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也幫助藝術家到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圖為近期在英國文化協會推薦下來台,於台北國際藝術村當駐村藝術家的華藝電子音樂團體CHI2。(台北國際藝術村 提供)
最PAR! 資源新思考,議題正發燒!╱英國視窗

給藝術家做夢的機會

談二○○四年英國藝術補助政策

「我們相信,體驗藝術與追求卓越有密切關係。」英國藝術委員會執行長彼得‧海魏特

「我們相信,體驗藝術與追求卓越有密切關係。」英國藝術委員會執行長彼得‧海魏特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上午十點,倫敦個體戶藝術工作者貝里‧魯本趕到薩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劇院,參加英國藝術委員會倫敦分會(Arts Council London)所舉辦的最新藝術補助政策對外說明會。和大部分趕來的年輕藝術工作者一樣,貝里熱切地想知道未來一年,他可以透過什麼樣的補助來完成他想與一群聾障團體發展作品的計畫。

對個人藝術家的補助是今年英國藝術委員會的重點。會場接待檯上置放著二○○四年英國藝術委員會最新的補助政策說明書:「對個人藝術家的補助將大幅增長,預算從去年的四百五十萬英鎊,提昇為今年的二千五百萬鎊。」二千五百萬鎊!漲幅一口氣增加約六倍,而且每位藝術家可一次提出未來三年的計畫。

英國藝術委員會掌握的資源來自政府預算及樂彩基金,而從一九九九年至二○○六年,英國政府對藝術的投資預算成長了百分之一百一十七,(從一億八千九百萬英鎊增至四億一千英鎊)。而在未來三年確定的政策下,英國藝術委員會每年將增加七千五百萬英鎊(合台幣約四億二千萬元),年增幅度為百分之十八。

資源漫天蓋地,要讓藝術「旺」起來

過去十年以來,英國引領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議題與經濟成就,但顯然,對於藝術的扶植,他們視為是產業的投資與研發端,當天也來旁聽說明會內容的國內影舞集表演印象團藝術總監陳瑤,對於這樣的投資幅度,不要說看在她眼裡,簡直是「漫天蓋地」的資源,即便對倫敦本地的藝術界都相當引起「摩拳擦掌」的氣氛。

在英國藝術委員會出版的《藝術之企圖》Ambitions for the Arts冊子裡,扼要地說明了補助藝術的理由──「藝術提昇生活品質,並有改變人的生活及社區機遇的力量。」而補助與扶植的目的:「不僅是要讓藝術團體活下來 (survive),更要他旺起來(thrive)。」

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地位,相當於國內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但在完整的體制規畫下,有更為穩定的補助工具與資金來源,新的補助政策亦是從「產業」生產鏈思考:當藝術的創造力及運用層面穩定深厚之後,藝術的「使用者」便帶來生機與商機。

不求「生產」,給藝術家探索與實驗機會

因此,英國藝術委員會對於「藝術工作者」的受理申請對象甚為廣泛,除了傳統認定的藝術家、演員、藝術教育工作者,社區工作、監獄社工人員、心理治療師、團體諮商、組織管理等只要提出如何結合藝術與異業運用之計畫者,都可能獲得相關補助。對此,藝術委員會執行長彼得‧海魏特說:「我們深信,體驗藝術與追求卓越有密切關係。」而英國藝術委員會所努力的目標之一,就是如何透過補助機制,聰明地讓體驗藝術的機會(access)全面洞開。

英國藝術委員會收到的補助計畫五花八門,其中不乏初出茅廬、異想天開、或從零開始的申請案,包括有戲劇工作者想學聲樂發聲,有人想去印度旅行以尋找創作素材等等,或者是還在研究中的藝術與多媒體的結合,彼得‧海魏特說:「我們相信,有時候,應給藝術家做夢的機會,而不一定要其有生產。」而特別是當代藝術,或許冒失、大膽、前衛、小眾,但新的補助政策認為,唯有鼓勵藝術家不斷地往未知探索、跨領域地合作,並且重視他們的實驗過程,未來的藝術才可能有發芽與茁壯的機會。

失敗也可以是一種結果,英國藝術委員會也開放藝術工作者嘗試失敗的機會。

因此,計畫可以為期三年,而對於結果的驗收,英國藝術委員會的態度是「少控管多鼓勵(lighter touch, more trust)」,簡化的申請格式,但過程中,英國藝術委員會反而強調的是如何協助團體或個人在計畫品質的組織與控管,並提供管理、財務及稅法上的諮詢服務,以期盡量減少藝術家跌跤的機會。申請表上甚至說:「建議你在寄出申請表前,最好跟我們深入談一談。」

給他魚,同時也給釣竿

英國重要的舞蹈傘藝術節(Dance Umbrella)行政總監安德魯‧威爾許觀察新的補助政策的調整認為,這個轉變,一方面因為樂彩基金的投入擴大補助大餅,近幾年來先陸續協助了英國藝術展演空間等硬體的興建或改建,包括薩德勒之井、英國皇家歌劇院等百年劇院近幾年都已更新改建。

其次,則針對大型藝術機構──年收入在十五萬英鎊以上,或觀眾數一年在二十五萬人以上者,協助其改善經營體質。一旦通過審議後,英國藝術委員會除了撥出補助款外,並將指派二位專家進駐,其中一位為財務專家,提供必要之協助,並負擔相關之行政人事聘用成本,基本上就是「給他魚,同時也給釣竿」的道理,讓藝術機構不僅得到補助活水,同時也能走更長遠的路。舞蹈傘藝術節從去年開始便是在經營改革計畫上得到補助的案例之一。

今年開始,政策強調個人藝術工作者,「新科技及跨媒體的趨勢,讓當代藝術處於一種移動多變的情勢裡,大家都在找尋新形式。」安德魯說。

而因為從個人藝術工作者、小型機構、大型機構都能在穩定而且方向清楚的補助政策下找到發展的空間,各個表演藝術機構不必為了追逐補助而被迫調整創作或經營初衷及定位,藝術機構可以堅持自己的藝術理念,而去做更專注且細緻的分工。

「英國前衛實驗創新的團體可以不斷出現,與這樣環環相扣的補助政策環境是有相關的。」十月間參加文建會「文化創產業人才赴英研習」計畫,而在英國著名的實驗劇場重鎮貝特希藝術中心 (Battersea Arts Center)工作六個星期的台灣戲劇工作者張若慈對此深有所感,「在台灣補助資源少,我們可能會為了拿到政府特定單位的補助,而無奈地去修改創作方向,或多接一些無關的案子,只為了可以繼續發出薪水。」

(本刊總編輯 盧健英)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