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场讲座聚焦表演艺术的未来,主题是「给下个世代的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力」,邀请皆著力于艺术人才培育的两个场馆之代表——国家两厅院副总监许美玲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节目经理林采韵,分享各自单位在培力人才上的思考与规划,也邀请自身参与培育计划的青年编剧陈弘洋与长期观察表演艺术生态的导演兼国艺会董事傅裕惠,分享其参与经验与观察心得。
时间:3月27日晚间
地点:台北 国家两厅院表演艺术图书馆
策画暨主持人:林人中
与谈人:傅裕惠(台大戏剧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林采韵(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制作行销处资深经理)
陈弘洋(编剧、2018年两厅院艺术基地计划Gap Year成员)
许美玲(国家两厅院业务副总监)
林人中(以下简称中):第四场论坛将聚焦于艺术人才培育与艺术教育,期待在与谈人各自经验与观察的异同之间展开对话,开创批判性与反身性思考的空间,并且对当前艺术生态、机构中的人才养成机制与艺术教育的内涵提出具体的发展方向。首先要请两厅院副总监与北艺中心节目经理,与我们分享过去两座场馆在人才培育的著力。
许美玲(以下简称许):在艺术生态、场馆的变迁与诞生间,国家两厅院从「被动提供场馆」的角色,到「主动参与艺术作品生成的过程」。过去几年间,两厅院策划了各种艺术人才培育和开发的计划,像是「艺术基地计划」自2014年启动,从最早的驻馆艺术家,到Gap Year、艺术行政实习计划;另外,还有「IDEAS Lab-R&D计划」等。未来,两厅院在策划艺术表演节目之余,也将著力于艺术教育的推广和艺术行政人才的拓展与管理,作为资源较为优渥的机构,两厅院将持续利用既有的艺术生态网络,整合公部门与企业的力量,推动艺术家培力、教育推广以及资源的媒合。
林采韵(以下简称韵):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将在2022年启用,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台湾这个场馆大爆发及表演艺术生态变动的当代,该如何定位及如何填补艺术生态的不足。过去几年,北艺中心推动了四项计划:TPAC 音乐剧人才培训计划、马戏棚计划、亚当计划、Camping Asia;之所以推动这几个计划是为了补足目前表演艺术相关学系训练的缺口,同时回应市场对于表演艺术的需求,以及国际艺术生态的发展。
其中,音乐剧人才培训计划自2016年开始,以健全产业链的概念思考,培育人才的范围囊括表演、剧本与音乐创作及导演,未来可能还会加入制作人。马戏棚计划则从2020年启动,目的是要培育新马戏的创作者,但来参与的创作者扩及马戏及非马戏领域,我们希望借由工作坊,孵化创作者初始的想像与作品概念。亚当计划则是北艺中心较为指标性的国际计划,以往台湾的艺术家对于亚洲各国的当代艺术发展相对陌生,同时也发现台湾艺术家倾向到欧美驻村,亚当计划就在这样的观察下应运而生。我们邀请亚太艺术家到北艺中心驻村,与台湾艺术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透过跨国跨域合作来丰富当前艺术生态对于艺术的想像。此外,Camping Asia为两年一度的计划,是北艺中心与法国国家舞蹈中心合作,以跨域的课程培育准艺术家,丰富这些未来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年经学子对艺术世界的认识。
中:可否请美玲再描述补充,两厅院的各项培育计划是如何被构思出来的,所针对的群体和目标又是什么,像是Gap Year与驻馆艺术家的计划,是如何被推动的?
许:最初,两厅院成立Gap Year所思考的是,在艺术家决定以「艺术家」为职业前,应该有个场域可以让这些有潜力的人才试炼看看。因此,不论是艺术家或是艺术行政都可以参与此计划,而由场馆提供经费与空间来支持这些新血,透过打磨,让他们能够更清楚艺术创作从计划到执行的每个细节。
而新点子实验场也是场馆培育青年艺术家的平台,后来将IDEAS Lab-R&D计划加入,综合规划为两年期计划。我们所想的是,只要有好的作品计划,场馆能够提供空间与两厅院内部、外部的资源。IDEAS Lab-R&D计划今年预计从6位培植学员中选出3位,再与新点子实验场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