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今年的表演形式呈现,最令人有感的莫过于「参与式艺术」,不管是戴上耳机、五感齐发的行走体验,在过程中参与投票、议题讨论,或是以素人身分加入演出,多样的参与体验表演可说是蓬勃发展,蔚为风潮。表演艺术独有的现场性与共时性,让参与成为个人独特的经验,是这类型艺术深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强调观众参与、互动、浸润的展演,今年蓬勃发展,使参与式艺术相关的词汇成为热门议题。现今的参与式艺术概念已大幅度横跨了当代艺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范畴。在过往也不乏相关的讨论,如在社区营造下的参与式艺术、行为艺术、环境剧场。强调观众参与的作品与艺术节,就有河床剧团「开房间计划」(2011迄今);原型乐园《夜市剧场》(2014)与《跟著垃圾车游台北》(2015);「公寓联展2016—位移之城」《日常练习:消失的动作》与《从心设定》;与后来黄思农与再拒剧团的《其境/他方》(2017);超亲密小戏节(2010-);321小戏节(2014-)。参与式艺术强调现地创作(site specific),从文本转向情境式与空间体验,不再只重视单向传达创作者的想法,反而在作品中开放更多空间与诠释给观众,透过主导权的释放,产生更多有机的回应激荡。
如何创造参与式的体验,成为关键
参与式演出往往具有以下特色:人数限定、小规模制作、重视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强调个体行动、强调参与的介面、带动素人参与演出、参与的不可复制性、社群软体APP的使用、重视游戏参与、甚至开始结合手游与实境游戏。
在后数位时代,众多百花齐放式的参与式艺术大旗下,如何创造参与式的体验(Experience)成为首要关键,如何从参与的视触(Haptic)连结到真实的现实(Reality)?也就是在多层次的真实与虚拟、现实与虚构之间创造新的可能。作为年度现象观察,本文不从现有名词框架,而是拟以体验作为讨论参与的核心,将今年度众多作品依特性,区分为四种不同的体验面向:
一、地方与场域空间的体验
注重移动式的观演体验,如洪唯尧《人类派对》(2017),从看与被看的角度,透过两种对应的空间设计,使观众透过参与产生自我映射。此外,二○一八年艺穗节舞蹈类首奖作品,即使我们生无可恋的《没关系,白洞只是理论上存在而已》,展现舞蹈青春爆发力以外,在动线设计上,充分利用水源剧场与廊道空间,观众仿佛置身在人流中被人群(以及舞者)推著移动的错觉。
明日和合制作所以导览结合教育推广,戴上聆听装置游走于王大闳建筑剧场的《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式参与计划》;声音聆听结合移动还有里米尼纪录剧团《遥感城市》的城市游走;罗兰.奥泽《在棉花田的孤寂》的声音剧场;超亲密小戏节的看戏踏街;再到黄/瑞/汉以桃园机场捷运沿线的《过站不下的心理时间》。从此类作品来看,参与不只移动,也关乎全(重)新的体验。
二、议题性的体验
以议题作为主轴,有强调艺术介入社区,与社区居民一同演出的《咱沟仔尾ㄟ》社区漫步剧场。台北艺术节的英国克莱德制作《金钱众议院》,在旁观者的见证下,场内的「玩家」在限时内将共同决定如何使用这笔可运用执行的金钱;强调议题情境塑造的明日和合制作所《请翻开次页继续作答》与《山高流水之空中》,明确将观众参与作为演出形式的一部分。在应用剧场方面,OD表演工作室的实境实验剧场《老童话》,则是透过剧场演练参与式与算,提出面对高龄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