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雲迪現場演出的風範與完美樂音折服全場。(曹志鋼 攝)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李雲迪為蕭邦進劇場 詮釋鋼琴詩人生命熱情

看北京音樂話劇《蕭邦》首演

中國國家話劇院六月中旬首演了大型「音樂話劇」《蕭邦》,以紀念波蘭鋼琴詩人蕭邦的二百週年冥誕,不但有中國青壯派導演王曉鷹帶領的創意團隊,還有知名的鋼琴家李雲迪現場演奏,以戲劇與音樂交錯的形式,鋪陳蕭邦這位傑出音樂家豐富而熱情的一生。

 

中國國家話劇院六月中旬首演了大型「音樂話劇」《蕭邦》,以紀念波蘭鋼琴詩人蕭邦的二百週年冥誕,不但有中國青壯派導演王曉鷹帶領的創意團隊,還有知名的鋼琴家李雲迪現場演奏,以戲劇與音樂交錯的形式,鋪陳蕭邦這位傑出音樂家豐富而熱情的一生。

 

適逢蕭邦二百年冥誕,讓全世界的出版與音樂舞台又有了可以大做文章的主題。有趣的是,最特別的盛事之一卻出現在北京的戲劇舞台,以標榜「音樂話劇」的《蕭邦》來紀念蕭邦。以製作規模、演出陣容及宣傳力度來說,《蕭邦》有著令人稱羨的天時地利人和。首先,蕭邦的生平、蕭邦的愛情及蕭邦的愛國情懷,是中國話劇舞台上少見的好題材;其次,理所當然地得以運用「上帝賜與」的蕭邦音樂,更是任何劇作也難以望其項背;由「中國話劇界一哥」——中國國家話劇院傾力製作,導演王曉鷹、編劇馮大慶與策劃羅大軍聯手,更是近十年中國話劇劇壇屢創奇蹟的黃金團隊;而最能引燃話題的是如何得到「鋼琴王子」李雲迪的點頭參演,並如何與「話劇王子」于洋合體共同詮釋蕭邦,更讓橫跨戲劇到音樂界人士與觀眾,感到十足的好奇與期待。

挑戰傳記戲劇  重現蕭邦豐富生命

當然得注意能載舟的水亦能覆舟。創作傳記式的戲劇本就容易吃力不討好,要講述舉世知名、無數人「懂」的音樂家更是嚴峻考驗;而由全「中國」本土團隊要再現二百年前的歐洲波蘭的歷史、征戰、社會與文化,恐怕也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如何別出心裁地呈現蕭邦已成的完美音樂及由誰來扮演劇中眾多知名的人物,都是難題。緣於過往許多演繹西方經典戲劇與文學的成功經驗,及對蕭邦豐富的生命與音樂世界的深刻感動,還有不斷挑戰自我與創造經典的熱情與企圖,演製團隊仍然全力投入,以僅七個月的籌製及與台灣一樣緊迫的舞台工期,於六月十一日到二十日,將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順利地展現在北京保利劇院。

該劇主要取材於一九四五年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拍攝的電影《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編劇馮大慶再根據《蕭邦傳》和《蕭邦與喬治桑的故事》,及其他資料的研究,來進行適宜舞台演出的再創作。劇情以波蘭淪陷時,拒絕臣服於沙皇的蕭邦遠赴他鄉開創生命與音樂的新天地展開,寓居巴黎的蕭邦經歷了個人小我與苦難祖國大我之間的糾結,演奏與創作生涯的抉擇矛盾。其中特別凸顯了蕭邦老師艾斯勒教授的提攜,與李斯特的欣欣相惜情誼,與喬治.桑近十年的傳奇愛戀、以及蕭邦為籌措經費援助家鄉革命友人,抱病舉辦歐洲巡迴演奏會,直至病逝後,其妹將其心臟帶回故鄉安葬的情節。

旋轉舞台穿梭時空  音樂帶動敘事氛圍

策劃羅大軍打點好劇本與李雲迪的首肯,扛下後續重擔的是大陸青壯派話劇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王曉鷹,前作《失明的城市》、《哥本哈根》、《薩勒姆的女巫》、《霸王歌行》與《簡愛》等,都堪稱近代中國話劇代表性作品。王曉鷹率真熱情,同時又對文字與語言相當敏感理智,細膩卻不拘泥小節,節奏進展的掌握精準,對於舞台上的時空跳接與轉場自由又充滿創意,更擅長在提煉出劇本核心精神後,構思出每部戲獨具的藝術形式。

對於蕭邦這麼一個龐大的命題與複雜的組成,導演首先在敘事上,是從臨終病榻上囑咐妹妹要將他的「心」帶回祖國的場景作為倒敘起點,雖非奇巧,但明白點出蕭邦無法再見故土的絕望,以及對苦難祖國至死不渝的熱愛與堅定信仰,也清楚為這篇關於蕭邦的音樂與生命論文點題。全場兩個半小時一氣呵成,沒有中場休息,導演運用旋轉舞台,靈活調度了時空與場景,也增添了舞台上如同旋律的流動感。王曉鷹的舞台呈現一向充滿樂感,這次敏銳精準地使用蕭邦音樂與波蘭民謠,渲染了情緒也補強了地域性與歷史感。

雖然整體的演出風格裡的「歐洲藝術家味道」仍待琢磨,但表演堪稱出色,尤其是三位擔綱的實力派青年演員于洋、江佳奇與田雨,駕馭自我角色都算得上是自如,在劇本給予的演出空間裡充分揮灑,三足鼎立給了舞台上穩定的力量。江佳奇飾演一生充滿非議的知名女作家喬治.桑,堅定、自信又冷靜的聲音,一出聲便說服了大半的觀眾,舉手投足流露大將之風。田雨所飾演蕭邦恩師艾斯勒教授,近兩倍超齡的演出,亦諧亦慈亦剛強的性格,成為舞台上與喬治.桑相抗衡拉扯的力量。反倒主人翁于洋的蕭邦顯得尷尬,已經在影視界闖出名號的于洋扮演蒼白敏感纖細的蕭邦,無論在氣質與性格都契合主人翁形像,也看見他苦練鋼琴的身手,但劇本給予的角色一個躲藏在音樂、情人與老師背後的音樂才子,即便絲絲入扣地傳達了蕭邦的矛盾、掙扎、吶喊與勇氣,所以,筆者覺得是「非戰之罪」。

鋼琴家現場加持  李雲迪魅力征服劇院

標題「音樂話劇」,也許沒有人能夠給予最好的定義,但循由彩排、訪談及兩次現場觀劇的心得,「蕭邦音樂」的確是本劇企圖表達與在劇場呈現上一個至高的主題。除了劇中呼應或烘托劇情所使用的背景蕭邦音樂外,最突出的音樂表現是《馬祖卡》、《夜曲》與《大波蘭舞曲》三段蕭邦經典樂曲的現場彈奏。雖然導演努力地將樂曲的出現融入舞台進行的劇情場景中,但完美結實的蕭邦音樂卻無法不立刻完全將觀眾帶入音樂自由又開闊的另一個世界。基本上音樂演奏的段落實在算不上有「精心設計」:在演出即將展開時,端坐鋼琴前的演奏家從升降樂池中慢慢地「浮現」在觀眾與舞台之間,無法避免的隆隆機械聲甚至有點把人拉回現實,因為劇場音響所需而架設的兩支立桿麥克閃亮亮地在觀眾眼前。然而當演奏家的琴音一落,音樂超越了一切,述說了一切,也彌補了一切。

十場演出,首先由來自波蘭、不到二十歲的年輕鋼琴家Nikodem Wojciechowski,擔任首場及連續七場的現場演出重任,氣質優雅清新;而十年前以不到二十歲之齡得到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堪稱當今演繹蕭邦第一人的李雲迪,則擔綱壓軸的最後三場。演出經驗豐富的李雲迪,演出前仍堅持上舞台暖身,當他緩緩自樂池升起時,一股懾人的風範與堅定的力量已幅射全場,十鍵落下,就像啟動了神奇的開關,把劇院立刻變成了音樂廳。李雲迪的功力與魅力當然無法置喙,但飽滿完整的藝術使得背後「企圖呼應」的多媒體,卻顯得多餘與不知藏拙。大陸近年來舞台作品運用多媒體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必須」,也成了整部蕭邦劇作的主要劇場設計。然而運用在大部分的歌舞類型或演唱會時增添了炫彩,而在話劇與音樂的舞台上就有需要絕對「字斟句酌」的謹慎。

整體而言,《蕭邦》仍是瑕不掩瑜的作品,並且提供了一個讓更多人走進劇場的大環境,以及讓劇場觀眾跨越藝術視野的機會。為了推廣蕭邦與更遼闊地演繹蕭邦、而願意走入劇場的李雲迪,為當紅音樂家作了很好的示範。劇中穿插三段現場音樂演出的確是簡單合宜、又豐潤戲劇的做法,但如何在出戲入戲上見到更好的融合,當然還有如何讓蕭邦再走出來,是劇組的後續功課。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