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台灣從事舞蹈治療的專業人士多半由舞蹈系出身,但因為舞蹈治療和身心靈健康關係密切,因此國內舞蹈治療課程大都開設在醫學院或心理系,或是由文建會、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等單位舉辦不定期的工作坊。未來,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台灣戲曲專科學校綜藝舞蹈科將陸續開設相關課程,提供學生舞蹈專業發展的新方向。
什麼是舞蹈治療?它是藝術治療的一種,透過人們的身體作為表達的媒介,藉由肢體動作探索內在的心理歷程,幫助人們身心健康。一九六六年,美國舞蹈治療協會首先成立,讓身體動作這個媒介,成為整合個人情緒、生理及心靈的重要窗口;在台灣,舞蹈治療的萌芽則始自一九八一年的台北榮總精神科,直到去年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方成立,還算是一門新興學問,目前除了少數大專院校開設相關課程之外,民間也有一些不定期舉辦的舞蹈治療工作坊或研習營。
國內第一位舞蹈治療師是李宗芹,她也是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的創立者,目前擔任理事長。從一九八一年五月開始一直到現在,李宗芹不斷透過身體和舞蹈,針對住院病人、中小學教師、勞工、大學生等不同對象,進行各種團體治療和個別治療。長達二十年的實務工作,讓她越來越相信,透過舞動身體,人人都將找到心靈的表達之路,讓身心得到自我整合與新生。近幾年來,已有更多人投入這個行列,例如王芸華、郭又碧、鍾穗香、邱惟真、楊舒涵等,他們或以工作坊形式推廣,或實際參與病患輔導,或進入校園教授學生,讓舞蹈治療的種子散布得更廣。
舞蹈治療在學校
「學習舞蹈治療是不是一定要很會跳舞?」這是許多初次接觸舞蹈治療的人常有的疑問。的確,目前從事舞蹈治療的專業人士多半是舞蹈系出身,但也由於舞蹈治療和身心靈健康關係密切,因此國內舞蹈治療課程大都開設在醫學院或心理系,如輔仁大學心理系、心理復健系,陽明大學是將舞蹈治療列為通識課程,台南師範學院幼教系則著重在幼兒舞蹈治療,真正的舞蹈專業科系反而沒有舞蹈治療課,預計下學年才有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台灣戲曲專科學校綜藝舞蹈科陸續開設相關課程。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舞蹈碩士,曾於倫敦拉邦舞蹈中心專修舞蹈治療的王芸華,現於陽明大學、輔仁大學擔任舞蹈治療講師,她認為舞蹈藝術和舞蹈治療最大的共同點便是「使用身體」,舞蹈藝術偏重技巧訓練,舞蹈治療則是為需要者而存在,它更重視關係,更重視接觸,尤其是當下的接觸和接觸的方式,以及後續的改變,在舞蹈治療中,身體是不需要矯飾的,以自然的原貌呈現,提供最真實的訊息。
因此,在舞蹈治療中,學員不需要有任何的舞蹈基礎,在這個經驗性的課程中,要去經驗自己的身體,並和自己的感覺連結,經由想像、即興和創造等身體活動的練習,幫助學員透視個人內在的生命歷程。王芸華說:「大部分的人不曾誠實面對過自己的身體,就像戴了一個面具,而原始的身體動作其實是和生命經驗息息相關的!這門課可以開拓心理系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除了口語的探詢外,還可以透過肢體觀察病人。」
過程比目的更重要
在舞蹈治療課中,學生們正輪流模仿彼此的動作,一位學生忍不住問:「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即將於台灣戲曲專科學校開舞蹈治療課的郭又碧,以自己曾在陽明大學舉辦舞蹈治療工作坊的經驗分析:心理系的學生比較重理論,喜歡問結果,要知道每一樣動作的目的。因此在教授心理系學生時,除了要想辦法讓他們動肢體之外,還要讓他們覺得「合情合理」;但其實舞蹈治療最重要的就是過程,因為在過程中才有可能找到影響行為的觸媒,「他們往往不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反而先問老師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郭又碧笑著說。
郭又碧認為,心理系的學生具有較完整的輔導醫學知識,但需要較長的時間進入肢體探索的情境;舞蹈系學生則恰恰相反,他們雖較缺乏醫學知識,不過卻能很快進入狀況,平時即以肢體運用為主的他們,只需在過程中注意一些褪去美感技巧的部分即可,尤其現代舞有許多訓練也與肢體探索相關,而舞蹈治療原本即是起源於現代舞。
然而究竟舞蹈系學生的表現是否真如郭又碧所言?目前尚不得而知,必須等到下學年各舞蹈系舞蹈治療開課之後才能略窺一二。台灣戲曲專科學校綜藝舞蹈科已訂於下學年開設舞蹈治療課,郭又碧將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體察覺」及「動作觀察」上,除了理論之外,若學生的程度還不錯,她希望能在校內有初步的實習。
藝術與醫學策略聯盟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主任張中煖則表示,該系已與陽明大學策略聯盟,將於明年九月在研究所開設一套十六學分的藝術治療學程,由兩校共同設計藝術與醫學相關課程;今年九月準備先試開「藝術表達體驗」課程,其中包括舞蹈、美術、音樂、戲劇等,分別由王雲幼、劉思量、吳榮順等老師授課。張中煖表示,由於兩校都是單科大學,此項策略聯盟恰好可以互補彼此在藝術與醫學上的不足,擦亮了師資交流的火花,例如動作分析有醫學專業的「心理分析」與舞蹈專業的「拉邦分析」兩種,光是這項交流就讓老師們興奮了半天,更不用說學生們在專業領域上的拓展了。
不論是醫學院、心理系或舞蹈系,目前開設的舞蹈治療課大都屬於「初探」程度,想要成為一名舞蹈治療師,必須對肢體的概念很清楚,要接受的專業訓練課程,包括動作分析、質感分析等,以及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才能針對不同的病患、不同病情、不同需要,進而掌握治療的目標。
舞蹈治療在民間
由於舞蹈治療是一種藉著身體覺察和肢體探索,增強身體的表達方式,並經由動作的表達,釋放隱藏的情緒,協助參與學員更真實體驗到內在深層的情感;而經由肢體間的互動,經驗人與人之間的支持、分享與成長,加上學員並不一定要具備心理學及舞蹈基礎,因此如宇宙光輔導中心、張老師、婦女會等民間成長團體也很喜愛開設舞蹈治療工作坊或講座。
成立於二○○二年三月十六日的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是目前推動舞蹈治療及表達性藝術治療最積極的民間團體,除了舉辦、參與國內外舞蹈治療協會相關學術會議,出版舞蹈治療書籍之外,也接受文建會等相關機構委託,辦理心理、藝術、舞蹈治療等活動,對象則包括一般成人、專業老師或親子。
官方民間攜手撒種
過去文建會舉辦的國際暑期舞蹈研習營,曾邀請專家講授舞蹈治療與動作分析課程,課程分為「動作分析基礎班」、「舞蹈治療基礎班」、「動作分析進階班」及「舞蹈治療進階班」,協助國內的舞蹈工作者能更深入地鑽研這兩項學門知識。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自一九九八年創辦舞蹈治療研習活動,也委託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持續在台灣土地上撒下心理重建的種子,並於二○○二年舉辦文基會舞蹈理論技巧研習營,除了專業舞蹈工作者之外,並針對親子開設「家庭舞蹈治療&親子遊戲營」,結合舞蹈遊戲與親子關係發展理論,依據學習需要,部分時段將成人與兒童以分組分班方式進行,讓家長能學習增進親子關係的方法,調適自己與教育孩子,兒童亦在分組中描述自身家庭的互動關係與瞭解家人。透過表達、創造與分享,在舞蹈遊戲中學習,並促進家長與兒童間的互動,進而與家人更貼近。
同時在文山社區大學擔任舞蹈治療課講師的王芸華認為,在學校裡,學生上課有時是為了學分,並不見得百分之百出於自願;但社區大學的學員卻是以追求自我成長為目的,課程效果便有差別。王芸華說,舞蹈治療強調「主動的學習」,要求學員的心和身體全然投入,愈敞開自己,感受愈多,這和正規的學習經驗是不同的。「很多時候,我們戴上面具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怎麼活出真正的自我並接納自己,是我們期待的,在團體的互動中,學員們可以經驗到分享和支持的寶貴,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舞蹈治療成為發展新方向
一般而言,舞蹈治療即是指以身體動作為主,對有需要的人們進行情緒、認知、社會或生理問題之整合;但也有人將舞蹈治療的意義延伸到廣義的舞蹈醫學上,即是「身體動作療法」。例如台北藝術大學的太極導引課程由熊衛大師引進,即是以內在的導氣與引體,鬆開身體的大小關節,調息養性,幫助舞者剝去原本只重外形姿態的肢體,漸漸體悟內在心靈的真情表達,練到一定程度,內外合一,舞者將能伸展到身體的極度可能空間;而王雲幼授課的芭特妮芙基本練習(Bartenieff Foundamentals Exercises),則是一種美國重要的舞蹈治療復健課程,它的動作有時取材於大自然的毛毛蟲蠕動、貓咪跳躍、蝴蝶搧動翅膀等動作,將身體回歸到孩童時的原始狀態,也協助舞者更清楚自己的身體與動作。
此外,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即將於九月六日舉辦「舞蹈醫學──身體動作療法」研習會,主要在了解舞蹈醫學與帕拉提(Pilates)運動復健技巧,以提升舞蹈與體育教師的運動醫學與復健知識。台北體院舞蹈學系講師顏鳳曦表示,帕拉提源於十九世紀的德國,是一種結合人體解剖學及運動動力學所發展出來的身體療法,透過專門設計的地板動作及專用器材,經由器材上特殊的彈簧式設計,強調心靈集中力、身體中立穩定性及肢體靈活性,早在數十多年前,歐美各大學體育系、舞蹈系、復健系便已將帕拉提列為課程之一。
台北體院舞蹈學系主任蔡麗華表示,為了這場研習會,系上已購置一套帕拉提專用器材,待研習會結束後將作為重要教具;下學年舞蹈學系將開設一學年的「身心動作療法」課程,今年則先以帕拉提相關課程為基礎,由帕拉提治療師謝菁珊授課,未來研究所成立之後,將更深入開設舞蹈與動作治療的研究課程。「台北體院舞蹈系以後將以舞蹈治療為發展重點之一。」蔡麗華說。
過去四十年來,國內的舞蹈系過於偏重表演訓練,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吃舞台飯的,而且國內的表演版圖也很有限,因此,舞蹈治療這項新興學門無異是為舞蹈系學生開拓了另一條值得發展的新方向。
文字|盧家珍 文字工作者
如河親近舞蹈治療?
整理:楊莉玲
根據訪談發現,舞蹈治療在台灣雖不致冷門,卻因文化、觀念的差異性,不僅風氣尚未普及,從事舞蹈治療的專業者也不多,還有整合、匯聚力量的空間。因而除了學院之外,一般民眾若有意願參與治療者的行列,可留意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所提供的進修機會。
若希望參與工作坊成為學員,目前已知文山社區大學是定期開課,而許多公益、成長與輔導團體,例如:張老師、宇宙光,則是不定期邀請師資,開設工作坊,開放大眾報名參加,因此,不妨留意以下所附的相關網站,查看課程或活動消息,其中,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的網頁更新較慢,建議直接寫電子郵件或以電話詢問是否有開班訊息。
萬一沒趕上報名,可先閱讀李宗芹撰寫的《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與《非常愛跳舞──創造性舞蹈的心體驗》,頗具參考價值。前者細述舞蹈治療的定義、源起、六大派別與其宗師的概念與系統,以及作者個人在本地經驗的個案與分享;後者則如同一本圖文並茂的教案,藉由故事的描述、課堂場景的重現,帶出舞蹈治療過程中所做的各種練習。
延伸閱讀
●本刊第四十期特別企畫「藝術治療」,吳士宏,《掌握身體,培養自信──舞蹈治療的人體溝通》,頁73~74,1996年2月。
●本刊第四十六期名家訪談,郭又碧,《帶領人群以身體溝通──專訪美國舞蹈治療協會主席瑪麗安‧羅斯金‧貝爾格》,頁50~53,1996年9月。
●同上,黃尹瑩,《鄧肯對舞蹈治療的影響》,頁52~53,1996年9月。
●《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作者:李宗芹,心靈工坊出版,
2001年11月
●《非常愛跳舞──創造性舞蹈的心體驗》,作者:李宗芹,心靈工坊出版,2002年10月
相關網站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
http://home.kimo.com.tw/tdta0316/
cyberdancing@yahoo.com.tw
(02)23923528轉25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參閱課程)
http://tcu.taconet.com.tw/
●台灣精神醫學網
http://www.mental.idv.tw/taiwan/
●心靈工坊
http://www.psygarden.com.tw/index.jsp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http://www.npo.org.tw
●張老師全球資訊網
http://www.1980.org.tw/all.html
●宇宙光全人關懷網╱心靈小棧╱活動消息
http://www.cosmiccare.org/spirit/Activity.asp
●台北市政府市民終身學習網╱課程中心
http://lifelong.taipei-elife.net/Course/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http://www.twrf.org.tw/
●美國舞蹈治療協會American Dance Therapy Association
http://www.adta.org/
●美國舞蹈治療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Dance Therapy
http://www.kluweronline.com/issn/0146-3721/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