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國家偶劇團的哲學劇《唐吉訶德》。三個操偶人均著黑衣,襯托造形諧趣的吉訶德。(李予昕 提供)
專題報導 Feature 專題報導 FEATURE

偶戲的大千世界 閻振瀛談世界偶戲

戲劇學者閻振瀛製作過四次國際性亞太偶展,亦常赴國外考察、觀摩。各國偶戲的不同特色,他爲我們一一道來……

戲劇學者閻振瀛製作過四次國際性亞太偶展,亦常赴國外考察、觀摩。各國偶戲的不同特色,他爲我們一一道來……

日本人的「偶的情結」

日本人對於「偶」有一種特殊的偏愛,不僅指戲偶,也是指純擺飾用的偶。他們喜愛雕刻各式各樣的娃娃,在日本,還有專門的娃娃博物館呢!推而廣之,對於「偶戲」自然是特別熱愛。

在當今的國際偶壇上,日本可說是數一數二的偶戲大國,國際性的偶劇展已經辦過十幾屆了,而且一次能同時邀展兩百多個劇團,其雄厚的實力是其他國家比不上的。飯田市是日本的偶戲中心,飯田是個乾乾淨淨的小鎭,樸樸素素的,建築物大多是傳統的式樣,地方不大,卻擁有十個小型的偶劇場,每逢國際偶展時,當地的人們就會自動地張燈結彩,熱心招待外賓,將偶劇節當作自己的榮耀。

目前,日本全國大約有四百多個職業及半職業的偶劇團,大多擁有自己的劇場、製偶場及團員宿舍,偶劇的生存空間極爲寬廣。與台灣的一元布偶劇團具有合作關係的入道雲劇團,一年上演的場數高達將近三千場。

日本的偶戲花樣繁多,有一部分是頗西化的,看起來像西方卡通,也有人與偶同台演出的型式,他們還新發明了一種鋼絲彈簧偶,能做出精細的小動作。在故事的取材上則兼容並包,沒有拘束。

印度偶戲歷史悠久

印度偶戲有將近四千年歷史,可想見其種類與內涵的豐富深厚。皮影戲尤爲傑出:皮偶的造型優雅、色彩強烈,表現出熱帶的風情,演出的戲碼是以史詩及宗敎故事爲主,極富民族色彩。

去年七月來台演出過的印度偶戲,其中有兩位女演員是印度傳統舞的舞者,操偶時韻律感極強。印度官方及民間對偶戲都頗爲重視,此次尙有甘地國家藝術中心的硏究人員隨行,來台錄影、收集其他各國的偶戲資料,可說是很用心的。

瑞典是藝術偶戲的代表

瑞典偶戲是西方藝術偶戲的代表。偶戲在瑞典的地位亦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皆有演出,前一年就得先排定檔期。劇團並有自己的劇場、出版品,可以發表硏究成果。

就以瑞典國家偶戲團的著名戲碼《唐吉訶德》爲例,演出型式是演員身穿黑衣,搬動木偶四肢以示動作。燈光及音響的舞台效果極佳,通常整體氣氛營造得很好。這個劇團最大的特色不在演出技巧,而在演出內容上,他們的劇本時常取材於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哲學意味較重。

美國偶載歌載舞

美國偶就像美國人是樂天派,注重娛樂效果。就以比滋(Bits'n Pieces)大木偶劇團爲例,他們所謂的操偶技術是很簡單的,演員們先以眞人在舞台上排練,而後再套上偶裝就可以了。他們的偶裝比眞人高大,套在身上像七爺、八爺似的,演出的型式以隨著音樂跳舞爲主,很少對話,適合小孩觀賞。

東西方未來偶戲的走向

西方具備了悠久的人戲歷史,在戲的內涵與劇本的選擇上非常寬廣,再加上勇於創新,百無禁忌,所呈現出來的面貌是豐富而多元的,雖然技術上顯得不足,卻極具藝術的內涵。

反觀中國,因爲自古以來,文人、藝術家、學者們,只是把偶戲列爲民俗雜技的一種,沒有當成正統藝術看,自然難以提升它的層次。就以泉州傀儡大師黃奕缺爲例,他的技術已是爐火純靑,在改革創新上亦是不遺餘力,但是,他的創作理念卻不脫民俗層次,實屬可惜。如果優秀的技術,能配合上取材新穎寬廣的劇本,未來的偶戲之道,必 然能走得更多姿多采。

附註:

①本文承閻振瀛、江武昌、王麗嘉、范瑞芬、夏榮峰,以及一元布偶劇團的協助,特此致謝。

②主要參考資料:

第2、3、4屆亞太偶戲觀摩展專刊

第2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專刊

第1屆荷蘭國際偶戲節專刊

匈牙利國家偶劇團專書

 

採訪整理|李予昕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越南水傀儡

水傀儡是中國人所發明的,但是在中國本土已幾近失傳,反倒是越南人把它保存下來了。

水傀儡是門獨特的藝術,想得一見並不容易,畢業自交大戲劇系的王麗嘉,曾在法國的偶戲節裏看過一次。當時的演出場地是游泳池,傀儡的底部設有操縱的機關,下半身浸在水裏,有支長竹竿接連機關,操縱的人可在遠處遙控。

而操偶人也是半身浸在水裏,並且躱在彩屛紗帳中,隔著半透明的紗帳表演。彩屛紗帳搭在游泳池裏的一側,幅度頗寬,可以同時躱藏五、六個演員。

越南人開演之前還先在岸上燃放鞭炮,上演的戲碼有猴子爬椰子樹、水牛相鬥、舞獅子、八仙過海、仙女舞等,這些戲目有些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不過,最有趣的是,中國舊劇《三寶太監下西洋》,傳到越南,則被改成《三寶太監被趕出南洋》。

宋、明古籍裏所記載的水傀儡,與越南的在原理上幾乎一模一樣,只是中國古時的水傀儡戲可能更複雜精妙些。

 

閻振瀛

美國楊百翰大學戲劇與實用語言學博士,現任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一九八四年首次主辦「中韓偶戲觀摩展」,其後連辦四次「亞太偶戲觀摩展」,主辦地均設在南投縣,閻氏希望未來南投縣能成爲享譽國際的偶戲重心,比美日本的飯田市。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