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酒
演員的庫藏記憶

好酒

喝了好的酒,如沐春風,如坐春陽,我們還能怎麼去領會酒?領會愛?領會表演?沒有了真,沒有了付出的精神,對不起,什麼也沒有了。

喝了好的酒,如沐春風,如坐春陽,我們還能怎麼去領會酒?領會愛?領會表演?沒有了真,沒有了付出的精神,對不起,什麼也沒有了。

喝由高粱為主要成份的白酒,喝了有二三十年,最近才發現自己只是個糊塗酒客,大致上是個「外行」。

連年戰爭,毀壞了中國酒文化

一般喝白酒的人,對白酒的製造過程,是不會太深究或太計較的,只要酒精的百分比夠高,喝了帶勁,一會兒功夫就能醺醺然,甚而像蝴蝶一般,飛了,就行了,就達到喝酒的最高目的了。至於是不是假酒、化學滲配的,還是釀造的過程不對,發酵的方法不精密,水加的多少,水質好與壞,乃至發酵的菌化物是否豐富,喝了對人體的負擔,代謝的作用如何,都無法去要求和考究了。

清朝皇孫中有一位非常懂得吃與喝的藝術的專家:唐魯孫先生。在他所寫的書裡,我一字不落地抄了一段有關陳年紹興酒的小故事,放在我與李國修、賴聲川共同創作的相聲段子中,文字精練又生動,聽過的人容易印象深刻:一塊明朝嘉靖年間的小酒膏,像糖心松花皮蛋那樣大小,勾起了整個劇場觀眾對酒文化的一種享受。

據唐魯孫先生說,中國的酒文化,基本上只剩下一些皮毛,深厚的酒文化底蘊,在抗戰時期,差不多就已經因為連年戰爭、災荒、軍閥的搜刮與破壞,接近蕩然無存了;也就是說,中國人的白酒與黃酒的可塑性早就全軍覆沒,像外國人那種普遍還存在的「爺爺做酒,孫子賣」的傳承文化,早沒了。在現代商業文明劣幣驅逐良幣的風氣下,喝酒的人又貪圖方便的理由下,東方人做白酒、黃酒的驕傲,已不復存在,換句話說,好酒沒了,賣酒的人也別忽悠人了,別瞎吹了,除非,規規矩矩地投資設備、時間和技術下去,並且堅守企業與生產的良心,好酒,才可能漸漸復甦。

味兒,漸漸地變了

回想十五到三十年前的「金門高粱」、「大麯」、「陳年高粱」,一般都算規矩,水好,工廠的設備和技術也沒走樣,發酵的時間,地理環境都超過台灣本地產的白酒,當時應該是屬於正確的「固態釀造」,現在有點不行了,是供過於求嗎?反正水加得多了,純酒精進去了,酒裡的物質不夠豐富了,味兒,漸漸地變了,大陸也差不多都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量為主了,反正喝酒的人,沒幾個能喝得出,哪一種白酒是由糧食規矩釀出來的,哪一種白酒是酒精對水對出來的,能醉就行,其他的,就交給可憐的肝去負擔吧!

您現在如果能有一罈三十到五十年的花雕或紹興,那就相當相當了不起,您也別喝了,有錢買不到,在適當的時間拿出來,向朋友炫耀一下,氣氣人,就可以了。

做酒的人,為了賺錢,早就否定了自我的價值,而且經常會用否定對方或別人的價值,來求得自己的價值,那麼酒的香味就會慢慢變酸、變淡,就像一個過早就急著去摘下來的果實,充滿了苦澀。

什麼時候中國人的酒,才能在相互肯定中,日益茁壯與開展,回到古代那樣實在?

別讓我們這些老酒蟲,抱著一瓶包裝超過內容的「酒精加水」,當成是一個大自然的恩寵。

沒有付出,什麼也沒有了

真心地用付出的精神,用愛酒的態度去做酒的人,我相信,合理的報酬,會讓他充分地得到,時間長了,喝酒的人,自然會口口相傳,領會到做酒的人,對酒的付出,對酒的愛。

喝了好的酒,如沐春風,如坐春陽,我們還能怎麼去領會酒?領會愛?領會表演?沒有了真,沒有了付出的精神,對不起,什麼也沒有了。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李立群        
資深劇場、電影與電視演員        
為「表演工作坊」創始人之一        
知名表演作品有        
舞台作品:《這一頁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推銷員之死》、《ART》等        
電影作品:《我這樣過了一生》、《搭錯車》、《恐怖分子》等        
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金鷹獎、飛天獎以及金馬獎多次提名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