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與政治 犀利超越的觀點(左耳文化 提供 )
藝@書

身體與政治 犀利超越的觀點

王墨林的<台灣身體論>

《台灣身體論》裡的諸多文章,呈現了當年的文化氛圍與話語特色。那也是一個相信只要掌握知識與批判力量,就可以改變社會的年代。不論是用後殖民來批判台灣漢人對原住民的建構,或是用左派觀點來解剖社區總體營造所掩蓋的社會衝突…王墨林為我們揭露表象底下的真實,其犀利程度,超越當年許多人的觀察視野,現在讀來依舊讓人頻頻點頭。

《台灣身體論》裡的諸多文章,呈現了當年的文化氛圍與話語特色。那也是一個相信只要掌握知識與批判力量,就可以改變社會的年代。不論是用後殖民來批判台灣漢人對原住民的建構,或是用左派觀點來解剖社區總體營造所掩蓋的社會衝突…王墨林為我們揭露表象底下的真實,其犀利程度,超越當年許多人的觀察視野,現在讀來依舊讓人頻頻點頭。

《台灣身體論》的出版,彌補了我們對這個面向所缺失的思考經驗。從九○年代以來,身體問題或身體論述,一直是表演藝術界,尤其是劇場界,經常論及的主題。但是關於身體,除了在言談中的點綴強調之外,其實我們一直缺乏對身體論述的思維訓練。王墨林在《台灣身體論》一書中,敏感而銳利的觀察,總能叫人有所警醒,有所啟發。

九○年代的觀察,今日讀來依舊犀利

在我看來,《台灣身體論》結合與展現了三個不同的面向。一是九○年代的台灣文化界的批判活力;二是王墨林對身體議題的思考;三是台灣身體論的架構。其中一、二展現得最為清晰,三則還有待更多的說明與釐清。

先從第一項來看,《台灣身體論》其實是王墨林於九○年代對身體思考的文章集結(除了〈在亞洲尋找身體〉發表於二○○三年之外)。我們可以在書末看到這些文章的出處,例如〈市民社會的身體論〉原登在《島嶼邊緣》的一九九三年一月號;〈從京劇到革命現代京劇之路〉載於一九九一年的《自由晚報》副刊;〈市民社會的身體論〉發表在一九九九年的《左翼雜誌》第一期…等,這十八篇論文就構成《台灣身體論》的主要內容。這也提醒了我們,《台灣身體論》是王墨林這三十年(1979-2009)來評論文章集結出版的第一卷(其他預定出版的四卷是《台灣小劇場運動史》、《表演藝術》、《影像與社會》、《黑洞 I, II, III, IV》)

這些思維的勞動背景,是在九○年代台灣文化創造力爆發的年代。當時離解嚴(1986)已有一小段時間,民間的批判羽翼已豐,但國民黨依舊掌握著國家機器。就在這種對峙實力相當,烏托邦尚未因為政黨輪替而破滅的時代,《台灣身體論》裡的諸多文章,呈現了當年的文化氛圍與話語特色。那也是一個相信只要掌握知識與批判力量,就可以改變社會的年代。不論是用後殖民來批判台灣漢人對原住民的建構,或是用左派觀點來解剖社區總體營造所掩蓋的社會衝突…王墨林為我們揭露表象底下的真實,其犀利程度,超越當年許多人的觀察視野,現在讀來依舊讓人頻頻點頭。

王墨林特有的政治性思考角度

這亦說明,不論王墨林引用任何理論,其目標都是政治性的。如同他在二○○三年底接受上海藝術家趙川訪問時,面對他身體論的本質為何的疑問,王墨林回答:「還是政治的吧…到日本以後,接觸到日本的小劇場、左派和社會運動。這慢慢促成我今天的很多想法和觀念。」這種帶有左派取向、日本影響的風格(例如他對「流儀化」一詞的分析),形成王墨林特有的政治性思考角度。

《台灣身體論》在目錄上列出完整的六個章節(身體的劇場化,身體的系統化,身體的規訓化,身體的排除化,身體的流儀化,身體的典籍化),不過這六項「區分性差異」如何與台灣相關、相關文章與這些主題的關聯、個別理論之間的關係與在全書論述中的地位等等,在書中並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給予讀者足夠的焦點。例如作者在序言提到「權力裝置」,此源自傅科的觀念對理解本書甚為要緊,卻只在第一○八頁略為提及,實在可惜。換言之,個別文章的政治性可能服務到了,本書的政治性卻沒有得到作者更清楚的釐清(像我就會想知道,為何與身體或慾望相關的閱讀與議題,為何會在九○年代成為台灣反叛思考的話語主流)。對我來說,如果能加上針對本書標題出發的導論與結論,或許《台灣身體論》的切題性會更強吧!

 

文字|耿一偉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