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参与故乡的艺术祭活动,林光清希望用艺术寄予故乡祝福。(林韶安 摄)
艺妙人物事

择一事、终一生 情系故乡、泥土香

瓷林董事长林光清

七八岁起就跟父亲开始学陶艺,瓷林董事长林光清与泥土就是有那么一份浓得化不开的缘分,也因此让他深入陶艺世界,追求精致的泥土艺术。而对美的追求不限于此,他把对艺术与家乡土地的爱化入泥土,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创作,也把这份爱带回家乡,积极参与苗栗家乡「芦竹湳好采头艺术祭」,除了装置艺术也邀请表演团队到场演出,给予家乡一份永远的祝福……

七八岁起就跟父亲开始学陶艺,瓷林董事长林光清与泥土就是有那么一份浓得化不开的缘分,也因此让他深入陶艺世界,追求精致的泥土艺术。而对美的追求不限于此,他把对艺术与家乡土地的爱化入泥土,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创作,也把这份爱带回家乡,积极参与苗栗家乡「芦竹湳好采头艺术祭」,除了装置艺术也邀请表演团队到场演出,给予家乡一份永远的祝福……

芦竹湳好采头艺术祭

3/2  8:00~21:00 

芦竹湳社区装置艺术展

2/14~5/31 

苗栗县芦竹湳社区

INFO  037-628187,脸书搜寻「芦竹湳古厝」

走进样品室,他随手拿起几件陶瓷作品。澎湖系列上的珊瑚礁、海草,是他退伍后暌违整整卅八年的回忆。举起手取下另一个杯子,他笑著摸摸上头黑得发亮的台湾土狗,说他的名字叫「勇伯」。抬起头来,无须介绍我们已认出一台嘉义小火车,一旁有客家花布元素,原住民的编织图腾、花纹、意象……一个陶杯是一件故事,在明亮的展间绽放它的美丽。看著它们,几乎无法想像如此精美的工艺品,源自于我们脚下立足的泥土。

说故事的人,是知名陶瓷工艺家林光清。他凭著独有的技术、创意及高品质赢得肯定,更获得全球连锁咖啡霸主「星巴克」青睐,不但大部分的咖啡杯来自于他的手中,持续合作也已超过廿年。创办的品牌「瓷林」更将以台湾元素为基底,形塑精致的陶瓷工艺,记录这片土地的美。「要做泰雅族,我们团队到新竹尖石乡部落了解织纹图腾;要了解台南文化,我们也到南部记录铁窗、花纹,甚至发掘隐藏巷弄间的文化。」连近期制作台湾故宫埃及木乃伊展,也先谈大英博物馆的授权,他自信地笑著:「『常玉系列』研究下来,我以后都可以讲一堂课了!」没有亲身感受,就没有完美的作品,那是他的坚持。有感于艺术品与庶民的脱离,他们也透过研发,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限量扩增,让美学兼具功能,进入家家户户的生活中。

从基础做起  要做就做最好

陶艺,或许是他的命中注定。林光清自小追随父亲学习陶艺工程,七、八岁的他,就能够理解制作过程,独立烧出砖块。还记得小小年纪,目睹大人用圆锹将泥煤送进窑中,火势随著空气的流动燃烧成一条火龙,那种美,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小时候不懂得辛苦,就是很喜欢。在做新产品,或做实验的过程,我就会兴奋到废寝忘食。晚上做好放进窑炉里,早上等不及,凌晨五点就骑著脚踏车到工厂等著看它的成果。」也就因为这样,他从少年时期开始磨练自我,整整在工厂睡了十年。这段期间的养成,如同所有艺术家一样,让基本功夫一点一滴地内化到身体里。

当时懵懂,但现在回首,似乎对泥土有特别的感觉。林光清记得两、三年前,他想做一个新的实验,使用最朴实的原料,没有任何化学成分创作。于是写了配方请工厂师傅尝试,但他们做了将近一个月却毫无斩获。有一天他搭机回到工厂,已经晚上八、九点,召集师傅讨论比例,泥浆在后面用机器打了半小时。随后他挽手一拌,就知道应该成功了。旁人惊讶地问他为什么知道?但他却说不出来:「我只用手一碰触到泥土,那个流动性、黏稠性、可塑性就是可以感觉得出来。」连他自己都怀疑,这双已经十年没有碰到泥土的手,竟比天天在工厂里的师傅还要敏感。

不过这手上功夫,也是历劫而来。十八、九岁时,他曾经遭遇窑爆,身受重伤的他差点丧命,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左右。不但脸部灼伤,连眼睛都睁不开。痊愈之后的他并没有因此胆怯,反而让他对这份工艺更为认真谨慎。直到前几年检查,眼科医师才告诉他运气好,因为像这样的情况是要失明的。原因第一是碰上眼睛的物质不是化学药物就是铁屑,但他进入眼睛的却是磁片。第二是伤到的部位,都不在瞳孔。因此他的眼睛不但与这些异物和平共处了四十多年,用仪器往眼睛一看,千疮百孔却如同点点星空一样明亮璀璨。

大概是上天给了他一对「漂亮」的双眸,让他对美的事物有独到的眼光。从陶瓷工艺出发,他对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都有相当的鉴赏力。不仅如此,他更支持表演艺术界的发展。二○一六年十月起,与朱宗庆打击乐团共同成立「JPG击乐实验室」,提供卅五岁以下的新锐打击乐家为期一年的支持陪伴计划,鼓励年轻团队创新、挑战、碰撞,开拓新视野、也找出更多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林光清说:「在我的产业领域中,也尝试多种结合。千千万万的实验,只要有一两个新的火花产生,就能够带动整个发展。所以我鼓励年轻人天马行空,给他们舞台、让他们去闯。」去年第二届实验室的团队也已选出,预期将有更多创意产生,而他本人即使不谙音乐,却也乐在其中。

问他与表演艺术的渊源,林光清笑著直呼「很巧」,大约在卅一、二岁的时候,他还在头份的小工厂捏陶。没有听音乐,也没有参加音乐会的习惯。就因为有朋友相约,就远从头份坐车到基隆去看朱宗庆打击乐团的演出。演出内容已不复记忆,只清楚地记得用了水管打击。不料这份小小的种子在他内心种下,到今天竟萌芽茁壮。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芦竹湳好采头艺术祭  装置、表演一起添喜祝福

一年一度的「好采头艺术祭」由瓷林创办人林光清董事长与苗栗家乡芦竹湳一群友人共同发起的活动。目的让社区透过提萝卜灯穿梭大街小巷等活动,回到过往节庆的景象。在二○一八年,除了保留以往的传统,更邀请剧场导演李小平前来为艺术祭规划,依据社区原有的基础风貌妆点,加入了装置艺术与表演艺术活动。

不同于过往几年只有元宵节一天的节庆活动,今年的芦竹湳好采头艺术祭将自农历年前的二月十四日(除夕前一天)当天即展开,透过布展于社区各处的装置艺术,邀请社区居民及访客来走春。三月二日元宵节一整天的活动从早上八点开始,从在地的庙宇通天宫举行「乞龟呷平安」仪式,接著有萝卜灯DIY、萝卜灯比赛、祈求发财元宝、上香、点灯、萝卜灯遶境、击乐工作坊等直到晚上。主舞台上,「朱宗庆打击乐团」将融入在地特色,除了利用耙子、锄头等农具作为乐器,也会将芦竹湳当地自创歌曲做改编后演出。此外,更将整个社区作为舞台,遍地开花,散点在社区各个角落进行演出。

表演的同时,装置艺术家也将用墙面路面涂鸦、手绘灯笼装置、雕塑、竹编、旧瓦片等媒材与方式,在社区各处进行创作。而林光清董事长所制作的一百个陶瓷萝卜灯,则邀请艺术家们共同彩绘后,并配合灯光呈现出瓷灯笼漂亮的光影,放置在社区各角落,延续「好采头」的吉祥祝福直到五月底。(李秋玫)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