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修.伯恩最新舞作《午夜鐘聲》背景設定在1930年代的倫敦。(Johan Persson 攝 )
倫敦

馬修.伯恩演出新舞作《午夜鐘聲》

馬修.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鐘聲》靈感來自作家漢密爾頓的系列小說。伯恩在表演藝術界極受歡迎,因此很容易讓人認為他是「主流」作品的創作者,但以此角度觀察伯恩的作品,則可能會忽視一直以來支撐他所有創作極富顛覆性的美學。

馬修.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鐘聲》靈感來自作家漢密爾頓的系列小說。伯恩在表演藝術界極受歡迎,因此很容易讓人認為他是「主流」作品的創作者,但以此角度觀察伯恩的作品,則可能會忽視一直以來支撐他所有創作極富顛覆性的美學。

馬修.伯恩(Matthew Bourne)在表演藝術界極受歡迎,因此很容易讓人認為他是「主流」作品的創作者,但以此角度觀察伯恩的作品,則可能會忽視一直以來支撐他所有創作極富顛覆性的美學。

伯恩的最新作品《午夜鐘聲》(The Midnight Bell)靈感來自作家漢密爾頓(Patrick Hamilton)的系列小說。舞作背景設定在1930年代的倫敦,每個晚上,城市裡寂寞的靈魂都會來到蘇活區(Soho)的酒館 The Midnight Bell Pub,傾訴他們的激情、希望和夢想。沒有人說一句話,但酒館的氛圍濃得散不開,台下觀賞的觀眾,彷彿能聽見客人們的喋喋不休和喃喃自語,又像是能聞到倫敦濃霧中的香菸飄渺,雖然身在觀眾席但猶如置身酒館,舌尖幾乎能嚐到那火熱的廉價威士忌。

舞者不斷改變隊形的排列組合,就像在擁擠棋盤上的旗子們,彼此靠得雖近,但每顆旗子卻又能巧妙地互相避開而不陷入緊迫的糾纏。如同伯恩的另一個作品《無言遊戲》(Play Without Words),《午夜鐘聲》不是最著重在「舞動」的作品,但舞作裡各角色的肢體特徵都有明確的定義,角色的個性與故事,都透過舞者的步態編排而顯得清晰且充滿想像力。

此次的設計團隊是氛圍營造的最大功臣:顧特斯(Paul Groothuis)設計的環境音、鳥鳴、腳步聲和汽車引擎,讓舞台上的倫敦即使是凌晨時分也嗡嗡作響;柏萊斯頓(Lez Brotherston)用紅色屋頂代表電話亭,巧妙地將倫敦蘇活區的街道搬到舞台上;而這些視覺元素更在康斯特堡(Paule Constable)的燈光設計下更具渲染力。《午夜鐘聲》於上月初於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Sader’s Wells Theatre)首演,接下來則會在英國巡演至本月底。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