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娜擊樂二重奏將演出「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將一些平時被忽略或習以為常的聲響轉化為演奏出的音樂,或加以複製、模擬、創造。(擊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動作與聲音的接龍遊戲

擊樂實驗室「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

「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是「JPG擊樂實驗室」的系列節目之一,由擊樂家鄭雅心與張育瑛組成的「那娜擊樂二重奏」與作曲家邱浩源、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劇場導演李銘宸的跨界合作。節目概念來自生活中的聽覺經驗,將一些平時被忽略或習以為常的聲響轉化為演奏出的音樂,或加以複製、模擬、創造,進而帶來不同的聯想。

「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是「JPG擊樂實驗室」的系列節目之一,由擊樂家鄭雅心與張育瑛組成的「那娜擊樂二重奏」與作曲家邱浩源、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劇場導演李銘宸的跨界合作。節目概念來自生活中的聽覺經驗,將一些平時被忽略或習以為常的聲響轉化為演奏出的音樂,或加以複製、模擬、創造,進而帶來不同的聯想。

擊樂實驗室「反作用力計畫:抵抗」

9/15~16  20:00   9/16~17  14:00

9/16  16:00   9/17  11:0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1樓實驗劇場

INFO  02- 28919900

擊樂實驗室「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

9/22~23  19:30   9/23~24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921-747369

舞台上,一位身著傳統衣服的演員蹲著馬步打著太極拳。在緩慢的移動中,一個出拳、一個轉身,身上預置的感應器皆對應地發出各種電子聲響,像是在對每個動作下不同的註解。一段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中,音色悄然轉換,不見演奏家上台,卻處處充滿樂思。此時,不禁引人思考,究竟是人們的動作製造了聲響,還是聲響的總和型塑了生活中的動作?

實驗精神  讓音樂與劇場碰撞

「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是「JPG擊樂實驗室」的系列節目之一,由擊樂家鄭雅心與張育瑛組成的「那娜擊樂二重奏」與作曲家邱浩源、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劇場導演李銘宸的跨界合作。從去年十月發布基礎構想之後,經過了一年的醞釀,即將在九月首度於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發表他們的「實驗」成果。實驗本來就有無限的想像與期待,在某些程度與音樂會的策劃是雷同的。閱讀的節目介紹文字──

兩個手心互相試探然後接觸:心跳撲通撲通

拉鍊:塑膠的或金屬的

易開罐打開:慶祝

寶特瓶打開:逆時鐘……

沒有明確的曲目名稱與作曲家的標示,只有一些名詞與狀態的提示。看似無厘頭,然而卻包含著聲音與動作等指引。的確,節目概念來自生活中的聽覺經驗,將一些平時被忽略或習以為常的聲響轉化為演奏出的音樂,或加以複製、模擬、創造,進而帶來不同的聯想,也許是實際的物品、事件,或是無形的畫面、溫度、氣味等等。於是,音樂與劇場便在同一時間碰撞與融合,創造出似曾相似又天馬行空的演出。

情境的串連  如同聲音接龍

關於太極拳,鄭雅心說:「不只有他(打太極拳的演員),而是其他演員、舞者都會戴上感應器。他們動作的時候會有聲音,也會觸碰到某些樂器,加上有些聲音是事先預錄好的,因此三方的聲音線條可以同時進行。在演出時,有演員先做好的部分,以音樂演奏與他互動,也有音樂先做好流程,讓演員去與他們互動,所以音樂的鬆緊強弱等,就會跟戲劇前後會互相呼應。」而既然是音樂會,當然會有曲目的排定,她細數:「兩首電子樂加打擊樂、有二重奏與重奏,還有純打擊樂重奏。」但有趣的是,樂曲並不像一般音樂會那樣從頭演到尾,而是選取其中最精采,或者需要的段落來做連結。

聽到鑰匙聲、開門聲、腳步聲,就會聯想到出門的動作;聽到門上的風鈴,就想到「您好歡迎光臨」;掌聲與花束,總與麥克風試音連結,還有不經意響起的來電鈴聲,原來也可以從台上的馬林巴琴演奏中聽到。這些聲音的串連,也帶給觀眾種種情境的串連——什麼聲音與聲音有相似性?這個世界與那個世界接起來又是什麼樣子?她想了想笑著說:「我們就像在玩一種動作與聲音的遊戲,至於什麼遊戲……也許可以是用聲音來接龍吧!」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JPG擊樂實驗室  陪伴實驗與成長

「JPG擊樂實驗室」成立於二○一六年十月,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在瓷器品牌「瓷林」所協助,透過提供資金、資源串連、輔導陪伴等方式,提供卅五歲以下的新銳打擊樂家為期一年的支持陪伴計畫。目的就是為了在實驗創新過程中,鼓勵年輕團隊嘗試、推翻、挑戰,為打擊樂開創不同的視野和發展。

第一屆選出的跨領域創意實驗團隊共有五組,經過了十個月的醞釀,將從九月至十月的三個週末,於牯嶺街小劇場、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與松菸LAB創意實驗室,進行共計廿一場成果分享。演出有新銳擊樂家廖海廷帶領的「反作用力計畫:抵抗」、那娜擊樂二重奏的「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還有年輕擊樂家戴含芝、黃晉韋為主的「AS ONE」與陳妍臻、史孟航、黃柏元呈現跟觀眾深入即興互動的「聲波圖物語」,以及北藝大音樂系學生蔡嫥亭、李庭妮、石至瑀的「森槮sen sen—擊出自然的記憶」。

除了表演之外,年底也將發表影像紀錄片,透過影像記錄這場跨界實驗的歷程。而第二屆團隊亦已於七月底選出,將開始長達一年半的育成陪伴計畫。(李秋玫)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