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舞蹈

幾何狂飆的新舞風

評英國阿喀郎.汗舞團

經過幾次的隊形轉換,五名舞者最後背對著觀眾站在舞台下方。望著方形的黑洞、舞者舞動的身軀逐漸停息,只剩下代表濕婆神的男子繼續地扭動。累積簡單的動作語彙以及空間組成,阿喀郎‧汗在《倘若》中成功地統合舞蹈、美術與音樂,呈現出既單純又複雜、幾何狂飆的嶄新舞蹈風格。

經過幾次的隊形轉換,五名舞者最後背對著觀眾站在舞台下方。望著方形的黑洞、舞者舞動的身軀逐漸停息,只剩下代表濕婆神的男子繼續地扭動。累積簡單的動作語彙以及空間組成,阿喀郎‧汗在《倘若》中成功地統合舞蹈、美術與音樂,呈現出既單純又複雜、幾何狂飆的嶄新舞蹈風格。

「誰是阿喀郎?」「從來沒聽過這個人?」「他的舞團跳哪種舞?」「這是臨時組成的團嗎?」筆者的編舞家朋友很驚奇地問著,想知道是什麼樣的舞團讓當晚的新舞臺一票難求、成為台灣舞蹈界的聚會所。

兼具傳統與創新

阿喀郎舞團是英國近幾年來快速躍昇的舞蹈新星阿喀郎‧汗(Akram Khan)創立的五人舞團。阿喀郎‧汗被視為是接續八○年代英國舞蹈家包括友蘭妲.史耐斯(Yolande Snaith)、馬修.波恩(Matthew Bourne)、哈維葉.德福拓(Javier de Frutos)、修芭娜.嘉亞辛(Shobana Jeyasingh)、強納森.巴若(Jonathan Burrows)以及麥可.克拉克(Michael Clark)等人的新秀舞蹈家。由於阿喀郎‧汗的編舞跨越舞蹈以及文化的傳統範疇,加上他所帶領的舞團以幾何狂飆的風格得到歐洲舞蹈界的好評,雖然是一個小的新舞團,它卻成為英國政府大力推薦、向世界展現當代英國舞蹈成就的模範。因此舞團創立兩年多來邀約不斷,經常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阿喀郎‧汗獨特的舞蹈風格明顯地受到他個人學習以及成長背景的影響。成長於倫敦,阿喀郎‧汗是孟加拉移民第二代,自幼學習印度卡達克(Kathak)古典舞,大學轉而學習西方學院派現代舞。卡達克舞蹈大師司里‧普拉塔波‧帕沃(Sri Pratap Pawar)是阿喀郎的老師,也是他的精神導師。阿喀郎‧汗十歲參與一齣孟加拉戲劇的演出而被名戲劇導演彼德‧布魯克(Peter Brook)的助理發掘,應邀在布魯克的電影《摩訶婆羅達》中演出。隨著舞蹈經驗的累積,阿喀郎‧汗發現他的卡達克舞蹈夾帶著現代舞的影子;而他的現代舞則流露出卡達克的韻味。多元的舞蹈與文化背景,促成他融合卡達克與西方現代舞蹈語彙,創作出既傳統又創新、多元混合的當代舞蹈形式。英國舞評家面對這個新舞風無以名之,暫且以「當代卡達克舞蹈」稱呼其舞蹈風格。

拆解拼貼變換空間

今年九月首度造訪台灣的阿喀郎舞團,在新舞臺呈現兩套節目。首晚演出《定》Fix、《翱翔》Loose in Flight以及《瞬》Rush三首舞蹈,呈現阿喀郎‧汗一九九五年到二○○○年的發展軌跡。其中《定》是阿喀郎的獨舞,運用卡達克舞蹈中源自於蘇菲教派(Sufism)的旋轉動作,在一連串拆解、加速、重複與變形中,展現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清平氣度。《翱翔》是另一首阿喀郎的獨舞,創作動機源自於分解卡達克舞蹈基礎動作。編舞家將解構的卡達克舞蹈動作嵌入流暢的現代舞語句中,以拼貼的方式探索新的舞蹈語彙與空間構圖。《瞬》是一首靈感來自滑翔翼飛行運動的抽象舞蹈,以舞者的延展、跳躍、旋轉以及瞬間靜止,呈現「自由落體」狀態的快速滑翔。簡約的服裝、單純的舞蹈語彙結合精確的音樂與空間架構,呈現出繁複的幾何變換。三個短篇舊作中透露出少年舞蹈家慧黠沉靜的氣度。

舞團在最後兩場則是演出阿喀郎‧汗二○○二年的中篇群舞作品《倘若》KAASH (印度文意為「如果」)。舞蹈結合阿尼許.卡普(Anish Kapoor)的舞台設計以及尼丁.叟尼(Nitin Sawhney)的音樂。以印度教中象徵破壞的濕婆神作為想像的跳板,探討戰爭帶來的破壞、毀滅以及新秩序的重建。舞蹈運用濕婆神雕像的手部姿勢,以跌落、失控、扭曲的主題動作顛覆傳統的濕婆神形象。

在舞蹈真正開始之前,編舞家安排一名男子如雕塑一般地站立在舞台一角,獨自面對佔據著舞台背景的巨型長方黑洞。隨著舞蹈的發展,布幕上的黑洞圖案時而被灰色的外框所包含、時而被閃耀的火紅所包圍。受到燈光變換以及音樂的影響,黑洞圖案在舞台上產生收縮與膨脹的效果。有時舞台地板上乍現黑洞的反面圖案,有時則呈現平行的彩色軌跡。

舞蹈元素的整合調度

《倘若》一舞分為三段,首先是在戰鼓隆隆的樂聲中,舞者以斜線切割的方式劃破空間、將舞台的清平世界轉化為脫序狂飆。此時一對男女舞者的動作語彙與互動關係,暗示出溼婆神與其配偶的形象。接著在女子一連串哲學性的「如果」問題中,舞蹈轉化為圓弧的線性運動。舞者輪番展現獨舞段落,流暢的力道、灑脫的身形,以不同的動力組合試探空間的可塑性。最後、音樂與舞蹈呼應著先前的主題,暗示著宇宙新秩序的建立。經過幾次的隊形轉換,五名舞者最後背對著觀眾站在舞台下方。望著方形的黑洞、舞者舞動的身軀逐漸停息,只剩下代表濕婆神的男子繼續地扭動。累積簡單的動作語彙以及空間組成,阿喀郎‧汗在《倘若》中成功地統合舞蹈、美術與音樂,呈現出既單純又複雜、幾何狂飆的嶄新舞蹈風格。

雖然阿喀郎‧汗的舞蹈在某些層面上呈現出移民文化特有的多元混雜面貌,但是觀眾在欣賞舞蹈演出時無須過度考量文化的因素。阿喀郎‧汗不希望自己的舞蹈被歸類定型,這態度反應在舞團的創立宗旨是「探索西方現代舞蹈與卡達克舞蹈之關係」。不論是將阿喀郎的舞蹈定位為卡達克舞蹈或是當代(現代)舞蹈,這都是以外來價值觀所做的分類,與他的舞蹈沒有必然的關聯。不可否認,觀舞者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及認知會影響個人對作品的詮釋,然而舞蹈本身才是關注的焦點。耐人尋味的是舞蹈中不同的媒介如何整合調度,不同的舞蹈元素如何編織架構,它們又引發出觀舞者哪些智識上以及情緒上的反應。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異不應當是一個包袱、限制,它應當是遊於藝的框架,是編舞、跳舞與評舞活動的基底。

 

文字|趙玉玲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