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是大腦帶我們走向劇場
腦海裡的旋律

其實是大腦帶我們走向劇場

2021年夏天,我在義大利跟寶島同步,連續一週線上收看《人間條件》六部曲。在家單獨看戲跟在現場終究不同,少了一起默默流淚、開懷大笑的同場觀眾,好戲沒有共振,心底難免有絲遺憾。

2021年夏天,我在義大利跟寶島同步,連續一週線上收看《人間條件》六部曲。在家單獨看戲跟在現場終究不同,少了一起默默流淚、開懷大笑的同場觀眾,好戲沒有共振,心底難免有絲遺憾。

網路播放同時,對話框討論十分精采,補足無法同場的缺憾:在劇院看戲不能說話,就算心思百轉千迴也難出口。線上收看可不同了:對話框中留言不斷,觀眾們在第一時間寫下想法、互相討論:「人六超催淚!演出完畢突然燈亮,發現前後左右的人都來不及擦乾鼻涕眼淚,超尷尬的!」有則留言這麼寫。「真的很好哭!」「能一起看戲真的好抒壓、好療癒!」下面馬上有好幾則類似的回應。

群聚看戲、聽音樂會、觀賞芭蕾舞真的有療癒效果?大腦科學界近年的研究提出肯定答案,看似抽象的藝術其實對身體、心靈都有具體的療效;而且「人與人的連結」這句話不應該笑解:就大腦科學的角度而言,在大場次一同觀看藝術表演,觀眾間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大腦連結。

不知你有沒有類似經驗?有回在法國亞維農藝術節看一場實驗表演,四下無人,只有我和演出者四目相對,包場的感覺有點赤裸、有點尷尬,當下飽脹的情緒自己消化不了,直到有其他人加入觀賞,笑一起笑,悲傷也有伴,這才懂得什麼叫做「情緒感染」:人類是群體動物,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懂得捕捉旁人的情感變化,不知不覺產生同樣的反應;也會渴望群眾連結,透過周圍其他人的情緒,我們更懂得如何解讀眼前看到的行為、現下聽到的訊息,進而模仿或回饋。這些下意識的互換與交流,讓體驗更深刻,只要想想大型演唱會上全場合而為一、熱血澎湃的感覺,應該就會懂。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大腦研究團隊讓受試者觀看《天鵝湖》芭蕾舞短片,並觀察他們的情緒反應。觀看短片時,受試者聽不見配樂,也看不到表演者的面部表情。結果顯示,柔和而開展的身體線條(例如白天鵝公主歐蒂特的動作)會引發正面情緒,相對地,黑天鵝那些不對稱、充滿稜角的尖銳動作,雖然能留下深刻印象,卻也讓觀者提高警覺,感到微微不安。

另一個系列實驗,倫敦大學實驗團隊讓受試者觀看兩種芭蕾舞影片——無聲的和有配樂的——並在受試者指尖配戴流汗偵測器,觀察他們的情緒反應。結果顯示,當音樂和舞蹈動作相呼應(例如悲傷的音樂配上悲傷的橋段),受試者的反應最激烈;但若音樂和舞蹈相衝突(歡喜的音樂配上悲傷的橋段),受試者的反應則削弱許多。接下來的實驗更有趣了!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看兩個一組的無聲舞蹈影片,動作完全相同,但其中一個只是純肢體動作,另一個則放入感情。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試者能分辨哪些是帶感情的動作,我們不只對純粹的肢體動作敏感,即使不透過語言,大腦還是能偵測出非常細微的、透過身體線條傳達的情感。

換句話說,表演藝術其實是一連串精心策劃的成果,巧妙控制戲劇、音樂、舞蹈的各種元素,最終透過舞台呈現,為觀眾創造共通的情感經驗。我們的大腦喜歡和旁人互動,除了是與生俱來的傾向,群眾連結也幫助我們衡量評估周遭發生的動作、偵測身旁流動的情緒,進一步理解後做出反應與決定。喜歡一起看舞台劇、聽演唱會其實是大腦驅動,人類天生愛群聚。至於一起看表演的療癒效果,源於大家都愛聽故事:自古以來,口傳一直是大腦與大腦之間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透過故事,我們不用重蹈覆徹,能在安全的狀態下學習他人的經驗;看戲的過程中,我們同理故事人物的經歷,可以跟著流淚、領會生命的意義,卻不必親身承受心碎和苦痛;也因如此,走進劇場能深刻洗滌靈魂、療癒身心。

想像,劇場裡的「合而為一」:自己的數十億腦細胞和其他觀眾的百萬億腦細胞互動,形成極為綿密繁複的網絡,建立微觀又巨觀的連結,多美妙的共振!同一場域,在場的觀眾彼此融入、相互調頻,將我們的大腦連接在一起。這股力量也聯繫了觀眾與表演者,故事因而開展,也讓我們接收到來自舞台,透過身體動作、眼神流動所傳達的感情,創造表演藝術的終極意義。

「好想群聚!」幾個月來我不只一次吶喊著。疫情漸漸平穩,終於能重回劇場、音樂廳,大家一起看表演。光想到不必透過電腦螢幕,也不用梅花座隔得遠遠,最棒的是那股神秘的力量、隱形的共振,難道不覺得興奮又期待?

 

文字|楊馥如 大腦與認知神經科學博士、旅義作家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