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外節目大量引進之後,觀衆們也被市場「敎育」得不再是「外國的月亮一定圓」的心態了。過去只要是進口的交響樂團不論售票率或贊助單位的尋求,都能輕騎過關;但自從兩年前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訪華後,似乎一切都變了。
年底了,各行各業都在結算倒底能有多少「年終獎金」,而對金錢「看不在眼裡」的表演藝術界同好們也在算賬──結算有多少「同好」樂迷參與了這一年的演出活動。「同好」越多下一年越好過!可惜的是「市場」在近兩年似乎沒有太大變化,競爭的人卻越來越多,從兩廳院開幕前僅有十數家經紀公司(或自稱爲「藝術推展中心/公司」)到現在兩百一十多家的大小「藝術推展公司」、「基金會」、「協會」、及演出團體……。同一批樂迷們從兩個月聽一場演出到每個月聽兩、三場,因而造就了「市場」蓬勃的假象,這點尤從國外音樂節目得見端倪。
一般而言,觀衆在選擇欣賞節目時會依國內外節目而有兩種不同心態。國內節目除了「節慶式」的節目會因其節日的特殊曲目而選擇欣賞(如耶誕、新年、情人節等)外,多先以曲目爲選擇的優先考量。其理由不外是國內演出團體在兩廳院營運七年來已逐漸成形,而成爲常態性演出團體(而常態之泡沫團體已由時間過濾掉了),每個團體也已培養出自個兒的固定樂迷群;對「游離」的觀衆群則因每次演出不同曲目的包裝而有消長。譬如一直被視爲票房常勝軍的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曾經爲拓展曲目而演出二十世紀初期作品,雖然演出精湛,卻如意料中在票房上落敗。再次驗証我們的樂迷們仍未接受二十世紀作品即將成爲「二十一世紀的古典音樂」的事實!
外國月亮不一定圓
近幾年國外節目大量引進之後,觀衆們也被市場「敎育」得不再是「外國的月亮一定圓」的心態了。尤其是這兩年「回籠」的音樂家越來越多,第一次演出的叫好叫座僅証明其演出實力,並不能保証第二、三次仍有票房魅力。國外大型樂團亦復如此,過去只要是進口的交響樂團不論售票率或贊助單位的尋求,都能輕騎過關;但自從兩年前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訪華後,似乎一切都變了。不僅觀衆越來越難取悅,企業也越來越「本土化」──不論外商或國內大企業均對培植國內團體越來越熱心,這絕對是個好現象,但對花大錢的國外樂團則呈負面影響。因此觀看去年來華的九個國外交響樂團(歐洲四團、美國四團及亞洲靑年樂團),雖然平均票房達八五成,但不到八成票房的亦有五個場次。其中「曲目」編排的影響已不是重要的因素,樂團本身的特色與指揮的知名度才是票房成敗的主因。另外十七個大小室內樂(或團)平均票房不到五成,超過八成的竟只有兩個團體三個場次的演出(柏林十二把大提琴與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器樂獨奏亦然!二十一場中八成以上的僅三場(帕爾曼、約書亞.貝爾及傅聰),其餘平均票房仍未超過半場。聲樂類雖然場數少(共九場次)卻「異軍突起」,演出者皆爲一時之選,也不乏第二、三次訪華的團體,共有泰利斯學者合唱團、香堤克利合唱團、國王歌手、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及兩位Prima donna-泰瑞莎.柏岡札與路德薇希,其中除柏岡札「跌破專家眼鏡」外均約有九成以上的觀衆。
在「滑鐵盧」的名單中不乏頗具知名度或實力的演出者,如:瓦茲、拉貝克姐妹、慕洛娃、柴卡斯基、克里夫蘭四重奏、王健、林昭亮與李堅等;好一點兒的達七成票房,差一點的五成不到!不僅演出者、主辦單位心裡不好過,連旁觀的樂界人士也不禁憂心忡忡,倒底問題出在那兒?
從國外演出節目的曲目編排來看,古典、浪漫時期的曲目仍爲大宗──約各佔百分之三十,近代各樂派與浪漫樂派後期的國民樂派、印象樂派則各分佔百分之十五。除洛杉磯愛樂、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慕尼黑愛樂等因指揮的個人風格取向,而偏重某一類作品、或刻意倡導近代作品外,演出者多以個人或團體的喜好、近程演出目標來安排曲目;也有特殊案例──爲當地主辦單位之邀而做配合。譬如兩廳院的「台北國際藝術節」即爲突顯每屆的主題重點而邀請參與該藝術節的團體「儘量」配合年度主題安排曲目。今年的史特拉汶斯基主題即是一例,由不約而同的巧合建立主題之後,再與其他團體洽談配合主題之可行性。在今年的曲目排行榜上前三名是布拉姆斯、貝多芬與莫札特;第四名則以巴洛克時期與印象樂派的作曲家分佔驁頭──巴哈、維瓦第與德布西;第五順位的作曲家則以浪漫樂派與國民樂派的大師們爲主;從這有趣的分配看來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們依舊是以「點綴」的地位存在二十世紀末的樂界。
俊男美女牌失效
以國外節目而言,曲目的選擇並不如國內節目般造成票房上的大起大落,曲目僅提供購票參考,演出者的特色是否能與曲目結合、文宣品標題與介紹是否能打動人心才是重點。有些媒體編輯喜歡俊男美女的演奏家,在過去這些漂亮寶貝也都有基本票房的保証,但自去年開始似乎也「不太管用」了──有實力有面孔的慕洛娃、林昭亮、李堅的票房不如預期直叫主辦單位難以檢討出問題!
綜觀前述各種現象再比照各個主辦單位的文宣品,筆者瞭解到是主辦單位們太輕忽了我們觀衆的實力與判斷力。第一,文宣品未突顯演出者的特色與曲目安排的關聯性,也因此未能有效刺激觀衆購票的慾望;第二,不少文宣品中仍充斥過去「愚民」的手法,如「他/她(指演奏家)『將與』/『曾與』歐美各大『著名樂團』合作演出」──試問這段文字中的「未知數」如何讓現今資訊發達的現代樂迷所認同?再如「世界第一」、「錄音得獎」、「某位作曲家的權威詮釋者」等不著邊際的形容詞對觀衆來說已麻木無反應了,只有造成犠牲「眞正的」音樂家的演出。去年來華的演出者水準參差不齊,聽到令人振奮的音樂會時難過知音樂迷太少,然也有不少票房稍可的演出卻是水準不理想。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起慕特、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又將引爆新的一年的「戰火」,寄望這一年不論在節目、演出、文宣上都有更上層樓的表現。
文字|邱瑗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企劃組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