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守曜(前)以教師和演員的雙重身分指出,訓練者停留在自己的經驗,無法即時與最新的觀念與方法接軌,並不利於劇場界表演訓練的發展。(南風劇團 提供)
專題 專題/台灣劇場表演學分怎麼修?(上)/現況概覽II

建立表演環境的「共同意識」

訪劇場工作者劉守曜談表演訓練問題

台灣表演訓練本身並沒有一個最高理想,各種訓練方式未盡成熟卻又行之有年地出現,整個環境是一種模糊的學習狀態。以尤金諾.芭芭為例,我們要怎麼看待這位西方社會中的非主流人士 ?只有在我們自己環境也成熟、且有完整體系出現時,才能發現其價値所在。

台灣表演訓練本身並沒有一個最高理想,各種訓練方式未盡成熟卻又行之有年地出現,整個環境是一種模糊的學習狀態。以尤金諾.芭芭為例,我們要怎麼看待這位西方社會中的非主流人士 ?只有在我們自己環境也成熟、且有完整體系出現時,才能發現其價値所在。

提起台灣表演訓練現況的問題,資深劇場工作者劉守曜認為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師資」方面的問題,台灣的表演市場太小,無法以訓練工作維生。另一方面是整個表演環境的「共同意識」尚未清楚建立,使得訓練者與學習者並沒有共同的目標,導致表演訓練方式的混亂。

訓練者必備:敏銳的觀察力

從蘭陵劇坊、優劇場,到西洋的拉邦技巧、日本的鈴木忠志,劉守曜幾乎把當代各式各樣的重要演員訓練都學習過,加上長期在各大小場所擔任訓練者的經驗,他以演員和教師的雙重身分指出:「表演與教學訓練是很不同的」,台灣目前的訓練者多是演員當久了便開班授課,將自己經驗轉教給新人,但常會在受訓者與訓練者的方向和觀念上產生混淆。

例如方法演技裡的「情感記憶」,常會因為彼此真實感情被導引出來,形成情感交流或心理輔導,但這種方法的目的是在要求演員擁有重新拉回情緒的能力,所以訓練者必須隨時客觀地注意各種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表演訓練」。這些對環境的敏感度,除了訓練者本身經驗的累積,也必須吸取新知,但劇場界現況是進修管道少,沒有任何獎學金是為了戲劇教育而設,因此表演訓練的方式永遠停留在自己的經驗,無法即時與最新的觀念與方法接軌。

學習者注意:訓練的合適性

另一方面,這也造成學習者永遠是處在跌跌撞撞的狀況,加上台灣表演訓練本身並沒有一個最高理想,各種訓練方式未臻成熟卻又行之有年地出現,學習者東一塊西一塊地學,學完了也不知道怎麼擺它、怎麼用它,整個環境是一種模糊的學習狀態。劉守曜以不久前來台的尤金諾.芭芭為例,我們要怎麼看待這位西方社會中的非主流人士 ?我們對自己對他的定位是什麼?只有在我們自己環境也成熟、且有完整體系出現時,才能發現其價値所在。

其實各種表演訓練方法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著重點不同。換句話說,表演訓練是在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同時去了解別人,以及彼此的關係,進而發現自身的問題,然後解決它。「不是一個系統就可以將所有人都訓練成好演員,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同一種系統,」劉守曜說:「人真的是有別的,最重要是去找到適合自己調性的表演訓練,在裡面去經營、調整。外在的方式去都只是技巧,為自己的表演找到内在靈魂,才是真的能感動人的。」

 

特約採訪|秦嘉嫄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