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林伯杰

發表文章 22 篇
  • 台北室內合唱團「中南美彌撒」
    特別企畫 Feature

    向宇宙下訂單>>音樂類

    台北室內合唱團「中南美彌撒」 2020/12/1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2020/12/11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2020/12/12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2020/12/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成立於1992年的台北室內合唱團今年恰巧邁入第30周年。歷年來合唱團從早期音樂到現代作品,從人聲重唱、室內合唱團到交響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均展現出高度藝術性。「中南美彌撒」是合唱團2020年度的旗艦製作。音樂會精選芬蘭作曲家J. Mntyjrvi、P. Kostiainen、J. Linkola當代美感的無伴奏合唱,以及法國作曲家F. Poulenc《榮耀頌》及阿根廷作曲家A. Ramrez《中南美彌撒》兩組饒富民族特色的大型宗教作品。作品地域從極北到極南,風格文化也呈現強烈對比。 推薦人 林伯杰 回想已非常遙遠的上個世紀,當我還是大學生,著迷於男高音卡列拉斯所錄製的發燒名盤《中南美彌撒》,便許願能現場聆賞這種充滿民族風情的現代宗教音樂傑作,沒想到隔了幾十年,台北室內合唱團居然把此曲搬上國家音樂廳。 雖然我目標是鎖定《中南美彌撒》,但整闋演出長度不到25分鐘,所幸台北室內合唱團的曲目安排總能讓人大開耳界。上半場全是我個人沒聽過的當代合唱曲目,像是芬蘭的J. Mntyjrvi、P. Kostiainen、J. Linkola等作曲家,他們的作品好陌生但又好好聽,頗是意外的收穫。 下半場排了法國的浦朗克《榮耀頌》與阿根廷的拉米瑞茲《中南美彌撒》,我著實佩服台北室內合唱團如此精準地掌握不同語彙與風格的堅強實力。雖然在《中南美彌撒》的器樂伴奏上,精簡了作曲家原先設定的南美洲民俗樂器,然而請來男高音林健吉是非常棒的選擇,或因他的原住民血統,讓演唱些許脫離學院派氣息,多了些狂放的自然風情。 指揮家陳雲紅已離開台北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職務,但先前連續3年「紅紅夫人的異想世界」系列,無論是伯恩斯坦的《奇徹斯特詩篇》、

    文字|王寶祥、李欣恬、林伯杰、劉馬利、賴曉俐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 發條鼻子《howwwwwww》
    特別企畫 Feature

    2021 Par 年度最佳__獎

    您在2021年看過最棒的演出是哪一場呢? 端著這個問題,我們邀請了各領域的10位評審,點選他們所喜愛的年度創作。 2021,是異常艱困,也是充滿各種新的可能性的一年。這年,台灣迎來疫情第二波高峰,我們所喜愛的表演藝術因現實挑戰而出現危機,但表演藝術工作者們仍積極地以實際創作行動,改變回應世界的方式,彰顯其所信仰的創作價值。 我們觀察,當年度的亮眼作品皆包含(但不限於)以下特點:它們積極打破舞台的第四面牆,創造嶄新的連結,打開藝術與觀者對話、互動的新場域;它們在非常規演出空間,充分因應該空間特質發揮表演性;它們有效使用數位工具,創造虛實整合的嶄新劇場體驗;或在數位加速度的兩年間,它們不炫技,依然在劇院空間中專注於表演、舞台本質。 這年的演出依然有著不遜色於往年的創作能量,首屆「Par年度最佳__獎」嘗試用10件強勁的作品,勾勒動盪時代的輪廓,也希望邀請您回顧您的2021年,並提出屬於您的年度最佳__之作。 編按:10件年度最佳__獎依演出時間╱推薦人觀賞場次之順序排列。

    文字|白斐嵐、林伯杰、李屏瑤、顏名秀、黃大旺、黃蘭貴、小樹、吉米布蘭卡、魏琬容、詹傑
    第344期 / 2022年01月號
  • 周凡夫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節目是……

    密密麻麻的樂季節目,看起來什麼都好想看,但時間有限、分身無術,如何精挑,怎樣細選,真是讓人可以困擾個幾天幾夜!本刊特邀六位國內外賞樂達人,分享他們非看不可的新樂季三檔演出,幫你畫出重點,選出今年的「絕不錯過」!

    文字|周凡夫、林伯杰、林采韻、劉思楨、歐頭、鄭翠蘋
    第308期 / 2018年08月號
  • NSO音樂總監呂紹嘉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的力量 從銀幕走入你心底

    經典電影深銘人心,而經典電影配樂也成為多數人的共同記憶,但你知道古典音樂與電影配樂有多麼深厚的淵源嗎?NSO本樂季特地規劃了兩檔相關音樂會:「藍色電影院」讓你回顧多部電影裡所出現的古典音樂,而「總監電影院」則以作曲家為電影所寫的音樂為主題,音樂總監呂紹嘉挑選了荀貝格、浦羅柯菲夫及約翰.威廉斯三位大師的三闋傑作。

    文字|林伯杰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 底比斯門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樂曲介紹

    《阿依達》中的底比斯門 歌劇史上的壯麗凱旋

    由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所寫的歌劇《阿依達》,以埃及為背景書寫古國中的悲戚愛情故事,其中一個重要場景就是「百門之城」底比斯,法老王率領眾臣民在此迎接打敗衣索比亞軍隊的拉達美斯將軍榮歸,民眾的歡欣歌頌,祭司的莊嚴歌詠,接著在埃及長號的吹奏下,響起慷慨激昂的進行曲,迎接凱旋歸來的拉達美斯。

    文字|林伯杰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 瑪彩琳娜愛上女扮男裝的雷歐諾拉(費黛里歐,立者),期盼與之共組美滿家庭。
    特別企畫 Feature

    女人救夫真英勇 上帝的審判最公正

    為什麼一個女人要女扮男裝,化名混進監獄打雜?為什麼黑心典獄長可以把「知道太多」的貴族抓入監牢?為什麼一對夫妻會在黑牢中唱起喜相逢二重唱?關於《費黛里歐》的來龍去脈與經典詠歎調,這篇讓你一次全知道!

    文字|林伯杰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 喜劇團的成員:薺別妮塔和四個丑角。圖為2009年維也納人民歌劇院製作。
    焦點專題 Focus 戲說從頭

    後台千折百轉 悲劇也能變喜劇

    當「莊歌劇」加上「喜歌劇」,就產生了「胡撇仔戲」?!一場大宅門裡的歌劇演出,兩組歌劇團本來是要輪番上台拚場,因為「時間有限」變成同台演出,於是幕後是作曲家、音樂老師、舞蹈老師、男女高音等等各出奇招,台上是風騷娘子與她的四位情人跑到納克索斯島上力勸哭個不停的棄婦阿麗雅德妮,最後到底是誰止住了阿妮小姐的淚泉?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文字|林伯杰
    第263期 / 2014年11月號
  • 《費黛里歐》為瑞士蘇黎世歌劇院2013年樂季極受好評的全新製作,NSO將與之合作在本樂季推出。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三:歌劇

    史特勞斯繼續發燒 簡文彬再掀音樂會歌劇潮

    理查.史特勞斯誕辰一百五十年的熱潮不歇,繼上個樂季NSO以《莎樂美》壓軸,北市交則是接棒在今年底推出史特勞斯的《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而簡文彬接掌國臺交藝術顧問後,就在新樂季推出三檔歌劇音樂會,除了大家熟悉的《蝴蝶夫人》,還有兩齣台灣首演:布列頓的《碧廬冤孽》及威爾第的《假面舞會》;加上NSO的《費黛里歐》與北市國的《孟小冬》,歌劇迷可有得忙了!

    文字|林伯杰
    第261期 / 2014年09月號
  • 羅馬尼亞女高音契波塔莉是史特勞斯晚期許多歌劇的首演女主角。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莎樂美」誰勝出? 歌劇女伶大PK

    每位歌手的詮釋各有特色,很難抉擇誰才是最佳莎樂美。我們不渴望女高音要有性感迷人的扮相,也不奢望女高音得跳出火辣撩人的七紗舞。歌劇是一種提供想像的世界,面對理查.史特勞斯不合理的變態要求,透過眾家花旦的歌聲與演技,終究成為我們鑑賞不同女高音扮演莎樂美時的另類樂趣。

    文字|林伯杰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達人名家推薦—今年我要看 !

    翻過前面連續十一頁的2014看表演備忘錄,相信讀者在如滿漢全席般的演出汪洋中,早已迷失了方向(而正如舞評人盧健英所說:「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們特邀了十位看表演達人,選出他們今年的「不可不看」,看看他們怎麼選出「我的最愛」,或可為我們的讀者,提供節目汪洋裡的參考座標!

    文字|王希文、李取中、林伯杰、林采韻、洪凱西、徐開塵、郭亮廷、馮勃棣、歐頭、盧健英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大都會歌劇院2011年版《女武神》中,布倫希德(Deborah Voigt飾)與佛旦(Bryn Terfel飾)的對手戲。
    特別企畫 Feature

    亂倫之戀 叛父之罪

    踏入劇院看歌劇前,何不先做做功課,搞清楚有那些精采劇情與唱段,正式上場時才能悠哉欣賞?本刊特邀歌劇達人林伯杰來為大家紙上導聆,風趣剖析中領你進入華格納《女武神》的神妙世界

    文字|林伯杰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 多明哥的聲音或許識別度最低,但也因為這種「不是特色」的特色,讓他可以深入各種角色的靈魂。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三大男高音,叫我第一名!

    多明哥 永遠為藝術向前走的歌劇之王

    二十世紀三大男高音,在帕華洛帝宣告退休、卡瑞拉斯漸漸淡出後,唯有多明哥仍在舞台上發熱發光。能唱更能演的他,除了能唱多達一百二十多個歌劇角色,更是歷來擔任最多齣歌劇之世界首演的歌手;唱歌之外,他還轉戰指揮台,甚至手掌兩家歌劇院的經營兵符,可以說為藝術做出多面向的貢獻。去年底才演出譚盾歌劇《秦始皇》的他,可說是活到老學到老,稱之為「歌劇之王」,誰能否認?

    文字|林伯杰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 女高音潔西.諾曼的龐然身材,讓她一出口,就擁有「黑色管風琴」的美譽。
    音樂先修班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聲樂的天才十問

    從北京人的時代就有聲樂了嗎? 當聲樂家一定要像帕華洛帝或潔西.諾曼那麼胖嗎? 聽不懂歌詞也能欣賞聲樂嗎? 巨星級的聲樂家如潔西.諾曼、里契特拉陸續訪台,十月初也有重唱音樂節的人聲演出。趁此機會想對聲樂瞭解更多?看這裡就對了!

    文字|林伯杰、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音樂

    雅堂與俗野的融合

    皮亞左拉說:「我必須讓『底下』的節奏部分具有搖擺的感覺,然後在『上面』裝飾音符」。然而在大型音樂廳中,不插電的吉他在音量上勢必成為弱勢,節奏組部分就因為空間過大而被犠牲,每每在手風琴與小提琴或鋼琴之競奏時,多多少少喪失了探戈音樂中最基本的舞蹈感覺。I

    文字|林伯杰
    第114期 / 2002年06月號
  • 文章版面
    焦點專題 Focus

    浦契尼精心雕琢 脆弱如蝶的異國悲戀

    以悲淒哀傷的異國情緣為底,作曲家浦契尼以多首動人唱段鋪陳雕琢劇中人的心理轉折與情節:從第一幕的幸福婚禮、兩情相悅,對照第二幕被夫婿拋棄、竟還被要求帶走兒子的悲劇,秋秋桑最終選擇「光榮地死去」,哀淒的歌聲中,讓世人留下永恆的慨嘆

    文字|林伯杰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 《媽媽咪呀!》
    特別企畫 Feature

    擁抱流行與群眾,方能「西方不敗」!

    音樂劇畢竟是娛樂事業,如何貼近社會脈動呼應人心才是致勝之道!要嘛像「概念音樂劇」以批判社會現實換取觀眾共鳴,要嘛像洛伊.韋伯用流行音樂行銷模式打歌讓你不想看作品也難,或像《媽媽咪呀》《週末夜狂熱》把昔日的流行金曲再重新炒成一道精緻大菜讓你懷舊又開心,無論如何,就是要「以客為尊」,好讓它「西方不敗」!

    文字|林伯杰、程鈺婷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 波普Lucia Popp
    特別企畫 Feature

    哪些人 唱出令人難忘的莫札特之聲?

    莫札特音樂最大的要求就是沒有雜質且充滿彈性的嗓音,如何以完美的技巧傳遞出如樂器般的精準音色,又能夠清晰地表達劇中人物的細膩情感,便成為考驗眾多聲樂家的試金石。兩百多年,莫札特造就了無數輝煌的瑰麗美聲,且讓我們從莫札特最具代表的歌劇角色中,細數近半世紀以來,那些令人難忘的莫札特名歌手。

    文字|林伯杰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處於四十四歲的事業巔峰,讓周淑美在這場台北演唱會有著幾近完美的表現。
    音樂

    精雕細琢每一個音符

    綜觀整場六首風格不同的花腔曲目,周淑美越來越醇厚的中音域,在她既有的技巧中增添了更富麗的戲劇效果,當然還有她原本極為擅長的弱音控制,無一不令人驚喜。

    文字|林伯杰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華格納最喜歡的男低音歌手貝茲,在一八七六年拜魯特音樂節上首演佛旦。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指環

    挑戰人神界限的「華格納歌手」

    華格納老是愛讓音符盤旋在所謂的過門音域之處,還強逼歌手得將聲音穿越過銅牆鐵壁般的厚重管絃樂,此外,歌者更要能深刻詮釋戲劇中的心理層面。為挑戰極限,聲樂家們前仆後繼地為華格納奉獻,但成就非凡卻僅是寥寥,這些少數民族,樂迷自然樂於奉上「華格納歌手」的尊稱。 讓我們透過歷年拜魯特音樂節,鎖定《指環》中最重要的三個角色大神佛旦、英雄齊格飛、與女武神布倫希德,藉此窺看百餘年來最卓越的華格納歌手。

    文字|林伯杰
    第164期 / 2006年08月號
  • 陳秋盛與北市交的組合一向是品質保證,這次他也擔綱歌劇《弄臣》的指揮大任。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八:歌劇、音樂劇

    北市交《弄臣》老戲新詮 NSO《艾蕾克特拉》兇猛麻辣

    台灣的歌劇迷每年莫不殷殷期盼北市交與NSO的新樂季揭曉,為的就是想知道可以看到那齣歌劇上演,一解思念。北市交推出的是經典作《弄臣》,除了有指揮陳秋盛掛保證,還有德國導演倫梅爾的新詮釋。NSO的理查.史特勞斯《艾蕾克特拉》是國內首演,此劇故事出自希臘悲劇,是相當麻辣灑血的人倫慘劇,邀來爆發力十足的女高音普里姆蘿絲擔綱,是否會讓人聽到流鼻血?令人拭目以待。

    文字|林伯杰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其他

    輕鬆投件拿10萬! 廣藝「雲舞台獎」盼成為表演藝術線上化推手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焦點專題 Focus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