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意外让相声在台湾起死回生开始,表演工作坊的「相声」系列渐渐成为该团金字招牌。今年适逢卅周年,表坊特地制作《夜夜说相声》,回顾此前四大经典相声剧最精采逗趣的段子,由唐从圣主演,场景从当年时髦的西餐厅搬到最具本土风味的夜市开讲,形式除了说学逗唱,还加入饶舌Rap、音乐剧,让「相声、Rap、音乐」三合一。
表演工作坊《夜夜说相声》
6/12~17 19:30 6/13~14 14:30
6/19~24 19:30 6/28 14:30
6/29 19:30 新光三越台北信义新天地A11 6F文化馆
8/8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8/29 19:30 南投县政府文化局演艺厅
9/19 19:30中坜艺术馆音乐厅
9/26 19:30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INFO 02-26982323转804
「说实话,相声在台湾死得太突然了。一九七八年,我出国留学,相声还算普遍,一九八三年,我回国,到唱片行,连老板都不知道相声是什么了。忘记了。非常超现实。一个活生生而重要的表演艺术好像就那么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想,我们给自己订的题目,就是『相声死了,我们应当是什么态度?』一定没有人在乎,除了少数关心文化的知识分子。」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赖声川在《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一书中回忆道。
一九八五年,表坊创团作《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在南海路的艺术馆上演,缔造了华文戏剧的里程碑。首演那一夜,引来空前的轰动,突然之间,戏一票难求,剧场外有罕见的黄牛逗留,原本一百五十元的票喊价卖到两千元,还有人抢著买。应观众要求,戏一演再演,演到演员没有力气为止。导演赖声川与演员李国修、李立群,原本想为逐渐没落的相声写篇祭文,没想到这篇祭文却开展了台湾相声新的一页。传统的表演形式,在现代剧场重新复活。
回顾「相声」系列精华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场景设定在当时最时髦的西餐厅,两个秀场主持人,因为相声大师的缺席,勉为其难冒充上场。五个段子从八○年代事事讲求速成的台北、五○年代初的电视文化,向上回溯到重庆抗战、五四时代,最后终结在八○年代北平。透过「相声」这个消逝中的艺术,反映物换星移的时代变迁。演出后,实况录音带发行,正版销售超过一百万套,盗版则有五倍之多,台湾大街小巷都在疯相声,无缘亲见演出的,透过有声出版品,也见识了相声的魅力。
「相声」系列从此成为表坊的金字招牌。卅年来,表坊陆续推出的相声作品,包括《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又一夜,我们说相声》、《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Women说相声》、《那一夜,旅途中说相声》,出出热卖。今年,表坊迈入卅周年,推出《夜夜说相声》,回顾四大经典相声最精采逗趣的段子,内容从讥讽补习文化的〈孔子七十三贤人〉、证明〈恋爱病〉的科学根据,〈鸡毛党〉荒唐的台湾政治思维,到人民对食安问题的〈甜酸苦辣〉,另有限制级的〈母语学〉版本同场加映。
从时髦西餐厅搬到本土味夜市
《夜夜说相声》场景从当年时髦的西餐厅搬到最具本土风味的夜市开讲,老段子在导演丁乃筝的重新改编下,不但延续幽默、反讽时事的风格,更巧妙运用置入性行销来嘲讽社会现象。导演丁乃筝说,相较于过去,《夜夜说相声》特殊之处在于首度有男女演员同台说相声,除了唐从圣与翁铨伟,林妤柔与周宇柔都是年轻新秀,两位女生将为演出带来更多音乐性和「可看性」。另外,演出时,还将在剧场外营造台湾夜市特色,让观众更融入戏中情境。
演出形式亦有重要突破,除了说学逗唱,还加入饶舌Rap、音乐剧,让「相声、Rap、音乐」三合一。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演员唐从圣,科班毕业后首度演出舞台剧便是丁乃筝执导的《绝不付帐》,十七年后丁乃筝再度邀他回表坊演出,他表示备感压力,「过去表坊相声系列的主角包括李立群、李国修、金士杰、冯翊纲等人,都是大师,我也是看他们表演,吸他们奶水长大的,如今轮到自己扛起重任,感受大不相同。」
矛盾冲突中 开创相声新局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相声却不只是相声,不像舞台剧但的确又是舞台剧,它颠覆了传统相声,也颠覆了剧场;不可思议的是,凭这一个创意之举,拯救了传统相声,也造就了台湾现代剧场。在《那一夜》之前,台湾的现代剧场并不普及,还是属于少数菁英分子的艺术。许多观众从来没有看过舞台剧,《那一夜》让他们首次踏入剧场,对于现代剧场有了想像。接著,各式各样的实验开始百花齐放。
舞台上,两个演员不断说话,看似简单,其实复杂。评论家认为,《那一夜》让「精致艺术」和「大众文化」做了一次巧妙、空前的结合,其成功可以归功于它自身矛盾的作品性格,剧中有太多对立的冲突。在看似顺畅的段子铺排中,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相声与戏剧、笑声与悲伤、历史与虚拟的历史性表演,同时冲撞在一起,在这些冲突中也更把观众逼向那些笑声背后的严肃议题,创作的难度,造就了作品的高度。(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