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布魯克將「空的空間」概念,在《情人的西裝》中發揮得淋漓盡致。(Pascal Victor 攝 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跨文化的深刻人性 極簡的劇場哲思

彼得.布魯克《情人的西裝》

將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上演的《情人的西裝》是彼得.布魯克這十多年來巡演最多的作品。該劇改編自南非作家康.塔巴的小說,透過一個妻子對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陳述了南非黑人備受種族歧視、階級壓迫的生活處境。彼得.布魯克將「空的空間」概念,在此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極簡的舞台布置,演員與樂手行雲流水的搭配,說書人和角色之間的流暢轉換……大師之自由揮灑,以臻化境。

將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上演的《情人的西裝》是彼得.布魯克這十多年來巡演最多的作品。該劇改編自南非作家康.塔巴的小說,透過一個妻子對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陳述了南非黑人備受種族歧視、階級壓迫的生活處境。彼得.布魯克將「空的空間」概念,在此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極簡的舞台布置,演員與樂手行雲流水的搭配,說書人和角色之間的流暢轉換……大師之自由揮灑,以臻化境。

2015KSAF—法國巴黎北方劇院《情人的西裝》

5/15~16  19:30 高雄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INFO  07-2253530

「一個演員,在眾人的注目下走過空蕩的舞台,就已經是戲劇了。」廿世紀最重要的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他的著作《空的空間》中如是定義「劇場」。所謂「空的空間」,即是不追求繁複形式,回歸劇場本質的極簡美學。已近九十歲高齡彼得.布魯克,投入劇場工作長達七十年,至今仍不斷實踐他對劇場的想法,對他而言,每一種表現形式誕生時,就已注定死亡;每一種形式終將被重新建構,而建構出的新概念裡,包含著一路走來的足跡印記。

極簡卻飽滿  鋪陳被壓迫者的處境

即將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上演的《情人的西裝》The Suit,是彼得.布魯克這十多年來巡演最多的作品。該劇改編自南非作家康.塔巴(Can Themba)的小說,法文版首演於一九九九年,二○一二年重新以英文版上演。故事敘述一九五○年代仍處於種族隔離壓迫下的南非,在社會充斥歧視與屈辱的大時代下,一段小人物出軌與報復的故事:一對住在南非索菲亞鎮的恩愛年輕黑人夫妻,丈夫某日提早回家,目睹愛妻正與情人在床上纏綿,氣氛凝結之中,情人倉皇逃離現場卻留下西裝在床邊,成為難堪卻無法磨滅的印記;無力抵抗社會不公制度也無從原諒妻子背叛的丈夫,從此以這件西裝折磨曾經深愛的妻子,延長沒有暴力卻勝過暴力的懲罰復仇,直至無法承受惶恐與屈辱的妻子自殺。

彼得.布魯克將「空的空間」概念,在《情人的西裝》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舞台上只擺放幾張毫不起眼的椅子,幾個掛衣架,演員透過動作與道具的結合,以及和樂手天衣無縫的搭配,就把南非黑人備受種族歧視、階級壓迫的生活處境,寄寓一個妻子對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員的表現,演員在敘述和表演之間巧妙而順暢的轉換,當跳脫自身角色以第三人稱敘述自己扮演的角色行為時,肢體和表情卻與該角色合一,說書人和角色同時共存在一個演員身上,鮮活而自然、行雲流水且毫不生硬。女主角的歌聲動人,三位樂手的現場演奏完美地烘托出氛圍、控制節奏。

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認為:「若有機會看《情人的西裝》的觀眾,會發現彼得.布魯克之所以會被稱為大師,是因為他已完全自由,舞台調度生動自然,毫無勉力為之的匠氣。舞台上有十一、二張小學生座椅與四個移動衣架,像是齊白石的畫作般,這些日常物件在台上看似隨意擺放,卻顯得氣韻生動,再加上三位演員與三位樂手的生動搭配,《情人的西裝》就這樣在舞台上活了過來。」

幽默輕巧  卻依然深刻駭人

《情人的西裝》是個帶有契訶夫味道的諷刺小品,表層述說情人外遇與懲罰的情節,在彼得.布魯克以簡御繁的調度下,顯得幽默輕巧,沒有沉重的控訴,卻依然深刻,尤其是殘虐窒息的結尾,有著深入骨幹冷酷駭人的氣氛。法國《世界報》盛讚:「這是他最出色的創作之一,更可能是最劇力萬鈞、動人心魄、最能表現布魯克一貫風格的作品。」

在一九九九年首演的法文版中,彼得.布魯克用了不少非洲音樂,而在這個新製作裡,則加入更多古典音樂元素,如舒伯特、巴赫。對彼得.布魯克而言,這變化都是為了打破文化隔閡,讓觀眾更能觸及故事裡更普遍的人性情感。彼得.布魯克說:「《情人的西裝》的設定有著特殊時空背景,但這齣戲可以發生在任何活在集權統治底下的人們身上。不論今天是在敘利亞、埃及或葉門或任何受到壓迫的地方,這齣戲都會某個片刻引發觀眾的共鳴,這就是劇場的魔力。」

現代派建築有句名言“Less is More”,我想也可以套用在彼得.布魯克的劇場哲思中。因為空無一物,所以觀眾更能投射心靈,自由地想像參與。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突破文化藩籬的非洲之行

一九七○年,彼得.布魯克在巴黎成立了「國際劇場研究中心」,團員來自四面八方。經過兩年集訓,這十幾個人收起簡單行囊,於一九七二年底踏上非洲之旅,希望在這趟為期三個月的旅程中,找到超越語言的劇場元素。一開始,彼得.布魯克的構想很單純,如果演員在市集的演出,能夠打動彼此之間沒有共通語言的非洲觀眾,那麼這些表演內容勢必具有普遍內涵,可以推而廣之到全世界去。

從阿爾及利亞、尼日、奈及利亞、貝南到馬利,這趟非洲之行對彼得.布魯克影響深遠,他學習到如何利用更簡潔的演出方式,在一個空的空間裡創造出一個令人興奮的想像世界,也開啟了他與非洲劇場的交流。

他第一齣在台灣上演的戲碼《希茲威.班西死了》,就是取材自南非故事,他的許多作品,都由非洲演員擔綱要角。這趟啟發之旅,由約翰.西爾裴恩(JohnHeilpern)記錄在《眾鳥會議——彼得布魯克的非洲之旅》Conference of the Birds:the Story of PeterBrook in frica。(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