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妹剧团的「四物」,以「物件剧场」寻找新的观看与叙事方式。(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四位导演从「物件」出发

莎妹剧团「四物」 日常里寻索异常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推出的「岁末联欢」之作——「四物」,依然联合四位编导——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铃与Baboo,以「物件」为主题发想演出,意图从日常物件中寻索新的观看与叙事方式,寻找出日常的「异常」。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推出的「岁末联欢」之作——「四物」,依然联合四位编导——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铃与Baboo,以「物件」为主题发想演出,意图从日常物件中寻索新的观看与叙事方式,寻找出日常的「异常」。

莎妹剧团「四物」

2014/12/19~21  19:30   2014/12/20~21  14:30

2014/12/25~27  19:30   2014/12/27~28  14:30

台北 牯岭街小剧场

INFO  02-23111390

随手可得的日常物品,如何触发灵感,转换为创作的媒材?当舞台上的主角从人变成了物,又能翻玩出什么样的可能性?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继二○一二年「一桌二椅X4」集结四位编导——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铃与Baboo,共同以「一桌二椅」为游戏规则后,今年的「四物」再度邀四位导演合体,以「物件」为主题,各自从物的造型外观、材料特质和功能符号,或关注物的脉络,或延伸物的想像,或颠覆物的定义,以「物件剧场」寻找新的观看与叙事方式。

人与物  多样化的关系

莎妹剧团团长王嘉明说,人除了透过他人,亦透过物的交换、消费、操弄等手段,来区别、定义、认同自我。「物」紧密渗入如何看待自己及他人的认知系统中,「物化」是人类生存必要的过程,随著历史进程的不同,物化的机制也随之改变,例如,现今资本主义社会,物化与商品化的形式紧密结合,人与人之间的想像与认知也不相同。

导演Baboo认为,我们从诗人的眼光发现,俗世生活原来充满诗意,而物件剧场对创作者来说,则是日常无物不能入戏,一如波兰诗人辛波丝卡所说:「在字字斟酌的诗的语言里,没有任何事物是寻常或正常的——任何一个石头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云;任何一个白日与接续而来的任何一个夜晚;尤其是任何一种存在,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存在。」

从物出发  找出日常的异常

四个作品中,魏瑛娟的《座》为一复合媒材的装置;王嘉明的《小小》找来两位小学生,在扮家家酒的游戏中,思考人如何通过物,指认、辨识彼此;Baboo的《一一》从人与物的错置关系中,随机、即兴地排列组合出奇特的场景。徐堰铃的《口》则借由演员与器皿的互动,探索物可乘载、言说、表达之意义。

物的剧场,是寻找日常的异常,还是创造异常的日常?或说,日常,原本就是荒谬的。当我们凝视「日常」两字甚久,它就有了不一样的存在。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