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讓藝評人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評論書寫,並在「表演藝術評論台」發表,呈現出表演藝術評論遍地開花、多元紛陳的美好榮景。從紙媒到網路,評論的寫作重心也有轉移,多為看過戲的人而寫,以分析與評價為重。但網路平台的框架多以單一作品為評論標的,少見深度的趨勢型評論,而評論是否能超越文字,以口頭或座談影片呈現,打造更多公共性與對話?
二○一四年在劇評環境上有一大躍進,特別是國藝會所推出的「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於六月初選出十位中生代與新生代劇評家,包括了葉根泉、林乃文、吳思鋒、白斐嵐、林育世、樊香君、吳岳霖、吳政翰、吳牧青、黃佩蔚等人。這專案給予這些評論人相當程度的經濟資助,讓每位作者在一年內可以專心寫出廿篇評論文字,並發表在「表演藝術評論台」上。
紙媒空間縮減 轉戰網路是大趨勢
我們可以從更大的脈絡,也就是評論環境的變化,來切入此事件。首先是大眾閱讀習慣的變化,看報的人愈來愈少,平面媒體的藝評空間也在壓縮。這是個全球化的現象,不只是劇評。即使在美國,電影評論空間也在萎縮,以往報社養得起的專業影評人,近年來都因為報社縮減人事而失業,只好紛紛轉戰網路。二○○九年的紀錄片《為了愛電影:美國影評史》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就已觀察到這個現象。
劇評家如果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他的文字功力可能就變成替劇團寫宣傳稿,最終失去劇評家應擁有的獨立性。劇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表演藝術是當下的藝術,劇評家記錄下屬於他個人視角的時代觀點,將演出從稍縱即逝的當下,拯救出意義的片段。
雖然紙本劇評依舊存在,如《PAR表演藝術》雜誌與Art Plus都有固定的評論專欄。但不可諱言,評論已經從原本的公共領域退到半公半私的網路世界。這對評論書寫風格也有大影響。以前在報刊媒體寫評論文字時,評論家很清楚他所面對讀者,大多是沒看過這場演出的,所以他需要去描述演出的相關細節,介紹整齣作品的梗概,服務那些沒有機會看到現場大多數讀者。
寫給看過戲的人看 網評著重分析與評價
以領軍「新批評」(New Criticism)文學運動著稱的美國哲學家比爾茲利(Monroe Beardsley)認為,所有的藝術評論都牽涉到四個層面,即描述(describe)、分析(analyze)、解讀(interpret)與評價(evaluate)。報刊評論免不了會在描述與解讀上多下些功夫;當劇評從平面媒體轉到網路上時,評論重點也隨之轉變。
我們要知道,網路並非是全然客觀的存在,某種程度更接近唯心主義的運作方式,也就是你知道這齣戲或這個導演,然後你刻意去查,你才會看到相關文字。這跟一份報紙或雜誌版面,用各種排版與印刷來吸引你瀏覽的狀況,完全不同。
網路上的劇評文字,像表演藝術評論台或台新藝術基金會“Art Talk”網站的文章,通常是針對某一特定演出,這些文字比過往報刊的劇評更加專業,更加著重在分析與評價的部分,因為這正是專業劇評人所擅長之處。
於是出現了一個現象,這些文字幾乎都是給與這齣戲相關的人閱讀的。簡單地說,如果不是寫給創作團隊看(劇評給導演筆記),不然就是給看過戲或將看戲的觀眾閱讀(消費指南)。換言之,文章描述的部分變少了(一方面是網路閱讀的字數限制,再者是網路上都找得到演出介紹),主要著重在分析與評價上。
評價就是說這齣戲好不好看,喜不喜歡,也是一般非專業評論最常著重之處。有在人臉書上寫說某演出很棒,我很喜歡,也可算是劇評的一種。但是,在專業分析與評價之外,網路劇評最常忽略的,是解讀,去針對這個作品對這個時代與這個社會的意義,做出闡述,而非只有給出評價。
網路平台框架之下 趨勢型評論消失了
前法國文化部戲劇總監Jean-Pierre Wurtz:「我走出劇院通常不是想這齣戲是否成功,而是想它是否是必要的,如果失去這部作品,它會使我們的生活或歷史缺少了什麼。」這個思考,就是解讀的開始。
公部門或私人基金會的網路平台所提供的,是一群固定的專業評論人(至少每年一期),他們對相關發表的平台,有固定的義務,即針對一定數量的個別演出做出評論。但在此同時,我們也發現,趨勢型的觀察與評論(一次針對好幾齣戲作一些文化觀察),也在這種框架底下消失了。
這種趨勢觀察、專題或文化評論,依舊是平面媒體所擅長的,譬如《PAR表演藝術》雜誌經常有一些當代表演趨勢專題或是年度觀察報告,而這在網路平台上卻依舊少見。劇評人不是只針對某齣戲寫評論而已,作為一位享有特權的觀眾(他可以免費看很多戲,至少一定看得比一般觀眾多),他還有任務從當下演出中,解讀出未來趨勢與時代意義。
超脫文字呈現 多樣形式評論拓展公共性
當有人付錢讓評論者在網路上寫劇評時,我們除了得到一篇篇專業評論外,如何能再擴大網路評論的公共性呢?我覺得要拋棄報刊劇評的模式,不能只著重在文字。網路的特點是對影音媒體的包容性,應該有更多口頭評論、網路電台討論或座談短片。
評論不能怕說錯話,看完戲一個禮拜後才寫的文章,往往已受到公眾意見的左右。本來覺得這戲很爛,聽到大家都說好,下筆也變輕了。如果是剛看完的劇評會,對話過程中的意見相左,很容易在意氣用事的情況下激化,一些真實想法會更容易脫口而口。那種即時的對話交流,可能是讀者與創作者更想知道的。
我們需要不同觀點,但它們應有對話關係,否則多元就是混亂而已。
延伸閱讀:英國劇評廣播網站www.theatrevoice.com,有大量的趨勢評論,多位劇評人參與的談話節目,以及台灣目前最缺乏的機制——評論者與創作者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