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马克宏政府的撙节政策导致法国公立剧院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注1)。无论剧院总监、创作者、行政公会,表演艺术从业人员纷纷公开斥责政府牺牲公共利益的决策。为何法国剧场人声称自己有无法取代的社会责任?观众是否真的感受到剧场文化的存在必要?受资本主义影响,表演艺术是否愈来愈被边缘化,被视为夕阳产业?与其他娱乐媒介相互竞争之下,剧场是否仍保留恒久不渝的魅力?面对推陈出新的网路文化,剧场还能不能直接与观众沟通,带领他们深入历史脉动,洞悉当代症结?
重振旗鼓的时代需求
具有文化泱泱大国之称的法国绝非浪得虚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它一样,在艺文产业挹注如此丰富的公共资源。「民众剧场」的重要推手维拉(Jean Vilar)曾说:「剧场跟自来水、瓦斯、电一样都是民生必需品。」1960年代,文化部长马勒侯(André Malraux)为了振兴地方艺文产业,积极推动「文化分权」政策(décentralisation culturelle),统合各地演出场地、艺文中心,并补助新兴团队发展具有实验精神的剧场创作。这种结合表演艺术与公共服务的文化政策,最初源自战后重建的需求。面对百废待举的社会,政治人物与文化先驱希望透过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宣扬共和国的公民精神、推广教育、发展地方经济,让戏剧成为民众的精神粮食。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成功地延续了法国戏剧的命脉,并让表演艺术深植于民间社会,奠定了多元发展的根基。近70年来,直接获得国家补助的表演场地已经高达300多间(注2),其中还不包括大大小小的艺术节、省立、市立及私立剧院。艺术家也享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和资源,在不同体系中各自展开舞台美学的实验,引领剧坛从搬演经典的旧时代迈向导演诠释的新纪元。无论是普朗松(Roger Planchon)、布鲁克(Peter Brook)、维德志(Antoine Vitez)、莫虚金(Ariane Mnouchkine)、夏侯(Patrice Chéreau)等这些名垂青史的创作者各自拓展出风格强烈又雅俗共赏的舞台语汇,呼应社会环境的现代化,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需求,也突显法国剧场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