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口白和唱詞的翻譯以供對照,曲目、劇情等也有考證與介紹,這些熟悉的聲音,絶對是溫習回憶及情感的一大享受。
前年在上海購得京劇宗師譚鑫培傳世的七張半眞版唱片重新翻刻的錄音帶,回台之後,反覆聆聽著這卷一九〇七年及一九一二年灌錄的九齣戲唱段,在譚鑫培悠揚宛轉、剛柔並濟、注重情韻的演唱藝術中,領略了他〈西皮〉、〈二黃〉、〈反二黃〉唱腔的風格特色,也終於知道他的《秦瓊賣馬》:「店主東帶過了黃驃馬,不由得秦叔寶兩淚如麻。……」唱段,爲什麼當年能夠風靡京津瀘漢,也瞭解爲什麼一時會有「無腔不學譚」之說了。
現代科技讓這段當時的「金石之聲」能夠再現,對於像筆者這樣一個百年之後已無緣聽聞的京劇愛好者而言,是多麼大的幸福與享受。人聲,樂聲,伴隨著當時錄音技術所留下的沙沙雜音,極易使人產生相應的畫面而墜入歷史情境中並與其展開對話,這是一種歷史縱深的立體浮現,一種透過聲音與特定時空所產生的情感連繫。
終究再現金石之聲
台灣當時的戲曲聲音呢?隨即想到的是,台灣當時有灌錄戲曲唱片嗎?如果有的話又灌錄了哪些?是哪些名伶演唱?經過了幾十年是不是有保存下來?它們現在流落何方?我們是否還有機會聽到?
心中存在的這一堆疑問,最近隨著一批由日治時期台灣戲曲老唱片所翻錄的CD有聲書──《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出版而獲得了初步的解答,這與聆聽「譚鑫培老闆」的錄音帶有著相同的驚訝與興奮,但更多的是那份與歷史連結交流的感動。它雖然姍姍來遲,但終究是來了。
這套有聲書是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的經費支持下所完成的,内容相當豐富,涵蓋了日治時期台灣所有的「流行樂」──戲曲音樂,包括歌仔戲、京戲、小曲、北管、南管、客家戲曲、文化劇等,及勸世歌、笑科劇和皇民化劇,總計十張CD,並有附冊一本,內含劇種、樂種的歷史背景介紹九篇專文和曲目內容解說、唱詞翻譯等文。
出土原音四大特色
站在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來看,這些戲曲老唱片能夠「出土」原音重現,繼續流傳,讓現代人還有機會聽到七、八十年前先人的演唱藝術精華,本身就已經極具意義了。另外,筆者還認爲這套有聲書具備了學術性、欣賞性、稀有性和全面性等四個特性。
對治台灣戲曲史者而言,這批第一手資料,在一定程度上補足了過去史料的局限和缺漏,並有助於我們驗證過去論點的正確與否、釐清過去歷史的發展脈絡和體會過去藝術的美學風格等,提供了豐富、重要的學術研究素材。而且,不單在戲曲方面,此對研究台語、客語、文學、歷史、音樂、社會、文化等面向亦將有所助益與補充。另,附冊的九篇專文,寫作體例雖欠統一,但諸位作者在前輩時賢的學術基礎上徵引新近資料並得出創見,可以當作是日治時期台灣劇種發展史的合集,對於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有興趣者,是不錯的入門導讀選擇。
跨越時代聆聽歷史
其次,雖然這套有聲書的學術性色彩較濃,還好這並未因此過於減損它的欣賞性。大部分的演唱內容,不論是台語、客語,或正音、南音,附冊皆附有口白和唱詞的翻譯供聽者對照。另外,曲目、劇情、演唱者(團體)的考證介紹,亦對聽者理解歷史背景及感受文化氛圍提供便利的路徑。當然,對於走過那段歷史的戲曲愛好者而言,這些熟悉的聲音,絕對是溫習回憶及情感的一大享受。
第三,相較於目前台灣的戲曲有聲出版品以現代錄音及單一劇種、樂種爲主,這套有聲書是首次以日治時期的戲曲老唱片爲發行對象,有其稀有性與特殊性。許多過去僅出現在相關論著中及藝人回憶裡大名鼎鼎的戲界前輩,如歌仔戲的溫紅塗、汪思明、永吉、亂彈戲的蜘蛛旦、京戲的早梅粉、清華桂、採茶戲的梁阿才、阿玉旦等,如今我們都已經可以聆聽、感受他們的嗓音特色與演唱風格了。另外,就記憶所及,文化劇、小曲、笑科劇和皇民化劇還是首次收錄,實屬難得。
最後,這套有聲書的內容涵蓋了日治時期台灣戲曲發展中,除了四平戲、七子戲、高甲戲之外所有流行的劇種和樂種,可以說是相當地全面,兼具宏觀與微觀的完整,我們藉此窺探日治時期這個斷代台灣戲曲發展進程的立體全貌已非難事。欣見《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有聲書的問世,期待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畢竟,持續爲之,才能成就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