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易修(林韶安 摄)
艺号人物 People 剧场导演、编剧、演员

李易修 保持距离,返照自身(下)

拾念剧集无独有偶施如芳《鲸之嶋》

2023/5/5~6  19:30

2023/5/7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2023/6/17  19:30

2023/6/18  14: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歌剧院

2023/10/2110/22

台中国家歌剧院

与「戏曲」的距离:拆解与重组后的异质感

李易修与「戏曲」的距离,好像又近些——去年以一心戏剧团《当时月有泪》(2021)入围传艺金曲奖最佳导演奖,同时也有《金银镯》于台湾戏曲艺术节中演出。今年则再次与一心戏剧团合作,担纲《狩瘟残书》编剧。

他的「戏曲」经验来自「南管」。研究所一年级时,因为好奇去听了汉唐乐府的演出,后来又到大学部旁听艺师王心心的课程。李易修笑说:「我是最认真的,从头到尾都在。」其中,有个因素是南管戏所用的泉州腔,与自己家的台语相近。

后来的李易修以这种运用南管音乐演绎的「梨园戏」作为毕业制作,在此之前,也到江之翠剧场学戏,他说:「我在江之翠(剧场)那边是学戏,不学南管。原因是会乱,因为就算是同一首歌,每位老师唱的都不同,而老师都会想把你调成他的样子,我脑容量不够,没办法接受一首歌有那么多版本。」另外,他也到中国学习乾旦技艺,这是自己有兴趣之处。可惜的是,李易修笑说自己太高,只要演潘金莲,就找不到西门庆,因为任何演员都会变成武大郎。

虽说如此,李易修并不认知自己的创作是梨园戏。他说:「其实南管的做唱跟戏曲音乐是不一样的,戏曲音乐会比较快,然后用嗓的方式跟做韵、做旋律的方式会比较不一样。」他以「南管」作为创作主体,接著说:「真正在做梨园戏的人,也不会觉得我们是在做梨园戏。」因此从《大神魃》开始就自我定位为「南管音乐剧」,也就是将南管音乐视为一种音乐形式,而将其「音乐剧化」,与表演、对白产生质变。

「南管音乐剧」这个说法也让李易修的作品与「戏曲」产生距离——他不会拒绝作品被认知为戏曲,却也不认为自己是在做戏曲创作。他说:「真正在做戏曲的人来看,就知道我们不是戏曲。比方说,我们放弃使用锣鼓点,会用二弦去模拟奇怪的空间感,然后使用与梨园戏不用的乐器,像是打击乐器打出类似的锣鼓点、节奏。我们就是用场上的各种乐器来处理,都不是原本后场的使用方式。」

过程里确实制造出其所向往的异质感,他说:「我们就是拆解再做,但『拆解』倒不是为了搞怪,而是如果沿用梨园戏原有的锣鼓点,用梨园戏的程式,那我就会被当作梨园戏来评价,但我本来就不是要做梨园戏,而是现代剧场。」此时,他反而又与现代剧场拉近了距离。

「超神话」系列中充满实验性的做法,诸如混合不同地方方言而形成的「神话语」、南管音乐、如悬丝傀儡般的身体表演等,都各有源头,却又与源头保持距离。同时也在这些看似大胆的作为里,看见李易修可能是迂回、矛盾,可能是缓步、稳定,也可能是时时拿捏、不被定义。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李易修

趋势教育基金会剧场总监,拾念剧集团长。

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艺术研究所,主修表演,跨足现代戏剧、传统戏曲、南管等领域。2006年起担任编导,作品包含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国乐团、拾念剧集各团体之制作,及趋势经典文学剧场展演。曾任国立中央大学黑盒子表演艺术中心执行长。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