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藝@書

投射慾望的空畫框

名畫遭竊總是成為令人津津樂道的新聞話題,而偷竊藝術品者還會被冠上「雅賊」之稱,也增添這種犯罪行為的曖昧性。賽門.胡伯特的《空畫框:藝術犯罪的內幕》則揭露了這種行為的背後的神秘面紗,讓讀者得以一窺背後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以及流傳在名畫四周的八卦光環。

名畫遭竊總是成為令人津津樂道的新聞話題,而偷竊藝術品者還會被冠上「雅賊」之稱,也增添這種犯罪行為的曖昧性。賽門.胡伯特的《空畫框:藝術犯罪的內幕》則揭露了這種行為的背後的神秘面紗,讓讀者得以一窺背後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以及流傳在名畫四周的八卦光環。

藝術犯罪是所有犯罪領域中最曖昧的一種犯罪,不但引人注目,有時更超越道德,讓人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更過火的是,許多世界級的博物館本身就是藝術犯罪的共犯結構,而背後撐腰的,則是國家的力量。

透過《空畫框:藝術犯罪的內幕》一書,《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賽門.胡伯特(Simon Houpt)就替我們揭露這惱人行為背後的神秘面紗,讓讀者得以一窺背後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以及流傳在名畫四周的八卦光環。《空畫框》提到各式各樣的罪犯,其理由也五花八門,不一而足。有看不慣美術館保全薄弱而故意偷畫懲示,有買不起畫而偷遍各大小美術館,有原本偷畫想賣最後卻成了收藏者,甚至有為了詐騙保險金而安排偷畫的。

偷畫比搶銀行容易多了!

不過畫會被偷,最主要的理由並沒有那麼浪漫,就是因為藝術品在數字上的高價。一位大多數讀者都不熟的十七世紀荷蘭畫家Matthias Withoos一幅63乘100公分的失竊畫作,其行情就可達一千三百萬美金(約四億台幣),更不用說那些知名大師的作品了。名畫天價行情與博物館警衛鬆散,加上眾目睽睽搶劫可能更容易(觀眾與一旁義工都會被嚇呆而讓罪犯輕易離開現場),相較之下搶銀行都嫌太累。

不過畫作被偷之後,想要脫手卻沒有那麼簡單,畢竟全世界都在盯這些畫。所以除了勒索之外,作者還讓我們知道,藝術品的價值如何受到普世承認的——例如畫作可被黑道當作大宗毒品交易時的擔保品(要籌一大筆錢也難保不會驚動銀行而被警方盯上),提供了藝術犯罪的另一動機。

不過畫作失竊的最大風險,還是對這些作品產生的實際危害。因為從偷竊過程到轉賣等待期間,這些畫作都有可能受到不當對待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這也是讓本書作者大力疾呼要各國警方加強查緝遏制藝術犯罪的原因。

但有一失必有一得,畫作失竊會拉高該作品的行情。例如書中提到世人對達文西《蒙娜麗莎》的熱潮,得歸功該畫作於一九一一年於羅浮宮失竊。在尚未被尋回的兩年間,有大批觀眾湧入羅浮宮盯著空白的牆面,人數則超越未失竊之前。這是否說明了,藝術品是一種集體慾望的投射,而當我們得不到它甚至看不到它時,反而更激發了我們對作品的觀看。

戰時文物歸還的無解難題

國家對藝術品的掠奪則是更大型的慾望投射,問題牽扯更複雜。例如第二章〈戰爭時期的竊犯〉,即是在處理這個我認為本書最有價值的一個部分,因為這讓我們得以意識到藝術犯罪並非只是名流式犯罪行為,有時甚至是對另一文化資產的強佔,而我們有可能都是共犯——我們都被所謂的藝術價值所眩惑(但也可能不過是貪婪地不想放手而已),以至於良心都偷走了而不自知。書中提到的例子不僅有納粹對猶太人及西方有系統的掠奪,大英美術館中的希臘雕塑,以及美軍戰後接管德國時的搜刮等等。於是藝術品歸還成了當前國際與族群政治中最難解的議題,大多博物館都以能提供作品更好保護當作拒絕歸還的托辭,卻永遠無法掩蓋取得來源的不法。

我特別推崇《空畫框》的排版與美編,從書封定框外包裝、精美圖片、發黃頁面到附錄的失竊畫作總點名,都能讓讀者閱讀《空畫框:藝術犯罪的內幕》時感受到藝術所激發的強大激情,好像也可以略為體會為何會有人想花大錢買被偷來的名畫吧!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