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是歐利維耶.畢一生熱情之所繫,他不只熱中於劇場創作,更積極與大眾分享戲劇藝術。他把古老的巴黎奧德翁劇院成為實驗場域,讓歐洲各地創作以其創作語言表達,打造多元化的節目吸引各階層的觀眾;他領軍亞維儂藝術節,企圖在此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以國際性為軸線,進而擴大國際面向,甚至發下豪語:「要讓在這裡發生的事別處找不到,甚至以前也沒有過。」
劇場是尋找情人的房間。
──歐利維耶.畢
他寫作、撰寫和翻譯劇本,演出劇場也參與電影和電視大小螢幕的演出,導演戲劇、也嘗試影像導演,前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達榭(Bernard Faivre d’Arcier)的說法是:歐利維耶.畢這位多方位發展的藝術家一心亟於為戲劇觀眾做些什麼,也因此在他的職涯發展,他一步步擔負起愈來愈大的責任。
從地方劇院到全法最大藝術節
從一個獨立劇團的導演,到距離巴黎南方一百廿公里奧爾良市國家戲劇中心負責人,二○○七銜命出任巴黎奧德翁劇院(l’Odéon- Théâtre de l’Europe)總監:從戲劇創作中心六個人的規模,到管理一百卅五人奧德翁國立劇院級、放眼歐洲的大劇院。在奧德翁主導五季節目規劃後,自二○一三年九月起接掌亞維儂藝術節。
歐利維耶.畢公開表明自己是同性戀和天主教徒的身分,他在念戲劇學校時,同時念神學。他活力十足富渲染力,思慮清晰善辯,對於大型政治和社會議題樂於表明立場,寫文章、也行動,展現戲劇文化人不是只關在藝術殿堂裡的靜態藝術家,他們同時是社會的一分子,也可以實踐知識分子的社會參與。他對波士尼亞戰爭、法國無證人士、俄羅斯在車臣的暴力等議題發言抗議或聲援行動;在前右派政府時代公開反對右派領導人的移民政策,在社會出現反動力反對左派政府的支持同性婚姻立場時,寫文章與以天主教為名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公開辯論。
或許是他展現了擁抱各項社會議題的能力,他在四十一歲接受右派政府派任奧德翁劇院總監時,令文化界耳目一新。這座義大利式劇院於一七八二年啟用,博馬舍(Pierre Beaumarchais)的《費加洛婚禮》在此首演;十九世紀,這裡是法國第一個迎接來自英國劇團以英文演出莎士比亞劇的劇院。歐利維耶.畢曾頑皮地說:「這座十八世紀劇院滿是鬼魂,我在裡頭可整日和他們對話。」
在奧德翁劇院留下個人印記
奧德翁「歐洲劇院」的面向是提供舞台給歐洲各國戲劇創作人,在此合作、創作、交流。歐利維耶.畢接手時,奧德翁除了巴黎河左岸一座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八百席劇院之外,另外在巴黎北區還有一個三百九十五席的較小劇院。
身為總監,他強調讓奧德翁成為實驗場域,讓歐洲各地創作以其創作語言表達,除了演出古典劇本,他廣邀文學進劇院,舉行劇本朗讀和作家演講、座談會活動,和出版社、電台、學校合作,投入培養未來劇院觀眾。如伊莎貝.雨蓓和茱麗葉.畢諾許等知名演員和歌手珍.芭里巴(Jeanne Balibar)陸續應邀登台(也是迎向挑戰),在此演出古典劇本。劇院多元化的節目也包括音樂演出,歐利維耶.畢很欣慰對外表示,劇院觀眾來自社會不同組成分子。
《費加洛報》資深戲劇記者艾里歐(Armelle Heliot)寫到:「歐利維耶.畢是個傑出、有創意、有文化涵養和大膽的聰明人。他讓奧德翁的兩個戲劇廳成果豐饒、快樂、受觀眾歡迎。」
「歐利維耶.畢關注與其他藝術家的合作,例如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波蘭導演)、波梅拉(Joël Pommerat,法國劇作家暨導演);一面密切關注觀眾,特別是為兒童青少年觀眾設計節目,這是在培養未來觀眾。奧德翁團隊與許多中學合作,每一次都在實驗其開放性。這樣的投入意願是很重要的工作。」
達榭說:「他在奧德翁創造了一個討論空間,混合戲劇、詩和政治的思考空間。」歐利維耶.畢已在奧德翁留下個人印記。
在亞維儂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
主導奧德翁劇院人事的文化部未留任歐利維耶.畢在文化界引發熱議,在野左派政治人物當時也批評政府決策粗糙。不過,提議亞維儂總監的位子,實在是文化部為自己解套的最佳出路。歐利維耶.畢對亞維儂藝術節一點也不陌生,他個人執導的作品近廿年前就應邀到亞維儂演出。他意味深長地說過,亞維儂的經驗對他影響至深。這麼一位重思考和論述的藝術家和行政管理人,他對亞維儂的規劃概念是要在此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以國際性為軸線,進而擴大國際面向。著重新興創作力、看向南方(有南半球的意味)。至於如何認定藝術節成功要素?歐利維耶.畢說,要讓在這裡發生的事別處找不到,甚至以前也沒有過。
歐利維耶.畢介紹今年亞維儂藝術節時寫說:「應邀到藝術節、來自世界五大洲的藝術家不斷地提問界線,對界線做出定義、生活在其中、穿透、對抗,我們可見到以色列人、南非人、紐西蘭人、羅馬尼亞人、埃及人、巴西人對我們訴說這些。另外也是有關:超越附加給我們的限制,讓人和想法可自由流通,這些在今日時代不見得比產品流通來得自由。我們期望這些情感可被理解,解放、美、真正的超越界線可透過戲劇、舞蹈、音樂傳達,讓藝術節不必符合紀律,適合七歲到一百零七歲的每個人。」
歐利維耶.畢持續在亞維儂推動讓藝術節吸引更多年輕人、兒童和青少年進劇院。目前年輕觀眾比例為11%,他推出新的票價政策,優待廿六歲以下年輕人可以四十歐元的價格買四場表演票券。藝術節規劃兒童和青少年節目,戲劇之外還安排動畫電影放映。他也開始著手與亞維儂一所中學合作,要在全年當中帶藝術家進學校和學生一起創作和活動。他強調「戲劇無法離開教育體系」,但強調如同亞維儂藝術節創始人尚.維拉所說,絕不是要做教育性戲劇,「戲劇本身就應是藝術品」。
在法國,所謂「大眾戲劇」不是要向娛樂看齊,或許挾帶烏托邦式野心,其中指的是要盡可能與最大量的觀眾分享戲劇藝術。歐利維耶.畢的企圖,讓我們看到他完全承襲這樣的傳統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