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布鲁克将「空的空间」概念,在《情人的西装》中发挥得淋漓尽致。(Pascal Victor 摄 高雄春天艺术节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跨文化的深刻人性 极简的剧场哲思

彼得.布鲁克《情人的西装》

将在高雄春天艺术节上演的《情人的西装》是彼得.布鲁克这十多年来巡演最多的作品。该剧改编自南非作家康.塔巴的小说,透过一个妻子对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陈述了南非黑人备受种族歧视、阶级压迫的生活处境。彼得.布鲁克将「空的空间」概念,在此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极简的舞台布置,演员与乐手行云流水的搭配,说书人和角色之间的流畅转换……大师之自由挥洒,以臻化境。

将在高雄春天艺术节上演的《情人的西装》是彼得.布鲁克这十多年来巡演最多的作品。该剧改编自南非作家康.塔巴的小说,透过一个妻子对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陈述了南非黑人备受种族歧视、阶级压迫的生活处境。彼得.布鲁克将「空的空间」概念,在此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极简的舞台布置,演员与乐手行云流水的搭配,说书人和角色之间的流畅转换……大师之自由挥洒,以臻化境。

2015KSAF—法国巴黎北方剧院《情人的西装》

5/15~16  19:30 高雄 大东文化艺术中心

INFO  07-2253530

「一个演员,在众人的注目下走过空荡的舞台,就已经是戏剧了。」廿世纪最重要的剧场大师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他的著作《空的空间》中如是定义「剧场」。所谓「空的空间」,即是不追求繁复形式,回归剧场本质的极简美学。已近九十岁高龄彼得.布鲁克,投入剧场工作长达七十年,至今仍不断实践他对剧场的想法,对他而言,每一种表现形式诞生时,就已注定死亡;每一种形式终将被重新建构,而建构出的新概念里,包含著一路走来的足迹印记。

极简却饱满  铺陈被压迫者的处境

即将在高雄春天艺术节上演的《情人的西装》The Suit,是彼得.布鲁克这十多年来巡演最多的作品。该剧改编自南非作家康.塔巴(Can Themba)的小说,法文版首演于一九九九年,二○一二年重新以英文版上演。故事叙述一九五○年代仍处于种族隔离压迫下的南非,在社会充斥歧视与屈辱的大时代下,一段小人物出轨与报复的故事:一对住在南非索菲亚镇的恩爱年轻黑人夫妻,丈夫某日提早回家,目睹爱妻正与情人在床上缠绵,气氛凝结之中,情人仓皇逃离现场却留下西装在床边,成为难堪却无法磨灭的印记;无力抵抗社会不公制度也无从原谅妻子背叛的丈夫,从此以这件西装折磨曾经深爱的妻子,延长没有暴力却胜过暴力的惩罚复仇,直至无法承受惶恐与屈辱的妻子自杀。

彼得.布鲁克将「空的空间」概念,在《情人的西装》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舞台上只摆放几张毫不起眼的椅子,几个挂衣架,演员透过动作与道具的结合,以及和乐手天衣无缝的搭配,就把南非黑人备受种族歧视、阶级压迫的生活处境,寄寓一个妻子对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的表现,演员在叙述和表演之间巧妙而顺畅的转换,当跳脱自身角色以第三人称叙述自己扮演的角色行为时,肢体和表情却与该角色合一,说书人和角色同时共存在一个演员身上,鲜活而自然、行云流水且毫不生硬。女主角的歌声动人,三位乐手的现场演奏完美地烘托出氛围、控制节奏。

台北艺术节总监耿一伟认为:「若有机会看《情人的西装》的观众,会发现彼得.布鲁克之所以会被称为大师,是因为他已完全自由,舞台调度生动自然,毫无勉力为之的匠气。舞台上有十一、二张小学生座椅与四个移动衣架,像是齐白石的画作般,这些日常物件在台上看似随意摆放,却显得气韵生动,再加上三位演员与三位乐手的生动搭配,《情人的西装》就这样在舞台上活了过来。」

幽默轻巧  却依然深刻骇人

《情人的西装》是个带有契诃夫味道的讽刺小品,表层述说情人外遇与惩罚的情节,在彼得.布鲁克以简御繁的调度下,显得幽默轻巧,没有沉重的控诉,却依然深刻,尤其是残虐窒息的结尾,有著深入骨干冷酷骇人的气氛。法国《世界报》盛赞:「这是他最出色的创作之一,更可能是最剧力万钧、动人心魄、最能表现布鲁克一贯风格的作品。」

在一九九九年首演的法文版中,彼得.布鲁克用了不少非洲音乐,而在这个新制作里,则加入更多古典音乐元素,如舒伯特、巴赫。对彼得.布鲁克而言,这变化都是为了打破文化隔阂,让观众更能触及故事里更普遍的人性情感。彼得.布鲁克说:「《情人的西装》的设定有著特殊时空背景,但这出戏可以发生在任何活在集权统治底下的人们身上。不论今天是在叙利亚、埃及或叶门或任何受到压迫的地方,这出戏都会某个片刻引发观众的共鸣,这就是剧场的魔力。」

现代派建筑有句名言“Less is More”,我想也可以套用在彼得.布鲁克的剧场哲思中。因为空无一物,所以观众更能投射心灵,自由地想像参与。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突破文化藩篱的非洲之行

一九七○年,彼得.布鲁克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剧场研究中心」,团员来自四面八方。经过两年集训,这十几个人收起简单行囊,于一九七二年底踏上非洲之旅,希望在这趟为期三个月的旅程中,找到超越语言的剧场元素。一开始,彼得.布鲁克的构想很单纯,如果演员在市集的演出,能够打动彼此之间没有共通语言的非洲观众,那么这些表演内容势必具有普遍内涵,可以推而广之到全世界去。

从阿尔及利亚、尼日、奈及利亚、贝南到马利,这趟非洲之行对彼得.布鲁克影响深远,他学习到如何利用更简洁的演出方式,在一个空的空间里创造出一个令人兴奋的想像世界,也开启了他与非洲剧场的交流。

他第一出在台湾上演的戏码《希兹威.班西死了》,就是取材自南非故事,他的许多作品,都由非洲演员担纲要角。这趟启发之旅,由约翰.西尔裴恩(JohnHeilpern)记录在《众鸟会议——彼得布鲁克的非洲之旅》Conference of the Birds:the Story of PeterBrook in frica。(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