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華容
-
企畫特輯 Special
英雄惜英雄的巧妙對峙
在十一月訪台演出的「巧妙的對峙」獨奏會中,以色列鋼琴家扎斯拉夫斯基將以音樂說故事,透過舒曼與李斯特這兩位主角,呈現十八到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的風起雲湧,帶來音樂與文學的豐饒勝景。
-
藝號人物 People 波蘭鋼琴家
安德諧夫斯基 喧囂中的犀利獨到
忠於音樂,更忠於自我,這就是安德諧夫斯基。因為自覺表現不盡理想,當場從大賽舞台中退場,安德諧夫斯基誠懇面對的是自己,是音樂,而不是「音樂生涯」。訪問中,安德諧夫斯基的每一個字就和他彈下的每一音一樣充滿著誠懇豐沛的自我,一種勇於面對自己與世界的階段性成果與永遠的挫敗、一種一次又一次從什麼狀態中畢業又投入怎麼樣的奮鬥的勇氣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樂曲介紹
從未建起的〈基輔城門〉 《展覽會之畫》的動人尾聲
「基輔城門」是十九世紀英年早逝的建築師哈特曼的作品,但只有藍圖,從未被建成。作曲家穆梭斯基因為參觀了哈特曼的紀念遺作畫展,有感而發寫出名曲《展覽會之畫》,便以這座從未有過實體的門〈基輔城門〉作為樂曲末段的主題,不但是膾炙人口的《展覽會之畫》中近乎人人耳熟能詳的一段,甚至也是許多人認識俄羅斯音樂、甚或古典音樂的進門階。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樂音走出荊棘路 自內而外的「台灣味」
我們遍覽蕭泰然教授的作品,得到的感想是:掌握台灣的元素,與自身所擅長的音樂語言、風格,將之成功地結合,所以台灣味是可以具有多種風格的,只要他能夠引起共鳴。也可算是台灣的一種代表。 什麼是「台灣味」?在蕭老師的作品中,他所呈現的就是這一股台灣人特有的、腳踏實地的傻勁與誠懇,為了自己所愛的音樂、所愛的土地與堅誠的信仰,蕭泰然無怨無悔地面對自己生命中諸多挑戰與轉折,奮戰不懈,鞠躬盡瘁。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薇莎拉茲鋼琴獨奏會
兩年前「師姑」獨奏會來訪,記者會上第一次近距離交談;心中一面遙想在音樂院偶遇也只敢偷偷躲在一旁欽羨地投以仰慕眼神的九○年代。 在音樂院大廳聆聽年屆阿嬤歲數的她連眉毛也沒皺一下地彈完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不怒而威的容顏有身經百戰的氣定神閒,不以討好觀眾為出發點的音色中存著世紀初大師們的教誨;薇莎拉茲血液裡有來自喬治亞的厚實家傳、到莫斯科進入札克(Y. Zak,1913-1976)門下、再受到涅高茲(H. Neuhaus/G. Neigauz,1888-1964)親自調教;年輕的她征戰國際大賽,在德語區獲致最大肯定。 薇莎拉茲的堅實技巧自不在話下,她鋼鐵般的意志力與恰到好處的詩情畫意最適合詮演舒曼和布拉姆斯的複雜糾結;薇沙拉茲的琴音與談吐一樣灑脫自得,她將繞指柔演奏出顧盼自如的驕傲,她的舒曼沒有狂言囈語,而有哲思無限。 二○一○年在台北的舒曼之夜令許多樂迷「回甘」不已,二○一四年一月這場有莫札特、海頓、布拉姆斯涵藏交響曲想像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與舒曼巨作《交響練習曲》,佐證的正是「師祖」涅高茲涵納精準、謙虛、廣博與大膽想像力的讀譜詮釋理念跨越文化藩籬的無限能量,這種能量使鋼琴家得以八十八鍵傳遞音樂詩意。
-
焦點專題 Focus
關於「俄國鋼琴樂派」的天才10問
為什麼會有「俄國鋼琴樂派」呢?那有德國、法國、義大利派嗎? 「俄國鋼琴樂派」裡面一定都是俄國鋼琴家嗎?這個學派是全世界第一強嗎? 近期多位「俄」勢力的鋼琴家前仆後繼訪台演出,除了阿胥肯納吉父子檔、齊柏絲坦與戈琛貝爾格母子三人檔,還有老將薇莎拉茲、雅布隆絲卡亞與兩位新秀庫提榭夫與伽佛利佑克,勢不可擋!趁此機會,我們也來瞭解一下,為什麼「俄國鋼琴樂派」能夠人才輩出、稱霸樂壇歷久不衰?
-
焦點專題 Focus 「演奏最重要的就是發自內心重現音樂」
阿胥肯納吉 追求自由的音樂之路
國人相當熟悉的俄裔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暌違台灣已經數年,將於十一月中與兒子沃夫卡(Vovka Ashkenazy)來台舉辦難得的父子同台鋼琴二重奏音樂會。趁此機會,我們再次來認識這位國際大賽長勝軍、鋼琴錄音天王、知名指揮家,在他的人生與音樂路上,是什麼信念讓他堅定不移?
-
藝遊在他方
西化窗口的純淨樂音──聖彼得堡愛樂大廳
今天的聖彼得堡愛樂大廳原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時的聖彼得堡貴胄議事堂,於一八三九年竣工,是兩位當紅的義大利裔建築師的心血結晶:建築物主體由賈克負責,漂亮的立面裝飾則由羅西負責。二○○七年,由於中央政府與聖彼得堡三百週年紀念的經費挹注,聖彼得堡愛樂廳終獲大規模修繕的機會。樂界都希望這次自法國禮聘的建築師和設計師能妙手回春,恢復聖彼得堡愛樂廳原有的音響效果。
-
藝遊在他方
東西薈萃的藝術京城──聖彼得堡
到聖彼得堡遊玩,時間永遠不夠,你的胃永遠裝不了各家跨國連鎖飯店在新俄國砸下重金料理的大餐,眼睛也來不及看完所有的宮殿、宅邸、莊園、教堂、運河筆者建議,不識俄文的遊客,如果是為了聽音樂會來到聖彼得堡,可透過當地的旅行社購票,乃是省事一途。若問聖彼得堡愛樂廳附近的景點,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沿著涅夫斯基大道一遊。 涅夫斯基大道沿線,風光無限 我們姑且將涅夫斯基大道當作台北的忠孝東路。由聖彼得堡的地圖(見圖)便可一目瞭然,從地圖上方延伸,就是「隱士盧」博物館和冬宮,在圖下方自上向下(參考指北針就是由東南向西北)沿著涅夫斯基大道(Nevesky Prospect),首先看到的是圖上的的右方第一條水平延伸的Bolshaya Konyshennaya,這條路與下一條Malaya Konyshennaya都有相當寬闊的林蔭大道與行人徒步區,徒步區兩旁只有車行單行道,沿路遍布許多小店、咖啡館和餐廳。 當我們走到Malaya Konyshennaya時,各位一定不會遺漏右手邊那幢巨大無比的喀山教堂(Kazan Cathedral/Kazansky Sobor)。這幢半環形的建築物,由沙皇保羅一世委託弗隆尼辛(A. Voronikhin)建造。建築師忠實地將沙皇造訪羅馬時非常欽羨的聖彼得大教堂複製過來。大教堂於一八一一年竣工,半環形的柱廊由四排每根十三公尺高的科林斯柱排列而成。中央的大教堂高七十一公尺,以十六世紀出土、有著許多神跡的「喀山聖母聖像」來取名。 在喀山大教堂斜對面的運河邊,您會看到一幢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物,這就是聖彼得堡市書屋。俄國每個城市都有一間最主要最巨大的書屋Dom Knigi,但這種規模已經不只是家書店,筆者寧稱其為「書屋」。 書屋旁的這座橋就稱為喀山橋,底下是Griboedova運河。這是條有相當多遊河小船營運的運河,原因是聖彼得堡的另一大地標就在附近(在地圖的右方延伸),有一片與小小的運河不成比例的巨大多彩建築群,這就是鼎鼎有名的「寶血教堂」。寶血教堂貼切的翻譯應該是「濺血教堂」(Savior on the Spilt Blood),是為了紀念一八八一年在此遇刺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所建。亞歷山大二世事實上是沙皇王朝中少見
-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挪威鋼琴家
安斯涅 來自北歐的音樂與琴鍵之外
以穩健腳步行走樂壇的挪威鋼琴家安斯涅(Leif Ove Andsnes),於去年十一月初應兩廳院之邀,訪台舉行獨奏會,演出舒伯特《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958》、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27之2《月光》,以及穆梭斯基的名作《展覽會之畫》等曲。趁此機會,本刊特邀鋼琴家顏華容,專訪這位不到四十歲的「青年才俊」,一談他對音樂的看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獨家越洋專訪大提琴大師
米夏.麥斯基:演奏巴赫有千百種可能,沒有標準答案
以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入舞的雲門舞集,首度邀請到舞作使用音樂原版的演奏家,享譽世界樂壇的大提琴大師米夏.麥斯基親臨台灣,為《水月》現場同步演奏,這對舞團來說是創舉也是殊榮,而對麥斯基來說,也是令他雀躍的全新嘗試!作為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當代的主要代言人,麥斯基的詮釋已經成為經典,本刊特邀知名鋼琴家顏華容,獨家越洋專訪大師,一談他即將與雲門合作的心情,與對音樂、人生的深刻思考。
-
藝號人物 People 帶著過往的寶貴經驗一同分享
魯道夫.巴夏 為樂團上珍貴的大師課
被台灣樂迷暱稱為「巴夏阿公」的俄羅斯指揮家魯道夫.巴夏,連年數次來台與NSO合作演出,雖以「排練嚴格」出名,但一切都是為了音樂,他說:「我擔任客席指揮時,都抱著盡可能地將自己的經驗、所學分享給團員們的想法。」「我是來『教』你們的我來告訴你們李希特、蕭斯塔可維奇這些大師們當時怎麼工作的!」為了讓更多人聽到優美的音樂,巴夏更用心將經典樂曲改編,讓演奏更易呈現。
-
藝號人物 People 「唯有從事藝術能讓人保持活力」
求仁得仁的古典樂章—泰密卡諾夫
指揮大師泰密卡諾夫又要帶領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訪台了!這位一派優雅的灰髮紳士,對音樂有著不改其志的堅持,一手提拔的指揮與音樂家不計其數,與之合作而能登上國際大舞台的獨奏家、歌者更如過江之鯽。他說:「唯有從事藝術能讓人保持活力、保持神志清明;我們每天為了生活到處奔波,終於有一天你想到:天啊!我忙了大半輩子,現在卻感覺似乎從來沒活過!」
-
特別企畫 Feature
俄羅斯音樂家的莫札特情結
真要舉引證哪幾位作曲家深受莫札特影響,有如引證季節更替對人類生活影響一般困難,雖有時間、空間之隔,後人仍藉著許許多多的前人獲其澤被,對於俄羅斯音樂家而言,莫札特有如空氣、陽光、水一般,無論是哪一種領域,貝多芬、巴赫、莫札特的音樂無不是最基本的訓練典籍。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百年內成就的音樂「霸業」
俄國音樂界對傳統的重視超乎外人想像,也許是這份對傳統的敬畏,使得俄國的音樂發展在十八世紀開始全面移植西歐主流之後一個世紀之間,就能自立治學嚴謹足以與西歐匹敵的學院傳統,而這種傳統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的戰亂與高壓統治之下,粹練出凜凜不可小覷的實力與成就。
-
2004我想看的表演,有……
2004我想看的表演,有……
阮慶岳(作家、建築師) 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碩士,現為華梵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文學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等,其他著作有《屋頂上的石斛蘭》、《城市漂流》等。 我想看的有── 雲門舞集以陳映真為題的秋季公演 七○年代,台灣最耀眼文學時光裡流轉耀目的陳映真,曾流淚讓我們見到──青蒼的年輕虛無者康雄、食肉並墮落的改革者吳錦翔、死亡傷口如淒慘無言嘴孔的雛妓這些曾經哺育我們整個時代的小說人物,我期待見到他們真實立在我眼前的舞台。 蘇州崑劇院《牡丹亭》 第一次聽崑曲,是張繼青唱《牡丹亭》裡的〈驚夢〉、〈尋夢〉與〈遊園〉,頹廢文人般抒情細緻唱作、緩緩吐唱的纏綿宛轉,當下大為傾倒,問自己:「怎有這樣迷人的靡靡之音啊!」便自甘沈淪與墮落。 北京人藝《茶館》 就用考古學的心情來看這場戲吧! 一.這批五四作家腦子的剖面結構,究竟與其他十幾億中國人有何不同? 二.這《茶館》戲裡,究竟有沒有藏著什麼他日才能揭曉的預言與謎語? 三.那個時代的戲(剛脫離農業進入光輝的工業時代),怎麼看起來都又假又真,不像現在的戲,看起來又真又假的。 四.關於舞台戲劇,到底是今不如古、還是古不如今?(媳婦必能他日成婆嗎?) 第二屆國際劇場藝術節 好像與愛人同志同進到夏夜的熱鬧戲劇夜市了。夜市今夜的攤販陣仗,感覺有點邊緣與小眾,又有非常嚴肅自我對待的姿勢。泉靜花、安部公房、梅特林克、易卜生、貝克特,大師品牌一字排開令人眼花撩亂。 確實會被吸引。也許是劇名、劇作者,或者是隱約感覺到一種方逝去的「某種現代」的某種追悼氣氛 海地民俗打擊樂團 曾遊蕩到古巴中下方、一臨海城市Trinidad。夜裡穿走入幽暗小巷,迷人音樂四處若有若無傳揚來,是簡單的鼓與吉他,西班牙
-
音樂
亦指亦彈來復古,大師實現音樂夢
使用九呎史坦威鋼琴在巨大的演奏廳中演奏,要能「重現」莫札特時代的音樂美無疑緣木求魚。撇開嚴格檢驗聲音與詮釋細節不說,阿胥肯納吉與愛樂管弦樂團「復活」了一種當代演奏家幾已無法享受的演奏樂趣,這似乎也是當晚阿胥肯納吉與樂團的詮釋重心。
-
音樂
夢幻曲目,燦爛展現
巨星音樂會閉幕之夜的曲目安排,足見音樂總監的專業視野與企畫功力,音樂史上最好聽的兩首d小調鋼琴協奏曲分踞上下半場,中有聲名如雷貫耳的三位獨奏家合作貝多芬三重協奏曲,簡直是現場音樂會的夢幻曲目。
-
音樂
什麼是無伴奏?
威斯佩維使用現代的持弓方式,不過運弓則仿照巴洛克時代風格。這樣的處理並非威斯佩維首創,然加上威斯佩維的斷句與呼吸,對習於傳統的聽者形成非常強硬的挑戰,套用台灣最流行的新聞術語,就是觀眾反應呈現「兩極化」(extreme)。
-
音樂
基洛夫繼往開來, 費茲曼苦思出路
大提琴在第一樂章的副題、低音提琴的撥弦皆為美妙非常的潛在聲部,猶如地底河流汩汩潺潺,清晰而不搶眼,令人感動不已,唯有洞察力深刻的指揮與訓練有方專業素養深厚的樂團團員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