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淒美壯烈的歷史故事為骨幹、以藝術總監黃正銘設計的音樂為血肉、再以「跨領域藝術作品」為方向,《十面埋伏》自始便以「大」為追求。但這終究是「音樂」——以樂器為工具的藝術品,但其中關於樂器的考量卻最不完整。
采風樂坊《十面埋伏》
3/10〜12
台北社教館城市舞台
經過長時間的醞釀,采風樂坊終於在去年年底推出豪華鉅作《十面埋伏》,或許因為首演地不在台北,未引起太大的注目,今年三月終於再度轟轟烈烈端上台北城市舞台。
整部作品最引人入勝的無疑是獨奏家炫技的片段,靈魂人物林慧寬的琵琶尤其凝聚了最大的能量,無論獨奏或領銜彈撥群,都在在綻放出懾目之光彩。此外,笛子與嗩吶也是使整個演出大大加分的部分,而穿插全劇的各組小型重奏,無論在彈奏技巧或是舞台呈現上,也都可圈可點。可惜此劇以〈蕭索〉拉開序幕,一路上所營造出的史詩氛圍卻在第六段〈四個夢〉破壞殆盡,原本此段的嬉笑戲謔在整個上半場的鋪陳中即顯得突兀無比,演出者生澀的「詼諧」也讓此段更加尷尬,待笑鬧橋段結束,卻畫蛇添足再加一記「回眸一鬧」,終使壯闊格局煙消雲散。
數大非美、聲大非雅
以淒美壯烈的歷史故事為骨幹、以藝術總監黃正銘設計的音樂為血肉、再以「跨領域藝術作品」為方向,《十面埋伏》自始便以「大」為追求。除了采風各團悉數出動以外,采風樂坊徵選了各方好手長時間集訓,加上肢體導演訓練舞台上的肢體演出,這齣被謂之「東方器樂劇場」的作品,欲在表演藝術型態與重量上開創新紀錄的企圖,顯而易見。
但這終究是「音樂」——以樂器為工具的藝術品,但其中關於樂器的考量卻最不完整。所謂不完整乃樂器的獨特性雖然清楚且完美地被展現,融合性與對比性卻顯然地被忽略。本劇的配器以量取勝原本無可厚非,但是如在第九段〈十面埋伏〉這首琵琶的經典作品中,琵琶群同奏該曲,視覺上磅礡無比,聽覺上卻十足可惜了這首名曲,而觀眾也因此無法真切地見到主奏林慧寬在這首作品上的造詣。這首經典作品中所呈現的琵琶的各種情緒、面貌,所有應該在每一個餘音中被累積的張力,都因為「群奏」而完全消失。
此外嗩吶雖具細膩與纏綿繞指的特性,卻總被派任在一片嘈雜中,為主旋律殺出一條生路,打擊樂則總以強大的聲量「助長聲勢」。即使在柔美的片段中,整體仍然維持著相當高的音量,齊奏的樂器數量也偏多,在音量與數量的對比微弱之下,到了真正的高潮與焦點處,則顯得欲振乏力,此因應關係使得作品的精緻度大打折扣,而精緻度卻是作品藝術性的指標。
跨界的迷思、突破的方向
近年來,為了吸引觀眾,眾家紛紛製作跨界作品,然而「跨界」乃因藝術品本身需要透過他類藝術的元素,方能呈現創作目標而有的「擷取—融合」之工作;並非摘取各類藝術華美的果實置於一袋,壓縮擠汁而出的「新產品」。力求創新是可貴的精神,實踐創新更需強大的能量與毅力,「東方器樂劇場」在本部作品中成形,期待在持續突破的努力中,音樂的本質與藝術追求更見積極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