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敷演京劇百年風華,國光劇團新戲《百年戲樓》,首度嘗試以舞台劇的形式,邀請新生代編劇趙雪君、現代劇場編導周慧玲和藝術總監王安祈共同編寫劇本,運用「戲中戲中戲」的手法,刻畫京劇發展中「男旦盛行」、「海派京劇」、「樣板戲」三個不同時代的樣貌,由京劇演員現身說法演繹京劇百年歷史,也是從京劇視角觀看、見證民國的百年史。
京典舞台劇《百年戲樓》
4/22~23 19:30 4/23~24 14:30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INFO 02-29383567
清乾隆年間,崑曲因曲高和寡而式微,原稱皮黃戲的京劇逐漸興起,自四大徽班進京、花雅競豔,再到清中、末期獨享朝廷的厚愛。京劇藝術從形成、茁壯至完熟,成為稱霸全中國的戲曲劇種,至今可以上溯達二、三百年。然而,回顧京劇發展史,真正左右影響現今京劇樣貌,創造出身姿各異的藝術表現,大致可以從民國初年京劇的鼎盛時期說起,其中,名家輩出流派紛呈、男旦引領風騷,海派京劇熱鬧登場及文革時期革命樣板戲的創作實踐,可說是三個重要的關鍵。為敷演京劇百年風華,國光劇團新戲《百年戲樓》,首度嘗試以舞台劇的形式,邀請新生代編劇趙雪君、現代劇場編導周慧玲和藝術總監王安祈共同編寫劇本,運用「戲中戲中戲」的手法,刻畫京劇發展中「男旦盛行」、「海派京劇」、「樣板戲」三個不同時代的樣貌,由京劇演員現身說法演繹京劇百年歷史,也是從京劇視角觀看、見證民國的百年史。
「裡三層、外三層」 敷演京劇百年
王安祈以「裡三層、外三層」形容《百年戲樓》錯綜交織的複雜情節。「外三層」指的是「戲中戲中戲」的結構。故事開場正是國光劇團要搬演一齣名為《百年戲樓》的戲,而《百年戲樓》裡又有《白蛇傳》橋段。至於「裡三層」,則是在《白蛇傳》演出的過程中,技巧性地將京派「男旦」文化當紅的一九一○年代、打創新旗號崛起的海派京劇的一九三○年代,和一九六○文革前後樣板戲流行,及至來台發展的現代穿插其中,時空縱橫。王安祈說,京劇早年的「男旦盛行」有其歷史背景。民國之前,禁止女性登台,也不准女性看戲,因此女性角色只好由男人扮演。男人揣摩女性,男性間曖昧自然而生。民國初年為京劇全盛時代,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結合「梅黨」文人,共同開創多齣深具「梅派」氣韻的專屬劇目,使京劇的文化地位更形穩固,成為當時最流行的大眾流行娛樂,其他如「程派」程硯秋等亦紛紛起而傚尤。而梅、尚、程、荀等四大名旦都是男性,因此,以男旦為主的藝術詮釋成為京劇史上重要的一頁。
京派和海派之爭,代表的是劇種的革命和創新。以北平、天津為主的「京派」強調身分、氣韻、火候,以上海為主的「海派」京劇則強調氣氛火熾熱烈、真刀真槍,甚至新編時事劇;兩種審美觀也分別展現兩大地域的文化背景及特色。王安祈表示,京派著重韻味,氣派較為傳統,海派則是流行曲也能入樂、真槍劍上舞台,娛樂性更高,在《百年戲樓》中以拚場手法呈現:「舞台上有兩個戲台,兩派的演員都在上演《水漫金山寺》」。京派的「雅」與海派的「俗」,共同成就廿世紀上半葉「雅俗共賞」的京劇大好局面。隨後,京劇發展歷經八年對日抗戰、國共內戰,也跟著兩岸分治走向各自發展的道路,對岸尤其面臨文革時代樣板戲的巨大變革,傳統戲完全被禁演,轉而上演被視為「革命現代京劇」的《紅燈記》等。文革後,雖然恢復傳統京劇演出,但表演細節處理上的樣板戲痕跡,則似乎形成了新的京劇傳統老戲風格。至於新編戲的出色成果,則是京劇在台灣落地生根後,在廿一世紀之交前後折射耀眼光芒。
京劇團演舞台劇 後台工作人員首度現身幕前
參與劇本編寫的周慧玲認為,京劇流變,由名角串起,但正寫台面名角,以戲劇形式再現真實的名家流派的掌故與變革,題材和美學難再突破。反而是側寫京劇這一行業,給了她寶貴的百年文化的記憶細節與想像空間。例如,一雙傳承百年的蹻鞋,記載著民國初始京劇的男旦軌跡,改裝成彩鞋之後,它進入了不同的性別演繹,也同時迎向了另一段女性參與的變革風景。例如,文武管事從不粉墨登場,卻是真正口傳歷史的執行者,他們的一雙眼,默默側映著角兒們台上風光台下滄桑的人生虛實。因此,舞台上,蹻鞋、彩鞋與高跟鞋,鑼鼓與流行樂,布幔與景片,燭光與電燈,共存互融,替換交疊,不僅陳述著京劇的美學傳承、變易與革新,也隱喻不同歷史片刻的切割、錯置與並存。
王安祈說,《百年戲樓》這齣戲定位為舞台劇,但其中可以見到許多京劇的演出。以魏海敏為例,她在戲裡頭必須扮演自己、扮演戲樓裡的名角,也要同時扮演《白蛇傳》裡的白素貞,需要借重許多舞台劇的手法才能清楚交待和轉換。而國光劇團的後台衣箱、化妝、音樂等工作人員則首度來到現身幕前,成為舞台上的角色,一同排練《百年戲樓》這齣戲,「虛擬」這場演出,真實與虛幻之間的多重層次,堆疊雜陳百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伶人往事。
戲中戲 窺探台前幕後的虛實人生
戲中戲的劇本結構手法,在世界經典戲劇文本中頗為常見: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義大利劇作家皮藍德婁的《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英國劇作家湯姆.史托帕德(Tom Stoppard)的《真實事件》The Real Thing(1982),都曾運用類似的技巧,探索藝術與人生、虛構與真實之間的交錯關係。在台灣,表演工作坊首演於一九八六年的《暗戀桃花源》堪稱戲中戲的代表之作,賴聲川以集體即興的創作方式,將故事架構設定為一個舞台兩齣戲,一悲一喜,一古一今,在嚴肅氣氛中不斷鬧出笑話,而在笑鬧中又牽引出許多嚴肅的主題。屏風表演班的「風屏劇團」系列亦採戲中戲手法編寫而成,其中又以《京戲啟示錄》最為純熟,該劇以風屏劇團演出民國三十五年的梨園行「梁家班」,梁家班又在戲台上演出京劇《打漁殺家》,舞台上的故事層層相疊呼應,其間穿插劇團導演對父親的懷念,以一製作戲靴的老先生為針線,穿引出劇團和戲班子的共同處境,為李國修半自傳作品。(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