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舞蹈伴奏不但能隨舞者需要彈奏「適當」的音樂,牽引舞者的呼吸,讓他們置身於滿佈音樂精靈的空間,自在舞動。也因為伴奏的對象如此不同,伴奏者須具備對肢體敏銳的觀察力,對動作情境的想像力,揣摩肢體流動過程起承轉合,拿捏動作蘊含的情境運行。
提到舞蹈伴奏,不免會聯想其他器樂伴奏或聲樂、歌劇伴奏,這之間有何不同呢?最大的差異,應是無論器樂聲樂伴奏都是作曲家原本寫好的曲,伴奏者加以詮釋並與其他表演者建立最佳的默契達到風格的融合。然而舞蹈伴奏並沒有事先為動作寫好的樂曲。古典芭蕾或有各家各派的伴奏樂譜如丹麥布農維爾(Bournonville)、英國皇家芭蕾學院(Royal Academy of Dancing)和俄國樂派的樂曲,但伴奏者仍須依現場技巧老師所要求的樂句結構及動作組合,適當地將樂譜改變彈奏。若是現代技巧更是大異其趣,台灣舞者普遍練習的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荷西‧李蒙(Jose Limon)、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瑪麗安東尼(Mary Anthony),或較少見的萊斯特霍頓(Lester Horton)、崔拉莎普(Twyla Tharp)等技巧,其動作哲學(編按1)及音樂風格各異,伴奏者得依循現場教師的動作質地,所給的不規則拍及樂句即興伴奏。
音樂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究竟音樂對舞者而言是什麼呢?二十世紀最具音樂性編舞家喬治‧巴蘭欽曾說過:「音樂就如舞者活動的地板。」(註1)其學生卡洛阿米提奇亦追隨師傅運用音樂的各種之素入舞,也曾言:「讓動作馳行於旋律與節奏之間。」(註2)可見舞蹈與音樂之密不可分。
當然世界各地也利用現代的CD或錄音帶上技巧課。但可想而知其速度、力度完全沒有調整的彈性,音樂缺少張力,也無法刺激舞者精力,提昇其音樂性。更麻煩的是當技巧老師(編按2)想臨時加些重音強調某些技巧點或加些拍子幫助舞者技巧完整落實,則一點變化空間都沒有!通常正規舞蹈訓練都有進度的考量,動作難易度及組合複雜性逐節提高,若搜尋現成音樂是不方便也耗費時間的事。在現代課更要考慮氣候及肌肉狀態而給予不同暖身的速度。甚至換邊(編按3)時同樣動作速度卻不同,若是現成的音樂錄音實在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若乾跳(編按4)或老師數拍、打鼓,情況恐怕更糟。動作質地包括延伸、短促節奏性或輕柔、厚重對比性的表演風格得全憑舞者個人音樂的涵養。
現場的舞蹈伴奏則解決上述情況的窘境──不但能隨舞者需要彈奏「適當」的音樂,牽引舞者的呼吸,讓他們置身於滿佈音樂精靈的空間,自在舞動。也因為伴奏的對象如此不同,伴奏者須具備對肢體敏銳的觀察力,對動作情境的想像力,揣摩肢體流動過程起承轉合,拿捏動作蘊含的情境運行。短時間內掌握速度、內在節奏、樂句架構、音樂風貌。由此可知,舞蹈伴奏在舞蹈訓練過程中,與技巧老師的影響力及重要性是不分軒輊的。
伴奏者的角色
至於舞蹈伴奏者在課中又扮演何種角色呢?筆者以為既是雕塑家也是教育家。伴奏者用各種音樂雕塑肢體的可能性。舞者若聆聽樂音,讓音樂流入身體,他們自然內化再外現,在不同空間裡感應出契合的力度與節奏趣味並穿梭其間。最近筆者再度觀賞了林懷民的《水月》,舞作中看到舞者完整沈浸在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樂聲裡,形體游刃當中,或行或止,令人屏息感動!伴奏者若適時提供具滲透力的音樂,那麼舞者的身體無比自由,可輕易釋放不同能量,雕塑成各種樣貌。經年累月潛移默化,音樂的養分藏留在舞者身體滋長,音樂性隨之提昇。所以伴奏者與技巧老師亦同時扮演著教育家的角色,兩者的分工與互動直接影響舞者學習的效果。經過多年的經驗及與技巧老師不時討論,發現伴奏者若保有一些基本信念,這個角色也頗富趣味及不時迭起的成就感。譬如:一、懂得挑撥舞者的情緒,激起跳舞的熱情,賦予動作特殊意涵。二、提示有效清楚的預備拍,保持穩定速度,與舞句同時結束。三、關心舞者,與他們一起呼吸,感受精力高低起伏。四、大膽展現多樣音樂風格,使用不同樂器,讓空間瀰漫特殊氛圍。
伴奏者的課題與自我養成方式
當然要達到如此境界,伴奏者也有一些自我養成的課題:一、廣泛地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如舞劇音樂,舞論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胡桃鉗》、德利貝士的《柯佩利亞》、或敏卡司的《唐吉訶德》,它們皆可提供經典舞步的音樂特徵;另如二十世紀音樂家如約翰.凱吉(John Cage)、佩爾特(Arvo Part)、格拉斯(Philip Glass)、凱斯.傑瑞(Keith Jaret)等人的音樂,無論是純樸古風或緊繃喧鬧皆能展現不同音樂。二、搜集不同曲譜並給予分類。如各種古、現代舞曲包括薩拉邦德、小步舞曲;另如馬厝卡、圓舞曲、波蘭舞曲、探戈舞曲、繁拍音樂、百好匯音樂劇選曲,另外如近代及新世紀風(new age)的曲譜經整理剪編也能運用於現代舞課中。三、瞭解舞蹈術語。容易與舞者溝通,方便在最短時間內瞭解動作質地,找到恰當的樂譜。四、加強鍵盤即興能力。變化不同的拍子、節奏,演練基礎和聲級數的進行,也可發展不同曲式。另外也可練習改編樂曲。有時一些很棒的曲調或和聲若根據動作加以修改,可彈成適合的風格及長度。有時運用不同類型音樂也能避免個人風格一再重覆。五、以不同速度、力度彈奏樂曲。在課程進行中,迥異於一般古典樂曲保持定速的習性,往往老師們在數套動作後會突然要加快或放慢,這時伴奏要能即時掌握新的速度。其實舞蹈伴奏也非常耗費體力,九十分鐘甚至一百分鐘的課程,要集中注意力聽老師的指令及對動作的解說、糾正,觀察舞者的身體。若同時使用鼓或其他打擊樂器,一堂課下來必定汗流浹背、筋骨疼痛。課程由把杆-現代則是地板暖身、中央到由角落流動,伴奏者須巧妙地分配體力,在後三分之一的課程才能給更豐沛的音量以帶出舞者的精力。六、觀賞不同形態的舞蹈表演。除了體驗更多劇場空間、音樂、舞作風格之間的多元結合,也能從中獲得更多創意元素轉化為創作音樂的動機,不時充實自己的音樂百寶箱。
臨場反應的要領
除了自我養成的準備,在課程中臨場反應也有一些要領:一、全神貫注地看、聽、大膽地創造。看著教師示範動作,聽出算拍的方式包括大的拍子、內在節奏、小節數,甚至之間呼吸的感覺,掌握一套動作或一個部位結束的樣貌。千萬別縮在鋼琴後,要看著舞者,編織旋律,天馬行空地變化音樂。二、提示有「預備感」的預備拍。預備拍是讓舞者把身體準備到開甘的姿勢部位,並給予速度、風格的提醒,也讓舞者注意力集中。有效的預備拍可激起跳舞的慾望及貼切的情緒。三、明確彈奏過門。這兒指的是換邊或換組的樂段,教師會設定好。伴奏者要彈得清楚與原來樂句有區隔,讓舞者充分掌握。四、養成樂句與動作同時結束的好習慣。其實這也是對舞者的要求,動作結束就乾乾淨淨地「停止」,不加小動作或散漫鬆垮。五、適時與教師或舞者溝通。由於舞者與伴奏在數拍方式會有出入,例如算完「8」時是八小節的二拍或三拍而非八拍;節奏的音感是6 /8但卻要求三拍子,造成音樂質地重於動作;慢板的四拍若彈成12 /8更流暢抒情,這些都可提出討論,五秒鐘就可以達成目的,這也更突顯現場伴奏的可貴性,也讓舞者感受好的音樂對他們的幫助。
人性關懷的體現造就藝術
其實台灣從八○年代雲門舞集用現場伴奏至今,北中南各地上自大專,下至國中舞蹈科班讓許多音樂人先後投入伴奏的領域,各自土法鍊鋼也造就不少優秀的專業舞蹈伴奏。但不可諱言的,舞蹈伴奏老師在一般舞者心中的重視度及認同感普遍並不高,常聽到同業做此反應,深覺惋惜。所以在此勉勵舞蹈伴奏工作者(包括我自己)對自己專業努力的不鬆懈,隨時幫助舞者了解音樂的質感,也要肯定角色重要性及對台灣舞蹈教育的貢獻。畢竟,伴奏的工作是富挑戰又具人性、關心舞者、與身體直接的對話;又如振動空氣的魔法師,隨時散佈不同的靈氣讓舞者優游其中。而自我音樂性的成長更是最大的回饋。也提醒舞者們享受舞蹈的同時別忘了給在鋼琴角落默默工作的伴奏老師一些鼓勵及關懷,因為各種藝術形式其實都是源自人性關懷的體現。
文字|林春香 台北藝術大學專任講師、資深舞蹈伴奏家
編按:
1. 指各學派對於身體的運用、訓練方式與訓練目標皆有不同的看法與著眼點。
2. 指技巧訓練課程中擔任舞蹈技巧的舞蹈老師。
3. 指同一套動作由身體的另一邊開始重複。
4. 指在沒有音樂的狀態下跳舞。
註:
1.Bernard Taper Balanchine p.14”... Music is the floor the dancer walks on..."
2.Sally Banes Writing Dancing in the Age of Postmodernism p.l32 "She has, as well as his vocabulary, a Balanchinian approach to the music─making movements ride the melody as well as the(ooften quite complex)rhythmic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