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劇舞台裝置的透明玻璃投射出似假若真的影像,配合投影所創造的影像幻覺,更突顯出本劇陰沉晦暗的本質,以及恍惚之間的幽靈效果。(林鑠齊 攝 )
戲劇

噪音殺人事件

王墨林不以腥煽的內容為創作本意,強大的思想辯證企圖原本令人期待,然而劇本的結構鬆散,文本顯得貧弱,少量的台詞被大量重複又未給予應有的變化,整齣戲陷入喃喃自語的困境。

王墨林不以腥煽的內容為創作本意,強大的思想辯證企圖原本令人期待,然而劇本的結構鬆散,文本顯得貧弱,少量的台詞被大量重複又未給予應有的變化,整齣戲陷入喃喃自語的困境。

差事劇團《軍史館殺人事件》

TIME  2004.12.9〜12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軍史館殺人事件》是王墨林為差事劇團所編導創作的新作,以當代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作為戲劇發展之依據,然而並不以還原案件本身為目的,主要是透過代表著記錄國家戰爭歷史的軍史館,以及軍人身分的殺人者,影射國家機器對於人民的宰制,更企圖在這樣的質疑中顛覆「國家」符號的正當性。

舞台和燈光設計拯救了這齣戲

王墨林不以腥煽的內容為創作本意,強大的思想辯證企圖原本令人期待,然而劇本的結構鬆散,文本顯得貧弱,少量的台詞被大量重複又未給予應有的變化,整齣戲陷入喃喃自語的困境,不但難以累積語言重複所可能形成的力量,更使得創作者的企圖完全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極為遺憾。

更加殘酷的事實是,雖說導演掌握演出創作的主導權,但實際上舞台和燈光設計拯救了這齣戲,舞台透過四個大型可移動的玻璃櫥窗為佈景(裝置藝術陳界仁設計),創造了極佳的視覺意象,透明玻璃投射出似假若真的影像,配合投影所創造的影像幻覺,更突顯出本劇陰沉晦暗的本質,以及恍惚之間的幽靈效果。演員穿梭其間所產生的重疊影像製造出虛擬的實境,距離的美感創造出一種特別的意義,多少呼應了編導所欲傳達的歷史/記憶/身分認同的錯亂和質疑。而服裝設計雖然簡單,但是血的意象在白色的衣服上顯現污穢的斑駁,簡單但具有角色身分的剪裁,幫助觀眾了解女性角色的學生身分背景,惟軍人身分的角色並未能突顯出來。

聽覺上高度折磨觀眾

另一方面,在演出中大量使用高頻、低頻相互干擾的音效,巨大的聲響不但將演員的台詞淹沒,更讓觀眾難以忍受,視覺的意象雖然強烈,但是在聽覺上可說是高度折磨觀眾。儘管如此,但某些段落裡的音效中卻隱藏了變調的歌曲,例如終場時將國歌的旋律拉長變調處理,在雜音中依稀可以聽見部分旋律,就這點而言是相當具有巧思和貼近主題的設計。

由於劇本先天上的貧弱,使得演員語言的表達產生障礙,兩對男女角色互換、互補及交錯影射的用意也就無法清晰表達,肢體動作所創造的畫面效果及身體語言也失去了進一步言說意義的可能。

王墨林的作品一向有其特殊的社會意涵,其對於社會現象與劇場表演上的見解也相當獨特,但是在劇場的實踐上,《軍史館殺人事件》除了舞台設計和燈光設計所創造的高度創造性效果之外,其餘部分仍有極大改進的空間,更需要精密的編導創作技術層面的配合,否則真正可惜了高度創意的構想。

 

文字|王友輝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戲劇研究所副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