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孫翠鳳讓人肯定其唱工上的進步之外,其餘角色表現平平,「台灣百老匯」之名最需補強之處,還是唱工。(林鑠齊 攝)
戲曲

從《韓湘子》看「台灣百老匯」的無窮潛力

明華園機關變景、主角人氣及舞台調度的高明特色,都在《韓湘子》一劇裡盡現無遺。設想,如果有一座常設「明華園劇場」日日開演,一定轟動亞洲,更有文化創意產業潛力。

明華園機關變景、主角人氣及舞台調度的高明特色,都在《韓湘子》一劇裡盡現無遺。設想,如果有一座常設「明華園劇場」日日開演,一定轟動亞洲,更有文化創意產業潛力。

明華園《韓湘子》

TIME 2004.12.3〜5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

明華園家族勢力龐大,《韓湘子》謝幕時,舞台上端列堂堂皇皇將近四、五十人陣仗,前一排一、二十位主要演員俱為家族成員,無一外聘。再看滿台華服,移動流暢無一阻滯的舞台佈景,以及炫目奪人的電腦燈光設計,這一台製作成本與製作水準在台灣國內已無人出其右,不要說傳統戲曲俱趕不上明華園的「現代劇場化」腳步,即令舞蹈、音樂、歌劇、戲劇,要做出像明華園這麼大氣魄又十分百老匯戲劇效果的,恐怕都只有一二。

精華片段極具民間趣味及特色

《韓湘子》是陳勝國再次編導作品。近年來,陳勝國作品都帶有濃濃的佛道思想,雖說民間信仰一向是明華園取材之一,但佛理、佛語的出現,是近年來的《獅子王》、《乘願再來》較明顯特徵。《韓湘子》擺脫不去編導的終極關懷,他希望韓湘子歷經尋尋覓覓之後,悟得善因,愛情在轉世為菩薩的帝雲釋(即韓湘子前世靈鶴的另一半母鶴)心裡已淡如輕煙,無欲無怨,因此韓湘子也該徹悟,放下執念,雲登蓬萊。但這只是觀眾為編劇設想的解釋。事實上,《韓湘子》並未圓滿地說出尋覓之後的結論,尋覓只是戲劇手段,誘引觀眾入戲,但最終題旨欠缺臨門一腳,帝雲釋(或者一心要度韓湘子的藍采和)可以再多說一些,三對人間夫妻也可以再多描摹、對比一番,但劇本志不在此,觀眾只能自圓其說。

然而,從結構、敘事角度分析明華園劇本再論其成敗,多少有點庸人自擾,或說不識本性。明華園是道地民間戲團起家,陳勝國是「講戲先生」被賦予編劇、導演頭銜,明華園早期作品是在內台戲型態下加以精練,裁剪成適合劇場兩個多小時長度的劇本,這些延續著內台時期的劇本多人物雜沓,支線蕪冗,但抽撿出精華片段,則極具民間趣味及特色。《韓湘子》亦然。不必講究敘事邏輯與衝突推進是否合理,單就每一片段,總是饒富趣味。比如晉王司馬炎為王位不惜狙殺禽鳥,「戰爭屠殺生靈」、「政治殘害百姓」的隱喻十分強烈。比如三個貌似母鶴的女子之一的市井俗婦阿姏姐,土言土語加上誇張體態,十分逗趣。比如韓湘子對照藍采和,一個不想成仙只想成眷,一個自以為度人為仙洋洋得意、卻不料淪為「保全」看顧韓湘子數百年,亦能博觀眾一笑。其他如女將吳潔麟、女神弱須(疑似母鶴另二名女子)、男神赤松子、黃鶯/黃秀才、帝雲釋、司馬炎、唐憲宗李純等等,這麼多主配角林林總總出現劇中,敘事動線雜沓,但風格一如早期內台戲,甚至說,跟當前的電視連續劇也差不多。

明華園有本錢與實力成為台灣百老匯

或許,歌仔戲特色從來不在其嚴謹完密,而在其通俗簡明,口語道白;明華園特色更不在其聲歌齊揚、唱和勻美,而在其機關變景、主角人氣及高明的舞台調度,這些,都在《韓湘子》盡現無遺。因此,儘管此劇刻意安排了多段唱腔,也讓主角秀了幾段衡量演員唱工功力的七字調、都馬調,但表現仍差強人意,除了孫翠鳳讓人肯定其唱工上的進步之外,其餘角色表現平平,「台灣百老匯」之名最需補強之處,還是唱工。劇本刻意修飾的辭藻過於文言化,難達傳情達意之美,也是近期劇本普遍問題。但以明華園數十年來累積的劇目,幾臻極致的舞台調度與製作,加以表演可圈可點的眾家族演員,設想,如果有一座常設「明華園劇場」日日開演,一定轟動亞洲,更有文化創意產業潛力。陳勝國、孫翠鳳、鄭雅升以降,第三代的陳進興、陳靖怡、翁妙樺,還有其他分團臥虎藏龍男才女將,日日夜夜在野台磨練,渾身是戲,明華園有本錢、實力成為台灣百老匯,這個家族,真真不能小覷。

 

文字|紀慧玲 資深藝文新聞工作者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