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國家歌劇院(詹雨樹 圖像設計)
特別企畫 Feature 測量你與劇場(之間)的距離 場館體檢:這樣說.這樣做

臺中國家歌劇院:不要用北部觀點看事情

當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2018年開幕,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就說:歌劇院的「賞味期」過了,要衝出新的想像,得不斷跟大眾有話題討論,持續吸引關注度。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座啟用的場館,坐落在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地段的歌劇院,銜負著推進中台灣藝文產業發展重任,因此,邱瑗提出的場館營運關鍵字——不意外地,就是「改變台北觀點」和「與在地溝通」。

當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2018年開幕,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就說:歌劇院的「賞味期」過了,要衝出新的想像,得不斷跟大眾有話題討論,持續吸引關注度。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座啟用的場館,坐落在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地段的歌劇院,銜負著推進中台灣藝文產業發展重任,因此,邱瑗提出的場館營運關鍵字——不意外地,就是「改變台北觀點」和「與在地溝通」。

當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2018年開幕,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就說:歌劇院的「賞味期」過了,要衝出新的想像,得不斷跟大眾有話題討論,持續吸引關注度。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座啟用的場館,坐落在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地段的歌劇院,銜負著推進中台灣藝文產業發展重任,因此,邱瑗提出的場館營運關鍵字——不意外地,就是「改變台北觀點」和「與在地溝通」。

一起提振中台灣藝文產業

「改變台北觀點」的道理大家都明瞭,但究竟要如何改變等具體的執行策略,卻是需要時間以及各種試錯,才可能梳出理路。台灣的展演場館營運經驗,大多是國家兩廳院30多年累積起來的數據資料,不管是經營策略,或者是團隊經驗,都和兩廳院及其背後反映的台北藝文消費習性有關,包括節目企劃、觀眾品味、消費習慣和行為,都是以台北觀點來思考。

「不要以為只要端出哪位名家,大家就都懂了。北部團隊經常以為,只要主視覺出來,票就會動了,沒有這回事,千萬不要認為這樣。」邱瑗解釋,或許「改變台北觀點」字眼讓(台北)人看了刺眼,但歌劇院營運近五年,深刻體認到,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和行為,唯有了解台中人的生活習慣是什麼,才能讓場館在此扎根,「不要用北部觀點來看事情」,邱瑗一再強調。

上任時曾被質疑「天龍國來的」,邱瑗思考劇場公共性的路徑當中,「與在地溝通」為其一要務,摸索怎麼與在地溝通的語言之外,也為凝聚中台灣表演場館能量打造「中部劇場平台」,連結中彰投、苗栗、新竹等地方場館,不只單純做表演節目的巡迴演出,而是從產業結構的基礎面著力,例如:由歌劇院提供劇場技術做劇場升級的重點評估、透過圓桌會議討論藝術行政經驗、提供行銷平台放送各場館文宣,在「共好」的概念下一起提振中台灣藝文產業。

日日劇場日,天天品生活

與住宅大樓比鄰,歌劇院所在及其建築的開放性,相較殿堂式的劇場親民許多:和住宅社區差不多大的量體,沒有圍牆阻隔散步可及,戶外廣場常有駐足拍照的網美、遊客,歌劇院一開始就定調「一座藝術與生活的劇場」,喊出「日日劇場日,天天品生活」的口號希冀拉近劇場與生活的距離,而導覽活動不只表演後台解密或舞台解說,還包括歌劇院建築與植栽介紹。

另一讓歌劇院必須要有大量活動企畫的現實,在於它有三個劇場,和音樂廳的音樂節目高翻桌率不同,劇場週間都要裝台準備,方能於週末演出,換言之,歌劇院週間能安排的節目少,因此須另闢蹊徑、以和生活連結的方式推出課程講堂吸引人「上門」,也善用獨有的曲牆結構作為非典型展演空間。2020年歌劇院與台灣松下電器合作的「光之曲幕」讓技術升級,在19米高的曲牆打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開放時間也從過去中秋、聖誕節慶的期間限定,變成每天都可免費入場觀賞。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