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Columns

「國」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或」才是我們這些死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前者努力地定義邊界、煽動對立;後者雖然常被迷惑,但也具備跨越邊界尋求「或」許有更多元自由天空的飛翔能力。

「國」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或」才是我們這些死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前者努力地定義邊界、煽動對立;後者雖然常被迷惑,但也具備跨越邊界尋求「或」許有更多元自由天空的飛翔能力。

這建國百年的光輝十月,為了應景慶生,要介紹的甲骨文當然是「國」。

上圖從左至右是甲骨文、金文、小篆、繁體和簡體,一幅「國」字演進史。一開始,是一根武器,守衛著一方小地;接著,小地旁築起圍牆,畫出邊界;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把這「國」的邊界在方塊字的空間裡盡可能地畫到最大,從此,就成了現在用的繁體「國」的前身。邊界,一向是戰爭重要的場所和理由,像北緯38度線、柏林圍牆、釣魚台、最近的南沙群島到小學男女並坐的課桌,這界線,要劃在哪裡?之後,只要想離開這邊界搞獨立,想重新劃界線的,就是叛國,就是異議分子。所以,「國」的重點是邊界,裡面的字可以隨便換:武則天曾換成「武」;最有名的是太平天國所規定,牆裡坐著一位君王的「囯」;也有逆向思考的「囻」(該不會是民國的合體字吧);其他有換成空間元素,像「圀」、「囶」、「囗」……「國」的寫法居然可以多達四十多種。

與日本有關的「国」

為何「國」簡體是「国」?在一九二八年《簡易字說》裡蒐錄的三百多個簡體字中,「國」的簡寫是以「囯」出現,理由是「但已沿用很久」(註1)。至於中共「竊據」大陸後的國字簡化才出現的「国」(註2),有一說法是郭沫若或周恩來建議的,因為「囯」字裡面為王,不適合以人民為主的建國理念,不如改成平時寫成像王的斜玉旁,包含美玉的「国」,感覺挺有文化。(註3巧合的是,日本也有漢字簡化運動,而且早一步,在二戰結束後的一九四六年,首先以去除戰前和戰時日本以天皇為中心的意識形態為由,先頒布不再使用「囯」,在一九四八年時改為「国」。玉和王在日本文化也有某種親戚關係,看它們的將棋就知道(註4。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周恩來和郭沫若的背景都與日本有密切的關聯,所以有種神秘的感應,做了相同的決定。或許大陸領導人公布後才發現居然跟日本鬼子一樣,但改來改去又太麻煩,擾民,所以,從毛澤東到胡錦濤,索性自己寫「国」時都寫成繁體的「國」(註5)。

一直很尷尬的「國」

如同我們生活中所體驗,「國」字的處境一直以來都是尷尬極了。有次翻到美國知名中國史學家費正清的一套《劍橋中國史》,其中第十二本是《中華民國史(1912-1949)上卷》,我想說不知下卷是從一九四九年遷台後寫到哪一年,結果第十三本是《中華民國史(1912-1949)下卷》,之後的第十四、十五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82)》,意思是,中華民國史只有卅八年,在建國百年的當刻,好不尷尬。一下中華民國、一下兩國論、一下台灣國、一下一百年、一下卅八年,或這樣或那樣,所以,「國」當初的甲骨文,就變成了或許、或者、不確定的「或」,而「或」在古代也與迷惑的「惑」相通。於是,「國」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或」才是我們這些死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前者努力地定義邊界、煽動對立;後者雖然常被迷惑,但也具備跨越邊界尋求「或」許有更多元自由天空的飛翔能力。

一款「國」字的設計史,背後淌著一條由「官方」與「民間」巨大鴻溝所形成的河流,裡頭流滿不知名死老百姓湍急的血汗,奔向未來,永不枯竭。

 

註:

  1. 不要懷疑,漢字簡化不是共產黨的專利,從民國初年五四運動的學者們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就已經開始搞了,蔡元培、朱自清、巴金、老舍都是擁護者。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實施漢字簡化,但在1936年宣布暫緩實行,之後因戰爭爆發而整個停頓。政府遷台後,羅家倫也曾大力鼓吹漢字簡化,但被當時的大老們批判「為匪宣傳」,於是不了了之。
  2. 據說,国這字也曾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3. 不要小看這個改變,當你查繁體字典時,王屬於玉部。但當你查簡體字典時,多了個王部,之前所有玉部的字全投靠了王部,可憐的玉部只剩寥寥幾字。
  4. 日本將棋有點像中國象棋,因為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棋盤上不能有兩個王,所以先手方的王稱為「玉將」。
  5. 事實上,1977年大陸在二次漢字簡化裡曾把国改成囗,但之後整個二次簡化運動都拿掉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