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親愛的孤獨者」以女子的視角串起故事的起承轉合,試圖以角色面臨的孤獨與困境,帶領觀眾正視內在的自己,並試圖帶領觀眾進行一場反思的旅程。或許,我們都在試圖拼湊著屬於人生的拼圖,也試圖於其中完滿那原本遺失了的角落……
致親愛的孤獨者—《2923》與《你必須醒來》
2018/12/9 台北 水源劇場
故事工廠及夢田文創合作推出舞台劇「致親愛的孤獨者」,首部曲《2923》與《你必須醒來》試圖藉由舞台劇來探討了不同的社會「議題」。
兔子洞裡的回聲
《2923》編劇梁允睿在此劇中藉由神秘的受刑人2923與看似爽朗卻急需用錢的會客妹小熏的探監對話,一步步將兩個角色深藏內心的黑暗秘密赤裸裸地揭示在觀眾面前。李淳在劇中飾演因弒父而被關進監獄的受刑犯2923,劇中他擁有能夠聽見他人內心的特殊能力,在看似被「幻聽」所困囿的人生底,他試圖把小熏當作「兔子洞」來解決自我人生的困境,卻在這場「秘密」的祭儀裡,揭發出兩人不願面對卻又擺脫不了的童年創傷。
小熏從一開始幫助人的身分轉換成被幫助者,2923則從被幫助者的身分轉換為助人者;2923從一開始帶著耳塞的「有形」封閉與小熏以爽朗性格所隱藏的「無形」封閉,到2923脫下衣服後強撕小熏衣服的彼此「袒露」,兩個角色的身分轉換如同對鏡,讓「兔子洞」裡埋藏的秘密產生共振。角色的情緒也從逃避抗拒,到相濡以沫的彼此救贖與自我和解。並透過鯨魚自殺式的擱淺新聞,到鯨魚重返大海的消息,夾帶了寓言式的弦外之音,編劇在角色的外在塑造與劇情的鋪墊上是多有著墨的。
李淳首次演出中文舞台劇,就挑戰了一個不算容易的角色。他與賴盈螢都需要在「現實」與「回憶」間切換,這「切換」的過程便考驗了演員的功力。
誰是昏迷者?
《你必須醒來》則為編導黃彥霖的舊作新編。相較三年前的舊作,編劇這次多加了一場和解收尾的橋段。編劇以昏迷不醒的丈夫David與每日持續呼喚丈夫醒來的妻子維萱作為結構性的困局,再透過一名自稱是維萱丈夫的陌生男子的闖入來打破原有的平衡,試圖藉此探討愛情故事除了happy ending外,還有什麼其他可能?
維萱在一開始對丈夫的深情呼喚看似動人,卻在一名自稱是自己丈夫的男子闖入後,揭示出她內心的孤獨與惶恐。在一場回憶的戲分中,維萱在車禍前與丈夫在車內玩著「我想到了」的遊戲,孰料丈夫卻在維萱怎麼樣都猜不到的狀況下說出了:「我改答案了!」
這句話徹底讓維持著表面模範夫妻假象的維萱崩潰了!為什麼?因為這句帶有「雙關語」的對白,也意味了他倆婚姻與愛情關係的改變。於是維萱不斷地追問丈夫第三者是誰,也由此造成了車禍,造成了丈夫後來昏迷不醒的原因。所以維萱是肇事的兇手,她看似深情的所作所為,都只是在掩蓋內心對已崩毀世界的不安與惶恐,當然,還有她的孤獨。
若維萱與David的婚姻不如表象的和諧,那麼David昏迷後儘管維萱在旁聲聲呼喚也不願醒來是可以理解的。而維萱會相信那名自稱是自己丈夫的陌生男子,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她「當然」知道他不是自己的丈夫,因為丈夫在昏迷前對自己已然相敬如「冰」,又怎麼可能會如同眼前這名陌生男子對自己的舉止如此親暱!但她「只能」相信他是自己的丈夫,因為唯有如此,她才能得到救贖,才能讓原本失衡的世界再度獲得平衡。
而那名假裝是維萱丈夫的男子,不過是原本住在隔壁床聽著維萱不斷對她丈夫絮叨過往的一名病人罷了。但因著他的寂寞,他決定取代維萱丈夫的角色,只因為他不想再寂寞了……
編劇透過三個人不同的孤獨感,試圖營造出現代人的「共感」。由是,誰才是真正的昏迷者,便成為編劇留給觀眾的一個課題。可惜的是戲劇架構與張力有了,鋪陳卻稍嫌散亂,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誰是孤獨者
「致親愛的孤獨者」以女子的視角串起故事的起承轉合,試圖以角色面臨的孤獨與困境,帶領觀眾正視內在的自己,並試圖帶領觀眾進行一場反思的旅程。或許,我們都在試圖拼湊著屬於人生的拼圖,也試圖於其中完滿那原本遺失了的角落……
為培育發掘華文地區表演藝術類評論人才,本刊以公開方式徵求表演藝術類評論,入選者即可於本單元刊出。徵求評論之條件如下:所評論的作品須在台灣演出,並於首演起兩個月內投稿有效,投稿作品必須為首次發表文章,包含不曾公開於平面媒體或電子(包括網路網站、部落格、BBS站、Facebook等)發表,每篇字數1,200字。入選刊登作品可獲獎金NT$2,400元。投稿評論文章請e-mail至mag13@mail.npac-ntch.org信箱,主旨標示「新銳藝評」投稿,並註明真實姓名、地址、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