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司克.傑樂伯《黃金比例I & II》(新舞臺 提供)
專欄 Columns

三道精緻舞蹈大菜 從藝術經典出發

「新舞風2005」邀來喬瑟夫.納許親自上場起舞

三齣來自不同國家的舞團作品,創作靈感不約而同源自音樂、繪本、文學等經典作品,分別從音樂之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好萊塢名導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牡蠣男孩憂鬱之死》The Melancholy Death of Oyster Boy繪本,以及二十世紀的匈牙利作家Geza Csath傳奇生平中,發掘獨特的精神元素轉化為舞作題材,頗有「向大師致敬」的惺惺相惜意味。

三齣來自不同國家的舞團作品,創作靈感不約而同源自音樂、繪本、文學等經典作品,分別從音樂之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好萊塢名導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牡蠣男孩憂鬱之死》The Melancholy Death of Oyster Boy繪本,以及二十世紀的匈牙利作家Geza Csath傳奇生平中,發掘獨特的精神元素轉化為舞作題材,頗有「向大師致敬」的惺惺相惜意味。

PROGRAM  新舞風2005—西班牙Cesc Gelabert黃金比例IIm( Goldenen) Schnitt I

TIME    10.5〜6  8:00 pm

PROGRAM  新舞風2005—西班牙Cesc Gelabert黃金比例IIIm( Goldenen) Schnitt II

TIME    10.8  8:00 pm

         10.9  3:00 pm

PROGRAM  新舞風2005—以色列Pinto平頭舞團《蠔華馬戲團Oyster

TIME   10.14〜15  8:00 pm

        10.16    3:00 pm

PROGRAM  新舞風2005—法國喬瑟夫納許之法國國家奧瑞安舞蹈劇場《歲月的玩笑》Comedia tempio

TIME     10.21〜22  8:00 pm

10.23     3:00 pm

PLACE  台北新舞臺

INFO    02-27237953

新舞臺「新舞風2005」系列演出十月登場,藝術總監林懷民忙碌巡演世界之餘,不忘精挑細選「萬中選三」,為一年來引頸期盼的台灣現代舞迷,嚴選出三個風貌特異的世界頂尖舞團。西班牙當代最偉大的獨舞家賽司克.傑樂伯 (Cesc Gelabert)先打頭陣,充滿馬戲狂想的以色列平頭舞團(Inbal Pinto Dance Company)接棒,最後再由法國重量級舞蹈劇場大師喬瑟夫.納許親自率領國家奧瑞安舞蹈劇場(Josef Nadj & Centre Choregraphique National d’ Orleans)壓軸演出,精銳編舞演出加上巧妙舞台設計,肯定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而三齣來自不同國家的舞團作品,創作靈感不約而同源自音樂、繪本、文學等經典作品,分別從音樂之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好萊塢名導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牡蠣男孩憂鬱之死》The Melancholy Death of Oyster Boy繪本,以及二十世紀的匈牙利作家Geza Csath傳奇生平中,發掘獨特的精神元素轉化為舞作題材,頗有「向大師致敬」的惺惺相惜意味。

極簡風格的動作探索

賽司克.傑樂伯《黃金比例I & II》

乾淨俐落的光頭造型、迥迥有神的銳利目光,西班牙獨舞家賽司克.傑樂伯一亮相,外型氣質便讓人無法移開視線,此次帶來的《黃金比例I》Im Goldenen Schnitt I及《黃金比例II》Im Goldenen Schnitt II,重現極簡派大師杰赫.波那(Gerhard Bohner)的經典作品,以精練完美的人類肢體動作,呈現巴赫十二平均律中的音樂理性精神。空矌舞台上,身著暗色大衣的他輕輕邁開步伐,頭、肩、臂、掌、腿、臀、膝、腳化為細膩乾淨的音符,萬夫莫敵的自信氣勢,讓人強烈感受到每吋肢體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連林懷民都忍不著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充滿了尊貴高雅的王者氣息!」

賽司克.傑樂伯出生於加泰隆尼亞,這個名聞遐邇的西班牙自治區有著獨特的藝術迷狂氣質,曾經培育出高第、米羅、達利等重要大師。在感性浪漫的地中海文化薰陶下,賽司克.傑樂伯的舞蹈有著優雅、流暢、穩重的特質;而他對建築的濃厚鑽研興趣,對於個人獨舞演出時的空間變化精確運用,也有著極深影響。八○年代早期,他與英國舞者利蒂亞.阿左派迪(Lydia Azzopardi)合組舞團,結合兩人多元個性,運用造型藝術及音樂元素,創造出截然不同的舞蹈形式,多次受邀至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也曾獲得加泰隆國家舞蹈大獎與巴塞隆納舞蹈大獎,漸漸打開國際知名度。

這些年來,賽司克.傑樂伯勤於磨練與生俱來的獨舞天分,不斷詮釋其他獨舞家的作品,深入了解肢體分析及結構,《黃金比例I & II》便是他重編舞蹈大師杰赫.波那(Gerhard Bohner)作品的得意之作。杰赫.波那是與碧娜.鮑許同時代的德國編舞家,編舞形式簡單卻充滿內在精力流動,被譽為現代極簡派大師,在其代表作《黃金比例I &II》中,現場演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樂曲下,舞者肌肉關節徹底擺動,大膽重建且實驗人體的律動極致,不但是對理想比例的探索,也表達了對美學和諧的崇敬之意。

而賽司克.傑樂伯在準備演出《黃金比例I &II》時,也不禁大讚:「我被當中的智慧所征服,在看似簡單的表面形式中,其實包含了對動作的深刻了解!」他在舞台上的簡單木頭隔間快速移動,於空間中形成對角線、角度、弧線等幾何構圖焦點,「接著清楚感受到自己的意識,開始摸索身體各部位的旅程,然後再次省思。」舉例來說,在一開頭的〈Kopf(頭)〉片段,動作就像是在解剖頭部的動作,「舞動的同時,也開始了精確的思考行為」;而在〈Brust(胸)〉這一段就像是隨著心的跳動、肺的呼吸一起律動,完全出於自然的情緒抒發,要用最真實的肢體情感征服觀眾的心。

神秘、華麗、又帶點黑色憂傷的魔幻世界

平頭舞團《蠔華馬戲團》

「怪誕馬戲班內的一顆珍奇寶石!」法國《先進報》如此形容以色列平頭舞團的《蠔華馬戲團》Oyster,這齣結合馬戲式情境、現代舞、芭蕾舞及特技的目眩神迷之作,將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神秘、華麗、似曾相識卻又帶點黑色憂傷的魔幻世界。彷彿從故事書中跑出來的飛天女孩、雙頭巨人、白臉木偶等角色,動作詼諧出人意料,每次演出必讓觀眾狂笑、驚嘆,陶醉懾服於編舞家Inbal Pinto的超現實鮮明風格之中。

《蠔華馬戲團》在全球公演已超過一百次,並曾兩度應邀至英國舞蹈傘(Dance Umbrella)舞蹈節演出。作品靈感來自於曾經拍攝過《剪刀手愛德華》、《聖誕夜驚魂》、《巧克力冒險工廠》等影片,以奇幻風格著稱的知名電影導演——提姆.波頓;波頓曾以繪本方式創造一個外表似牡蠣殼般冰冷,內心卻柔暖渴望友誼的男孩,始終不被眾人接納、憂傷而死的悲慘故事。而熟悉提姆.波頓電影另一作品《大智若魚》的觀眾,也會在《蠔華馬戲團》中看到熟悉的馬戲小丑、雜技人、長臂美女、暹羅雙胞胎等角色。

提姆.波頓說過,他想藉由《牡蠣男孩憂鬱之死》這個黑色寓言繪本,喚醒成人失落已久的童心,而來自戰火紛擾國度的以色列編舞家Inbal Pinto之所以偏好這個題材,應該也是希望藉由舞台上繽紛夢幻的演出,讓走出戲院的每一個觀眾忘卻現實紛擾,卸下武裝重拾美好情懷。當你看著穿著燈罩裙的女孩滑稽地吊著鋼絲飛遨天空,如精靈般的嬌小芭蕾舞伶在另一舞者的掌上輕巧起舞,還有各式各樣超乎想像的天馬行空演出,想要強忍驚嘆或不捧腹大笑也難!

而「五年八班」出生、年紀輕輕便在國際展露頭角的編舞家Inbal Pinto,原本學習平面設計,之後加入「以色列巴舒化舞蹈團」(Batsheva Ensemble/Company),並於一九九○年開始她的編舞生涯。二○○○年,她自立門戶成立舞團,招募戲劇訓練出身的舞者,演技舞藝皆在水準之上,並與電影出身的以色列導演艾維賽隆.波絡克(Avshalom Pollak)攜手合作,奠定該團豐富且多元化的舞劇風格,《蠔華馬戲團》堪稱代表作,也為他們帶來特拉維夫(Tel Aviv)表演藝術戲劇獎的兩度肯定。

「看著《蠔華馬戲團》表演,有一種走江湖的熟悉味道,舞台上來來去去的角色何其多,但事實上只有十一個演員,動作乾淨,十分值得一看。」林懷民談到平頭舞團,也忍不住發出「噢!」的一聲驚嘆;而新舞臺館長辜懷群更認為刻板印象中總是沉重宿命的以色列人,居然玩起如此瘋狂炫爛的舞台表演,「這樣的反差和叛逆,提醒著我們從藝術中反觀自己,究竟要走多遠,才能回頭看見真實的自己?」舞迷們不妨親自來實地感受一番。

充滿黑色詭譎的冷冽美感

喬瑟夫.納許《歲月的玩笑》

「看納許的舞蹈,我心中吶喊了無數次的『然後呢?』,而他的舞台真像個百寶箱,層層拆解永無止盡,變化多端地不可思議!」在林懷民心中,喬瑟夫.納許當之無愧是當代最重要的編舞家及戲劇家,此趟率領法國國家奧瑞安舞蹈劇場來台演出《歲月的玩笑》Comedia tempio,列為新舞風重量級的壓軸演出,納許本人更將破例親自上台演出,林懷民開玩笑興奮地說:「這在法國可是不可思議的事,他們肯定要忌妒死了!」

一九五七年生於前南斯拉夫的喬瑟夫.納許,年輕時在布達佩斯開始了美術與默劇學習,同時也接受武術、戲劇的訓練,開啟他日後變化多元的創作根基。二十九歲時,他成立自己的舞團,以家鄉紀念品為靈感的首部作品《北京鴨》Canard Pékinois-Peking Duck推出後,奠定了揚名國際的招牌風格。經過他的巧手編織,默劇、魔術、影像等多種元素,與劇場技巧緊密融合,營造出奇異豐富的想像空間,舞台猶如一幅超現實的畫作。舞者的動作精準且充滿創意,飛行、爬行、雜耍等「奇異」動作都不受限制地被使用,展現人體潛能極限。今年將是他擔任法國國家奧瑞安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的第十年。

納許曾於一九九九年,以文學大師卡夫卡為靈感創作《夜無眠》Les Veilleurs,次年再以舞作Il n’y a plus de firmament向法國畫家Balthus致意;而這次來台演出的《歲月的玩笑》,則是納許表達對二十世紀匈牙利作家Geza Csath生命及作品的崇敬。Geza Csath是匈牙利著名的前衛派作家,也是名心理醫生,是東歐最早認識佛洛伊德的重要先驅之一;他最有名的作品是短篇著作《鴉片》,諷刺的是,他本身亦長年為吸毒所苦,多次戒毒不成進出療養院,甚至企圖殺死妻子後自盡,三十二歲那年,Geza Csath死於心臟病及毒癮,結束短暫傳奇的一生。

在《歲月的玩笑》舞台上,身著優雅禮服的男舞者,與眼神空洞的女子們共舞,厚木板加上石膏灰泥的簡陋裝潢中,其實隱藏著小密室與通道門構築而成的迷宮,十名演員特技似地悠遊佈景之中,彼此像是在胡鬧、嬉戲、合作或配對,行為都帶有一種淡淡的、或近乎邪惡的痴呆色彩,彷彿一連串迅速變換的滑稽惡夢。佈景、道具不停地拆解轉換,觀眾最後將得以一窺迷宮全貌,進而了解舞作的真正精神內涵。

如果說《黃金比例I & II》散發金色的光輝、《蠔華馬戲團》洋溢著彩色的魔幻,那《歲月的玩笑》便是充滿黑色詭譎的冷冽美感。納許將帶領觀眾,如同剝洋蔥般層層深入,直達Geza Csath辛辣的人生核心,逐漸深刻體會情緒的對峙、溫柔及沉澱,綜觀這位博學作家不得志的一生。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