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出曲目極爲特殊的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圖爲他們示範演奏法國獨特的打擊樂派──法國軍鼓樂。(劉振祥 攝)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我看一九九三台北國際打擊樂節

透過國際打擊樂好手的相互競技交流,打擊樂豐富的多樣性及藝術性得以呈現,對於國人觀念的提昇、技藝的精進、國內作曲家樂作的發揚,均具有積極意義。

透過國際打擊樂好手的相互競技交流,打擊樂豐富的多樣性及藝術性得以呈現,對於國人觀念的提昇、技藝的精進、國內作曲家樂作的發揚,均具有積極意義。

一九九三台北國際打擊樂節,自五月二十五日到三十日,共有六場各國打擊樂的演出及一場全日的討論會。其總參與聽衆,超過一萬人次。討論會不算,人數最少的德國團演出,也有一千兩百多人。首場朱宗慶及末場日本團的演出,聽衆更接近九成。在國內各項音樂表演場次過份頻繁,而愛樂人口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如此密集場次的打擊樂演出,主辦單位原來並不十分樂觀,然而演出時卻吸引了如此多的聽衆,足見主辦單位長年培植打擊樂愛樂人口的努力,已見成效。

本次六國打擊樂團,名爲觀摩演出,實際上是暗中較勁,面對各國好手,沒有一隊敢掉以輕心。首場朱宗慶打擊樂團,節目安排方面煞費苦心,所選曲目都曾在國內外一再演出,極獲佳評的國人作品。唯一的一首日本人作品,也安排首席打擊樂手──剛從國立藝術學院畢業的吳珮菁小姐,及三位主力團員:林炳興、陳永生及何鴻琪擔綱演出。一曲演畢,果然藝驚四座,女將不讓鬚眉,獲得滿堂喝彩。壓軸大曲,演出國際知名作曲家潘皇龍敎授作品《緣.角色.萬花筒》,由朱宗慶老師親自指揮,其間並邀請各國好手一同上台演奏,引發全場聽衆拍手喝應,使音樂會氣氛達到頂點,會場如要沸騰,也爲整個國際打擊樂節打響了第一炮。

德國三人打擊樂團的節目極爲精緻,樂曲樂章都相當短小。精確的打點,多樣性的樂曲:〈東方三重奏〉、〈山水〉、〈五種觀點〉、〈非洲聲音〉、〈木頭聲音〉……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名的金屬鍵盤樂器、陶鼓、木箱等等,在音色的表現上使人大開眼界。馬水龍敎授爲聲樂、長笛及擊樂的作品〈我是……〉,在國內經常演出,是極出色的作品,在劉塞雲敎授及劉慧謹老師的共同演出下,也極爲精彩,深獲聽衆的喜愛及回響。安可小品,以「拍手、頓足、搥胸……」接成一連串的驚喜,博得大家會心的微笑:原來打擊樂也可以如此簡單,那爲什麼要捨簡就繁呢?

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曲目極爲嚴謹,是所有團中唯一不演奏討好聽衆通俗曲目的團體,一般聽衆感覺也許有些沉悶。然法國團的表演技術及樂曲多樣性也極爲特殊,類似電子音樂合成器的Echantillonneur及法國團的專利樂器Sixen(特殊金屬片排列的樂器),也都使演出的樂曲更具特色。最後一首樂曲克塞納奇斯的《波雷雅得》第四樂章〈皮革〉安可時曾演奏第二樂章〈金屬〉,在打擊樂曲目當中,已是國際經常演出的經典之作,由他們演奏,效果更是不凡。溫隆信的首演作品《我們的聲音》,創作手法爐火純靑,在表現現代音樂的功力上,極爲難得。我想也是他犧牲事業、敎職所換取來的無上藝術成就,令人欽佩。

瑞典克羅瑪塔打擊樂團是我個人最喜愛團體,樂曲的份量,曲目的個性安排,都恰到好處。塔克密茲的〈雨林〉在音樂及音色的構思上引人入勝,以直接及隱喩的方式表現雨和水的聲音,很有哲學意味。凱吉的《構造III》五年前朱宗慶打擊樂團曾經演出過,也是打擊樂曲目中的經典之作,尤其樂曲快結束時的號角聲,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最後一曲尚德史卓的〈鼓〉,震撼瘋狂的音響及節奏,深深打動我心,久久不能平息。洪千惠的首演作品〈五個馬林巴琴的故事〉,表現力、音樂性及結構俱佳,已是坊間公認。

美國密西根大學打擊樂團,除了陳玫琪的首演作品《凡音流瞬》之外,有點像該團敎師兼敎練邁可.優導的個人作品發表會。兩排人、兩排鼓、一條鋼管,竟能奏出極富創意的作品《來自某個角落的思緒》;簡單的木器、竹器、鐵器、拍掌等,也能演出相當討好的《四個樂章》,也能感受到新大陸沒有歐洲及亞洲傳統包袱及天眞的一面,而這正是藝術創作的原動力之一。

隨著呼喝聲,到處都能感受到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樂曲,日本岡田知之打擊樂團,爲一九九三台北國際打擊樂節演出最後一場,日本特殊的東方文化在此顯露出他特殊的一面。一位打鼓者,有點像敍述,有點像回憶,也有點像戰神,在特殊的燈光下,鼓點敍述著他的故事,帶出他的武士,各人帶著樂器,台上台下,台前台後,進出穿梭演奏著,進入高潮,再回歸平靜,台上只剩下先前那位打鼓者(上半場第三首樂曲〈興〉)。一位拿著兩片木片的打擊手,從頭出來就跪在舞台的正中央,好像一位受處罰的學生(剛剛演奏錯誤,現在罰跪),忍受著所有演奏者的嘲笑,更有一位演奏者上前百般戲弄,一直到罰跪者擊出他全曲唯一的一擊,也是全曲的最後的一個聲音,也擊出了日本「浮世繪」的幽默(下半場第二首〈囃子〉)……。

六天的打擊樂音樂節,受益最大的,應是國內打擊樂的工作者、敎師及學生,透過國際一流打擊樂團的交流,認識打擊樂的藝術性及多樣性。其次是作曲界,除了作品躍上國際舞台,更重要的是受到各國人士的肯定。而各國樂團(德國除外)更從頭到尾,全程參與,對大會硏討、交流、觀摩的各項活動,更給予極高評價,一致認爲是一個極成功的國際打擊樂交流活動。大會的成功,也給賠錢(三百萬)主辦的朱宗慶老師、他的打擊樂手們以及幕後默默揮汗的工作人員帶來無比的興奮與鼓勵,並誓言辦好一九九六第二屆台北國際打擊樂節。

 

文字|錢南章 國立藝術學院副教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