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一個新的藝術節,並希望贏得認同、永續經營,都需要更多深刻的思考與有效的策略。本刊特地訪問長期以來關懷表演藝術生態的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吳靜吉博士、新舞臺館長辜懷群與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林谷芳,邀請他們一談對「台灣國際藝術節」的想法與未來期許。
對我們來講,「台灣」兩個字是帶有情感的;但對世界而言,「台灣」是中性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台灣」──可以從政治的角度,從藝術文化的角度、學術的角度、觀光旅遊的角度、商業貿易的角度等等。但終究,「台灣」這個概念應該是集中的,不管用什麼名稱或形容詞,都應該盡量簡化讓人理解,讓人認知:「喔!這就是台灣。」
找出特色便是關鍵
以「台灣」兩個字來為國際藝術節命名,用文化和藝術來突顯台灣及其國際定位,我覺得非常好,將來任何一個縣市或地方都會有自己的藝術節,台北和高雄有可能成為像倫敦、巴黎等大城市,小地方也有可能變成像亞維儂、愛丁堡那樣,只要有特色,就有機會。而這些藝術節仍然是在「台灣」之下,讓人知道,原來台灣會這麼好,是因為每個地方有各自的特色。
法國很多藝術節都在當地人口只有三、四萬人的小地方,但每年依然可以帶來眾多的觀光人口,帶動了文化創意產業,例如「歐宏桔歌劇節」(Choregies d'Orange)因為有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戶外劇場,他們便以此為特色,演出露天歌劇,每逢暑假歌劇節舉辦時,都吸引很多觀光客,這就是文化創意帶動了觀光。台灣也有這個可能性存在,台東絕對可以把原住民文化轉換成很好的表演元素,客家、閩南族群也是,讓台灣每個地方都有國際的影響力,只是如何整理歸納出特色便是關鍵。
節目組合藝術和創意性一定要高
在藝術節的規劃上,我們永遠可以有三種機會:第一是世界上最好的節目,國人不必出國就可以享受到,這些頂尖藝術家也能看見台灣觀眾的水準和熱情,另外更促成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合作。前年,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來台灣演講,不僅「講」還兼「演」,讓觀眾上了一堂很特別的課;之後連續兩年,他去見了國光的魏海敏、優人神鼓、莎妹、小西園等等的台灣表演團隊,他幾乎是見一個愛一個,便馬上思考如何融合這些東西,這等於是把台灣拉到國際上去,對台灣來講都是好的。
第二是傳統的節目,這可以分為兩類:有一類是已經做得非常好的傳統節目,本國人不一定會喜歡看,因為平常都看過了,但其中有觀光的價值,外國人會想來看;另一類是傳統再生,運用本地的文化結合主流創作的架構,創造出新的演出。
最後是國際合作,未來的想像,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只要是對的人和事,就會發展出值得期待的作品。像許芳宜那麼純熟的舞者,有三十六歲的藝術成熟度,卻完全沒有三十六歲的包袱,她已經是世界知名的品牌了,到哪裡跳舞,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我認為只要她有一台演出,結合國人自己的創作,加上世界經典作品,國際當紅編舞家為她量身訂做,以及挑選最適合她的舞碼來跳,包含這四項,這個演出到世界各地都會為台灣做很好的宣傳。
藝術節的節目組合,藝術和創意性一定要高,讓人看了就說:「這就是我要的!」而要製作這樣的節目,製作人和團隊要對本土及世界的藝術有直覺判斷的能力,在經費上更要大膽地投資,才不會綁手綁腳。另外一塊就是「行銷」,用穩定性去打造品牌,行銷國際,而在台灣,顯然要累積是比較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