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窥者剧团的32 rue Vandenbranden(Herman Sorgeloos 摄 London International Mime Festival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伦敦国际默剧节不「默默」 精采多元再创新局

每年一月登场的伦敦国际默剧节,是伦敦最悠久的剧场艺术节,今年邀来美国、法国、比利时、纽西兰等地艺术家参与,更有许多从未在英国或伦敦演出过的作品登场。演出散见於伦敦不同场地,舞台多元,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搭配场馆原有的行销管道,成功吸引喜欢这类型节目、却不曾接触过默剧节的新观众踏进剧场。

每年一月登场的伦敦国际默剧节,是伦敦最悠久的剧场艺术节,今年邀来美国、法国、比利时、纽西兰等地艺术家参与,更有许多从未在英国或伦敦演出过的作品登场。演出散见於伦敦不同场地,舞台多元,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搭配场馆原有的行销管道,成功吸引喜欢这类型节目、却不曾接触过默剧节的新观众踏进剧场。

想到「默剧」二字,脑中立即浮现的,总是涂白脸、带上手套、戴著高帽子的表演者。然而伦敦国际默剧节(London International Mime Festival,LIMF)呈现的作品们则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结集舞蹈、肢体剧场、行动艺术和偶戏,带观众领会突破文字语言藩篱的魅力。

自一九七七年创立,拥有近四十年历史的伦敦国际默剧节,是伦敦最悠久的剧场艺术节。由制作人Joseph Seelig创立时,呈现的节目和艺术家多为英籍,在海外的知名度远胜国内。时至今日,摊开默剧节节目表,艺术家阵容涵括美国、法国、比利时、纽西兰;作品则多为新作,许多从未在英国或伦敦演出过的作品,借此机会呈现在观众眼前。虽然默剧节总在假期结束后、阴郁寒冷的一月登场,宣传音量也有点儿「默默」,天气却没让戏迷却步,场场票房告捷,许多制作甚至一票难求。

场地多元吸引新观众

默剧节的演出散见於伦敦不同场地,舞台多元,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搭配场馆原有的行销管道,成功吸引喜欢这类型节目、却不曾接触过默剧节的新观众踏进剧场。著名的场地包括南岸中心、皇家歌剧院、巴比肯中心、沙德勒之井剧院,都是默剧节的合作伙伴。今年度从一月八日到卅日、长达廿四天的节目规划,共有十八个剧团参与,其中不乏多次参加默剧节的艺术家再次回到伦敦上演新作。

受瞩目的作品之一是在沙德勒之井剧院演出的《丛》Plexus,由法国艺术家奥赫良.伯希(Aurélien Bory)与日本舞者及编舞家伊藤郁女(Kaori Ito)共同合作。伯希在法国吐鲁斯创立剧团Compagine 111,同时也担任艺术总监。Compagine 111已多次参加伦敦默剧节,此次演出的《丛》为伯希和伊藤郁女在二○一二年共同创作的作品,作品名称“Plexus”原文在解剖学上指血管或神经丛。舞台上可见超过五千根的黑色绳束,结成紧密而富有弹性的丛林。由伊藤郁女一人在绳束间独舞,透过灯光和音效,让只有黑白两色的舞台搭配动作、变幻出极具张力的光影变化。舞台设计看似让人无法动弹,伊藤郁女却在其中游走舞动、展现强大的力道,挑战「动作」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吸睛。

窥者剧团让人印象深刻

另一出由比利时偷窥者剧团(Peeping Tom)在英国首次演出的32 rue Vandenbranden,则借由演员扎实的肢体训练,呈现超现实而又荒谬的剧情。根据导演笔记,作品的灵感一部分来自今村昌平执导的电影《楢山节考》,希望能借由创作,探索人们无法摆脱来自家庭、文化因素、并追求自由的心理枷锁。在荒野雪山中的两座货柜屋中,六名男女间纠葛在求爱、甜蜜、背叛、尴尬等种种情绪中。剧情由演出的六位演员集体创作,让观众时而发笑,时而感伤,赤裸裸地呈现荒地中的疏离和寂寞。两位韩国演员Seoljin Kim和Hun-Mok Jung在舞台上展现的肢体动作格外显眼,让人印象深刻。

默剧节的演出并非全然没有台词,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沟通媒介的功能降到最低,例如偷窥者剧团的演出,便安排演员唱起韩国流行歌曲。场内观众或许因识韩语而发笑,其他人若不明歌词内容,依旧能感受剧情中刻意安排此举的荒谬感。移除了厚重的文本,如何「说」一个故事、让观众仍能理解及感受,正是这些作品迷人之处。尽管今年的默剧节方才悄然落幕,却已经让人期待起来年的精采节目了。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