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歐利維耶.畢

相關文章 17 篇
  • 朗貝爾的《建築》。
    亞維儂

    第73屆亞維儂藝術節落幕 高朋滿座卻名不符實?

    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於七月廿三日畫下句點,總監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以「振奮人心」形容今年藝術節的成就。四十三齣創作在廿天中累計了二百八十二場演出,吸引約十三萬八千多名觀眾進場,售票率高達95.5%!但漂亮的成績單卻無法平息批評浪潮。為何標榜「讚揚歐洲精神、歌頌自由主義、關懷難民同胞」的藝術節失去推陳出新的力量和反映現世的功用,成為劇場人士的眾矢之的?

    文字|王世偉、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第322期 / 2019年10月號
  • 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歐利維耶.畢強調今年的藝術節將是一場「人文冒險」。
    亞維儂

    今年夏天的亞維儂 一場兼容並蓄的奧德賽旅程

    亞維儂藝術節將於七月初登場,今年主題是「奧德賽」,藉希臘英雄與異族文化相遇、重新思索自身價值的經歷為喻,透過各地創作讓觀眾聽見流亡者及異議者的聲音。此次節目分為三個方向:洞鑒古今的省思、藝術和政治的衝突、人類對生態的影響。而今年台灣團隊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的節目融合了南管、京劇、原住民舞蹈、當代編舞等,將帶給觀眾一場貫穿古今的「台灣奧德賽」。

    文字|王世偉、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藝術總監歐利維耶.畢於3月底公布了今年亞維儂藝術節的官方節目。
    亞維儂

    亞維儂藝術節公布今年節目 強調跨性與跨界

    今年亞維儂藝術節的官方節目於三月底宣布,這次的節目分為四大類型:「跨世代」、「跨性別」、「跨地域」與「跨真假」,作品曾訪台的凡.霍夫、大衛.包貝與托馬.喬利都將推出新作。今年的宣傳主視覺為紫色,藝術總監歐利維耶.畢強調:「紫色是主教專屬的顏色,但也意味著女性主義。它調和了象徵女生的粉紅色與代表男生的藍色。」

    文字|王世偉
    第305期 / 2018年05月號
  • 《激發你的風暴》
    藝@書

    教育風暴—話語如同親臨自我和世界的存在 《激發你的風暴》精采書摘

    由現任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知名法國導演歐利維耶.畢所寫的《激發你的風暴》Cultivez votre tempte,是他在華文世界的第一本書,內容由他的四篇文章集結而成,分別以藝術、教育、政治和總論,探討他身處其中的感受與省思。同時身為詩人、劇作家、導演與演員的歐利維耶.畢,具有深厚的文學、哲學、宗教素養,筆下文字精練雋永。本刊特選書中〈教育風暴〉一章片段摘文,以饗讀者。

    文字|歐利維耶.畢、周伶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 歐利維耶.畢所詮釋的《李爾王》中,讓觀眾看到人類所有的行動,均變得無意義、荒謬、無用。
    戲劇

    《李爾王》疏離效果所揭示的真實與劇場的無用

    歐利維耶.畢骨子裡是如此悲觀、無望、憤世嫉俗,其心態更接近「荒謬劇場」劇作家對於生命虛無的態度,猶如尤涅斯柯所述:「荒謬就和沒有目的的存在人一旦和他宗教的、形上學的、和先驗的根源切斷關係,他就失落了。」歐利維耶.畢自己從《李爾王》看見彌賽亞降臨的預言終結,因此,在他所詮釋的《李爾王》中,讓觀眾看到人類所有的行動,均變得無意義、荒謬、無用。

    文字|葉根泉、林韶安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 「沉默就是贊同!」導演讓珂黛莉亞貼上的黑色膠布,其實正牢牢地貼在我們這群在台下觀看者的良心上!
    新銳藝評 Review

    Silence

    「你的沉默是戰爭的機器!」我們的無聲,推波助瀾地茁壯了那些本該被髮指的罪行。正如同珂黛莉亞的沉默,餵養出她兩個姐姐無盡的慾望一般。「沉默就是贊同!」導演讓珂黛莉亞貼上的黑色膠布,其實正牢牢地貼在我們這群在台下觀看者的良心上!

    文字|彭待傳、林韶安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 歐利維耶.畢
    特別企畫 Feature

    譯筆忠實優美 舞台翻轉詮釋 歐利維耶.畢 經典過手 就不只是經典

    身兼編、導、譯、演才華的歐利維耶.畢,一九九○年代就活躍於法國劇壇,但進入新世紀才開始導演經典劇作,包括希臘悲劇、莎劇等,文字功力強大的他,多是親自將原典譯為法文,文辭優美有致;但當他搬演經典時,卻是極盡翻轉之能事,血腥、暴力、裸露、性交,缺一不歡,而這些元素往往在素樸、極簡裝飾的舞台上赤裸呈顯歐利維耶.畢似乎再一次通過這個方式,提醒觀眾劇場的靈魂就是文字、演員身體與場面調度,其他一切常是可有可無的妝點。

    文字|羅仕龍、Carole Bellaïche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 歐利維耶.畢在《李爾王》中,具象呈現廿世紀人類的血腥暴行。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顧廿世紀血腥暴行 直白揭露末日警訊 歐利維耶.畢《李爾王》

    歐利維耶.畢的《李爾王》意圖跳脫現代政治的隱喻,將眼光投射至人類在廿世紀的血腥暴行,劇中刻意使用誇張的表演,強調語言的空洞,演員們竭盡所能的瘋狂嘶吼,彷彿要在斷氣前用話語捕捉生命最後的火花。他用直白、具象的手法,將劇中的人性醜惡化作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畫面,成功地挑戰了觀眾的極限,讓觀眾認識到莎劇黑暗、殘酷的一面。

    文字|王世偉、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 德摩西-莫塔執導尤涅斯柯的《犀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六○世代掌舵 撐起無限風光 法國中生代導演概述

    台灣觀眾對法國劇場導演的認識,多聚焦於作品曾訪台演出的莫虛金、彼得.布魯克,或在歌劇、電影等領域都享盛名的巴提斯.薛侯。但在這些大師之後,法國中生代導演早已成其氣候,他們多在卅歲左右就展露頭角,接掌經營國家級劇院,經多年歷練,成為法國劇壇最重要的力量,除了曾訪台演出《小刀小姐》的歐利維耶.畢,還有即將帶著作品《仙杜拉》來台的波默拉,另外更有諾德、布隆胥維、德摩西-莫塔、西瓦迪耶、費斯巴哈、諾吉習爾等。

    文字|羅仕龍、法新社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 史蒂芬.布隆胥維
    特別企畫 Feature

    稱霸劇壇 他們就是中流砥柱 法國中生代導演點將錄

    這些藝術才華與行政管理才華一樣出色的中生代導演,可說是法國劇壇的中堅,又勇於對社會議題提出想法並付諸行動,打造當代法蘭西劇壇多元豐富的面貌。現在,就讓我們一一「點將」,讓讀者更深入認識他們的歷程與現況。

    文字|羅仕龍、法新社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 歐利維耶.畢輕鬆穿著休閒服出席,態度親和。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愛藝術家 相信觀眾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歐利維耶.畢談劇場經營

    趁著去年底來台演出《小刀小姐深情酒館》,身兼多重身分的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歐利維耶.畢,也應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之邀,舉辦「法國製造──場館經營及創作人才培育經驗分享」座談會,與台灣劇場人分享他的劇場經營經驗與想法。 歐利維耶.畢表示身為藝術節與劇院總監,他堅持「愛藝術家、相信觀眾」,與觀眾建立關係永遠是必須思考的問題;他提出「相信觀眾」的論點,強調要以信仰宗教的態度相信觀眾,以觀眾為羅盤,因為「觀眾是聰明的」。

    文字|羅苑韶、林韶安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 在《小刀小姐.深情酒館》中演出,歐利維耶.畢唱作俱佳。
    特別企畫 Feature

    難以定義的百變劇場咖——歐利維耶.畢

    誰是歐利維耶.畢?國人或許不熟悉這位即將來台扮裝演出《小刀小姐.深情酒館》的「演員」,但他真的也不只是演員他是劇作家、導演、劇院總監、亞維儂藝術節總監,可說是位多才多藝、表現備受肯定、不畏保守勢力、堅持為社會議題發聲的藝術家!

    文字|羅仕龍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少女、惡魔與磨坊》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他是一位劇作家…… 以「詩」為中心 拼貼堆疊追尋戲劇本質

    文學底子深厚的歐利維耶.畢,受到求學歷程影響,歐利維耶.畢的劇本創作具有強烈的文學性與哲學性,尤其本身虔誠的天主教信仰,使得作品裡常流露宗教意象或末世般的想像。他取材廣泛,時事、訪談、雜感等,都可以拼貼成劇本。然而玩弄形式並不是他主要的考量,而更強調回歸文學本身,以詩體文學追問生命宇宙之真理,以劇場形式與古今世人對話。

    文字|羅仕龍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奧蘭多,或迫不及待》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他是一位導演…… 融匯多元表演 打造虛實辯證

    就舞台呈現來說,歐利維耶.畢喜愛結合多種表演方法,諸如喜鬧、雜技、歌唱、人偶、現場互動等,創造出活靈活現,令人目不暇給的觀劇感受。舞台樣貌繽紛多彩,穿插著突兀、驚奇的元素或極大比例的物件,以彰顯劇場演出的真實存在,不斷提醒觀眾戲劇正在進行。在劇場空間方面,常用水平多層、前後多進、可移動式的階梯或台座、旋轉式舞台或旋轉式觀眾座位等方法,賦予豐富的觀看視角。

    文字|羅仕龍、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歐利維耶.畢表示,他對亞維儂的規劃概念是要在此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以國際性為軸線,進而擴大國際面向。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他是一位藝術總監…… 與更多人分享戲劇 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

    劇場是歐利維耶.畢一生熱情之所繫,他不只熱中於劇場創作,更積極與大眾分享戲劇藝術。他把古老的巴黎奧德翁劇院成為實驗場域,讓歐洲各地創作以其創作語言表達,打造多元化的節目吸引各階層的觀眾;他領軍亞維儂藝術節,企圖在此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以國際性為軸線,進而擴大國際面向,甚至發下豪語:「要讓在這裡發生的事別處找不到,甚至以前也沒有過。」

    文字|羅苑韶、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歐利維耶.畢的歌聲如同他的扮裝,並不刻意捏高音裝女性,無過於誇飾的肢體,以微妙的表情和動作自我解嘲。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他是一位演員,化身為「小刀小姐」 扮裝變身為人性發聲 盡情歡暢為黑夜中的愛恨

    相較於其他創作者多以扮裝強調身體或性別上的自由,對歐利維耶.畢來說,扮裝更是一種再度回歸劇場、回歸隱喻的方式,並非要成為女性的身體,而是一種轉換的冒險、顛覆性的創作,尤其是為隱匿的人性在劇場發聲。熱愛唱歌的歐利維耶.畢化身為穿著亮片禮服的小刀小姐,懂得溫柔也懂得驚世駭俗,拿自己不名譽的人生汙點為題,嘻笑怒罵生命向她開的玩笑他說,這位歌舞廳裡的歌手,是屬於藝術家的角色。

    文字|周伶芝、Alain Fonteray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麗莎.明妮莉演出的音樂劇電影《酒店》已成經典。
    特別企畫 Feature

    小酒館裡,萬種風情唱情歌──關於「卡巴萊」(Cabaret)

    出身巴黎小酒館的「卡巴萊」(cabaret),表演型態或是如「紅磨坊」的綜藝聲光秀,或是如《小刀小姐.深情酒館》中的一人說唱秀,演出魅力一路從巴黎、柏林、倫敦蔓延到紐約,在電影《藍天使》、《酒店》中更打造了銘刻人心的萬種風情。

    文字|王寶祥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