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Ⅰ寤寐間〉,觀眾先入耳的喃喃自語的男聲,像是天主教的誦經聲;又像是封墳之前,牧師所唸的禱文,安靜,深沉。微光中,地板上橫躺的女體,逐漸移動,向上企求的雙手,只抱得到虛空。上挺的胯部,泛著白光的肉體,薄蟬般的短衣裙,為《她的影子》寫下了基調──關於女人、關於肉體、關於慾望。
三十舞蹈劇場「人焉廋哉──吳碧容「姿與態」創作展」
7月11、12日
台北皇冠小劇場
七月中,三十舞蹈劇場在皇冠小劇場推出「人焉廋哉」,由團長吳碧容編作。上半場的《姿與態》,以「手,是──溝通的助理、黑暗中的眼睛…」為靈感,從日常生活擷取創作素材,展現了手勢與數字之間互動關係的詮釋。下半場《她的影子》,光是從〈寤寐間〉、〈夢〉等段落名稱看來,便點明了節目單中創作者所述,全是由夜間的姿態而來,只不過舞蹈的重點並不在人體的睡眠姿態,反而表現了「她」與「影子」之間,一場女人心事的對話。
拆卸組合各種姿態
《姿與態》一開始的〈序〉,先在大銀幕上做了一段舞題的「說文解字」,引導觀眾專注在「從行為的觀察,來理解人的內心」上頭。接著一段三人舞,以文字(嘻嘻嘻…)配合無聲的動作(發笑貌)、拆解的雙人動作組合(隔空打另一個人)等等,利用時空錯置,引發一連串的動作趣味。但到了〈例如──〉一段,這些日常生活的動作變成了單純的舞蹈動作,隨著莫札特的音樂節拍而編排,就變得有些僵化,趣味全無。
〈手,是──溝通的助理、黑暗中的眼睛…〉,成為第二大段的名稱。銀幕投影再度出現,這次是數字與手勢的「說文解字」,隨意跳進飄動的文字,多少有點網路多媒體詩的意味。緊接著投影的一段,是一名舞者呼應數字比著手勢的演繹,表現著數字在一般人印象中所代表的情緒。
接著,一名跪著的舞者,右手臂折曲向上比著三,由此發展出一段純舞蹈的四人舞。由簡入繁的樂音,帶出一股後現代祭儀的氣氛,舞蹈亦逐漸進入複雜的對位發展。最後,兩名舞者一上一下,皆封在嘴前,地上的一圈數字,為這一段舞蹈烙下「禁語的時辰之舞」的副標題。
最後一段〈走,帶著意識的方向盤〉,以「走動」作為動作的母題發展成舞蹈,作為「白天姿態」的結尾。在上半場的《姿與態》,編舞者以一種比較客觀的角度,嘗試在劇場中拆卸組合各種姿態;下半場演繹「夜晚姿態」的《她的影子》,則放入創作者較多的個人情感,相對地,也獲得觀者較多的共鳴。
徒勞無功的救贖
一般小劇場的華麗,多半是紙糊的,裝裝樣子,意思到了也就可以了;林璟如這次為「人焉廋哉」所做的服裝,卻給了《她的影子》真真正正的華麗。輕軟滑亮的絲綢,將場上的每一名女舞者襯托得性感異常;寬鬆、剪裁隨意的裙擺,襯托出女性教人疼惜的小小驕縱與慵懶。
第一段〈Ⅰ寤寐間〉,觀眾先入耳的喃喃自語的男聲,像是天主教的誦經聲;又像是封墳之前,牧師所唸的禱文,安靜,深沉。微光中,地板上橫躺的女體,逐漸移動,向上企求的雙手,只抱得到虛空。上挺的胯部,泛著白光的肉體,薄蟬般的短衣裙,為《她的影子》寫下了基調──關於女人、關於肉體、關於慾望。
〈Ⅱ〉,德國民歌的女聲響起,舞者汪秀珊一副天真爛漫地站在舞台中央,以一種屬於女性特有的嬌憨迷人,不帶特別情緒地舞動著,甚至也不能算在跳舞,卻自有一種自在的愉悅。那情景,那音樂,教人無法不聯想到碧娜‧鮑許。
〈Ⅲ〉,舞蹈又回到了第一段的情景,同樣是橫躺的女體,只是這些女人們開口說話了:
「好癢哦…」
「現在要幹嘛?」
「走-開──」
「好可愛喔~」
「不要碰我!!」
在說話的同時,女人們不斷挺起胯部,蠕動,伸腿,語言變得越來越激昂,像是對著另一半吼叫,動作不斷機械性地重覆,而且疲憊──女人們不斷高挺起胯部又放下。教堂的誦經聲,充滿了救贖憐憫的意味。女人向上高舉的手臂,依然擁抱不著任何東西。
雙人舞〈Ⅳ夢〉正是「她的影子」的體現,舞蹈延續著救贖的主題動作:一名舞者不斷企圖拉起在地上的另一名舞者,卻怎麼樣也枉然。編舞者在這一段,透過每一個暴露在外的柔軟部位:頸背、手腕內側、足踝、胳肢窩,充分表現女性若水的柔媚,令人憐惜。
在短暫的〈Ⅴ〉,舞者以手遮臉,不停顫動著。舞蹈接著進入最後一段〈尾聲〉。在〈尾聲〉裡的獨舞,舞者張秀萍,出落得像是每個男人心中的女神那般美麗,像剛開瓶的Château Mouton-Rotschilde 陳年紅酒,在舞台上散發著醇熟的香氣和美麗的色澤,她的美,無論從哪個角度,均可鑑賞。不在乎的態勢,更讓觀者斗膽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瞧。
這樣的驕豔,卻嘎然而止。她,就這麼躺在地上不動了,先前的情景,彷若只是幻現的幽靈。幾名舞者默默無聲地走進來為她更衣,換上一身光鮮的衣裳,並扶她站直,擺好一副供人拍照的姿勢,好比瑪麗‧蓮夢露遺留給世人的一張最美麗的相片。
《姿與態》的舞蹈結構遠比《她的影子》來得完整,然而即便耽溺,即便自憐,《她的影子》卻仍然是一支能觸動人心弦的舞作。
具開拓性的音樂設計
近年來,跟舞蹈共同創作的年輕作曲者屈指可數,包括:長期跟古名伸合作的林慧玲、與太古踏合作的李亦青、這一兩年開始跟光環舞集合作的李子聲等人。絕大多數的年輕一輩舞蹈創作者,礙於經費與種種原因,多半還是從眾多的CD當中,挑選自覺合適的音樂與舞蹈搭配。
而近年劇場界常看到的一個名字,余奐甫,不只三十舞蹈劇場,還有金枝、世紀當代、河左岸等團體,都邀請他擔任音樂設計。余奐甫所挑選的音樂有一種特質:從來不對舞。意思是說,他所選的音樂橫跨古今中外,古典、現代、搖滾、電子,類型不拘,多半只為舞蹈提供基本的節奏,有時更甚至連節奏也沒有;但音樂自身卻總是表現出一種獨特的氛圍,為舞蹈加上了另一層的意境,「人焉廋哉」的音樂設計正是如此(但《姿與態》中的〈例如──〉所用的莫札特音樂除外)。
當年輕創作者普遍為創作的蒼白所困擾時,這位出身自東海社會學系碩士的怪腳,總是適時補上必要的顏色;儘管,有時難以避免地搶走了舞蹈的光彩,但對於舞蹈人的音樂耳朵的開拓來說,總是一件好事。
文字|陳品秀 舞蹈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