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怎么了?」
岁末年终,因总编家齐的一个问句,编辑室按2011年以来的惯例,回顾我们共同经历的一年,盘点该年度10件动摇了表演艺术风景的重要事件。
历经上半年本土疫情升温,加以乌俄战争引爆的全球通膨危机,COVID-19、远方战事的深远影响如暗影随形;但同时我们也迎来了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启用、艺术未来行动专案、阶段性呈现、音乐剧演出爆量等现象,让年底的编辑室哀号四起「这档我撞期!」「周末要连看4场演出!」「为什么我不在外面晒太阳!」,同事们各自比对行程只能深呼吸,求在夹缝中喘口气。
根据劳动部统计数据显示,台湾人在2021年的年总工时为2000.4小时,在调查报告中的40个国家中位居第4,仅低于新加坡、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等3个国家;高于邻近的南韩(1915小时)、日本(1607小时)。那么,在2022年因各种因素加成,各类演出在下半年百花齐放的表演艺术领域,工作者们虽不需打卡上下班,是否也面临工作过量的问题?
想起数月前和编舞家古名伸访谈时,问她是否能给创作者什么建议,她先是自谦所言仅是自己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但话锋一缓,「有!我有建议!」她兴奋地双眼放光:「开创性的建议!」她给的答案在现今强调速度的加法时代很逆风:「做少一点。」(关于古老师睿智的建议详见本刊349期专访)
面对充满挑战、演出爆量,创作者与观众都疲于奔命的2022年,「做少一点」是一个理想的选项,但我们的艺术生态系统有足够健全的网络,能让创作者们「做少一点,做好一点」吗?
我们从年度现象观察出发,邀请以多产知名的导演王嘉明,以及睽违3年终于推出剧场创作的李铭宸作为对照,并与制作人、经理人高翊恺进行对谈,从他们的创作、生存之道,细观与瞻望当前台湾创作生态的困境与可能,从而反思「创作是什么?」的基本问题;也感谢3位 2022 PAR People of the Year——周善祥、萧东意、苏威嘉在不同创作光谱上,坚持自己步调,以速度相异但皆强而有力的实践,让我们得到启发与力量。
要延展创作的生命力,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我们该思考「永续」的问题——不只为了气候、土地、环境、生态,也为了在这个领域做工的人。「重演」是作品续命的方法之一,而重演涉及的市场经济、团队营运、表演系统,将如何能超越时代与观众对话?我们除了邀请舞者刘奕伶、制作人黄雯提出相关观察;也记录了台湾当代戏曲灵魂人物王安祈,与长期耕耘小剧场的王墨林在两厅院35周年系列活动「平行剧场——轨迹与重影的厅院 35」论坛中,对1970、80年代创作与观众情感交流的回望与省思;并邀请了戏剧、舞蹈、音乐、戏曲等领域的专业推荐人向宇宙下订单,点名自己在疫情的两年间最想再看一次的作品,同步回顾我们所共同经历的时光。
一年行至尾声,谢谢还在表演艺术领域里的各位,也谢谢此刻正读著《PAR表演艺术》的您。愿大家回顾2022,展望2023,无论做多做少,走快走慢,都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感觉,在今天活得比昨天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