容许犯错的杂技哲学
超越廿年的杂技经验,让甘蒂尼从杂技之中发展出一套深刻的人生哲学。
对始终钟情于古典杂技的甘蒂尼来说,没有什么比「练习」更为重要,但练习却不是为了要在安全框中局限自己。甘蒂尼鼓励年轻的杂技演员挑战自己所不擅长的,不要总是只注视著周遭习以为常、早已得心应手的小圈圈。偶尔,总也会经历「像昨晚巴西七比一输球(访问前日正巧是世界杯四强战,于是足球成了甘蒂尼多次随手拈来的比喻)一样的坏运气。」既然害怕掉球、漏球的恐惧是难以避免的,就让它成为杂技训练的养分:「正是这些犯错的时刻,让演出更人性化,而不只是每一晚固定不变的机械式动作而已」。
此外,成就「甘蒂尼杂技团」不可或缺的,还有那一群长年合作的伙伴:「长时间培养的默契,让我们建立了同一种语言,彼此配合,完美挑战最复杂的杂技动作。」
那些年我们一起丢掷的球,为甘蒂尼杂剧团打造了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般,难以被超越的绝佳默契,也让演员和作品一起成长。二○一○年的室外小品《搞砸了》,逐渐发展成六十分钟的室内演出版本。一次又一次,演员在其中加入了更黑暗、更残忍的权力操控,在彼此的伤害与退让中拿捏界线:「如果可以,我也想像碧娜.鲍许一样,看看这群演员在老了之后重新诠释《搞砸了》或是什么样子。」也许有一天,「岁月」也会成为甘蒂尼剧场的下一道「幻术」。
人物小档案
- 知名杂技演员,1992年成立甘蒂尼杂技团(Gandini Juggling)。成长于古巴哈瓦那,现居英国伦敦。
- 在英国伦敦的「马戏空间」(Circus Space)与布里斯托的「马戏表演」(Circomedia)任教,并持续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各国开办马戏精艺大师班,致力马戏教育。
- 演出不限于剧场,不仅曾为伦敦千禧巨蛋设计千禧跨年杂耍演出、为国家剧院改编萨尔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作品提供咨询,也在好莱坞电影中客串一角、出演日本与南美洲的电视广告等。
- 曾获德国康斯坦茨的国际演出大奖(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Preiz),并因甘蒂尼对于杂耍与数学之关联的相关研究而获得「惠康信托奖」(Wellcome Trust Award)肯定。
- 至今,西恩.甘蒂尼已参与了甘蒂尼剧团超过一千场的演出,重要作品有《六重奏》Sextet、《缅怀罗丝戴利》Remembering Rastelli、《甜美人生》The Sweet Life、《夜总会》Nightclubs、《搞砸了》Smashed等。
甘蒂尼的杂技小撇步
★ 精准动作之必要
我们有许多杂技演出是多人间彼此丢掷的,所以动作之精准是绝对必要的。我们就像是乐手、舞者一样,完全依循著乐谱、舞谱,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精密的计算:你这个动作做六次,都要丢到这个高度;然后你第七次要丢到之前六次的两倍高,丢给在你左边两步的表演者,让他接住。我们运用类似的数学运算来处理杂技演出,让所有表演者都能在正确的时间点做出正确的动作。
★ 丢掷为古典杂技之本
最好的暖身步骤是双手互相丢掷,几次之后仔细观察两手之间是否有任何差异——是否其中一手比另外一手更有力?是否有哪一手特别容易掉球?然后让自己慢慢习惯这个现象(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没道理,但我说的是真的)。
★ 选择的时刻
接下来,你可以决定究竟是要两手交互丢掷,还是同手丢掷?你也可以两者交换进行,偶尔两手丢掷,偶尔同手丢掷,然后在球停止继续升高的那一刻,你可以试著拍个手。你想要努力把球往上丢,但最终地心引力还是赢了,所以我们在这一刻小小地拍一次手,承认地心引力的胜利,在拍手的这刻同时把球再度丢出。
★ 当你手上有了两颗球
先把第一颗球从一手丢到另手,在球落下的瞬间丢出第二颗球,用口诀来表示的话就像是:「丢,丢,接,接。」同样的动作重复十分钟后,就可以试著来丢第三颗球了,大概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你就能搞定如何丢掷三颗球。
★ 练习练习再练习,老派做法永不灭
练习绝对是不可取代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点脑子。我相信这在演戏、跳舞时也是如此。有些人也许一天练习六小时,却没什么明显的进步;有些人一天只练两小时,却有很大的成效。我想如何在练习时用对方法,绝对是很重要的。
(本文经甘蒂尼同意,摘录翻译自www.ideastap.com/IdeasMag/the-knowledge/sean-gandini-how-to-jug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