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與林文中產生交集的時間點很早,早在這對屏東地磨兒部落出身的排灣族姊弟邀請台北編舞家駐地編創《去排灣》之前,也早在三人紛紛踏上舞蹈之路之前。
蒂摩爾古薪舞集 2020《去排灣》
11/20~21 15:30、19:30
11/22 10:30、14:30
11/27~28 15:30、19:30
11/29 10:30、14:30
屏東 蒂摩爾古薪舞集劇場
12/4~5 19:30
12/6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INFO 08-7994849
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與林文中產生交集的時間點很早,早在這對屏東地磨兒部落出身的排灣族姊弟邀請台北編舞家駐地編創《去排灣》之前,也早在三人紛紛踏上舞蹈之路之前。
這條道路由兩個家族所鋪成。
林文中的母親蔡麗華是台北民族舞團的創辦人,扎根鄉土,長期投入台灣田野,發展民族舞蹈。一九八八年,蔡麗華作為舞台監督,領著「中華民國山地傳統音樂舞蹈訪歐團」參加巴黎世界文化館舉辦的「太平洋節」(Festival Pacifique),那是台灣原民歌舞首次登上歐洲舞台,團員包括台東馬蘭阿美族、海端布農族與屏東三地門排灣族等卅六人,路之、巴魯的父親沙滔.瑪迪霖(Shatao Madiljin)也是其中一員。林文中回憶:「當時很小,但會聽我媽提跟原住民團隊出國巡演。當年,歐洲策展人會說,我們要找一批『沒有坐過飛機的』,那是最早原住民舞台化的年代。」林文中笑,「我是來這裡,聽他們的爸爸說,才想起這些。」
沙滔在一九七五年投入舞蹈,除了演出,也進行教學工作,一九八八年起巡演巴黎、德國、荷蘭、瑞士等地,此後數十年間,致力於傳承排灣族傳統舞蹈及琉璃珠工藝,曾獲原住民工藝薪傳獎。沙滔與妻子毛玉珠創辦的「沙滔舞琉璃藝術空間」,如今與兒女所創辦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共同座落於地磨兒部落一角,這棟三層樓建築從油漆到內裝擺飾都由舞者們與部落青年協力完工,於今年五月重新開門。
穿過黑色牆面,窗邊是一方大桌,部落媽媽們正燒製著琉璃珠,工坊內是各式精緻琉璃珠、刺繡等工藝為主的服飾,這是沙滔舞琉璃藝術空間;最末端大片玻璃隔開的則是蒂摩爾古薪舞集,參訪採預約制,一樓舞團排練場、二樓靈感休憩空間、三樓餐飲,五名舞者大多時刻是朝九晚六地在此練功,律動、吟唱環繞著整個空間,路之與巴魯將舞者的日常透明化,悉心培育了對話的場域,期待讓人們親近舞蹈。
「在此之前,琉璃工坊與舞團沒有明顯的空間區隔,走進這裡,你會看見在琉璃珠中跳舞的人——過去沒有任何舞團的logo,沒有牆壁,就看著我們在排練,看著看著,覺得跳舞好近,但可能也讓人不知如何介入,只是旁觀。」路之環視這個由家族一磚一瓦打造的「家」,眼神發亮地描繪願景:「我們發現,好像少了可以聊天、讓別人認識我們的地方,所以才下定決心要整理出這片空間。讓這個空間替我們說話。過去,我們得要花很多心力,自從有了這裡,大家願意停留,就有了發現表演藝術、舞蹈的餘裕。」
停留者還有林文中。作為蒂摩爾古薪舞集舞團成立十四年後首度邀請的客席編舞家,他駐地創作,重新接起家族長輩們的時間軸線,參加地磨兒收穫祭、婚禮,同族人上山砍樹製作頭目的女兒婚宴中所需之鞦韆(排灣族語為tiyuma或ljakai)……嘗試在生活中貼近該部族的思考,新作《去排灣》是繼《風起》(2017)後的第一個長篇,嘗試「去/前往」排灣,並「去/除」(想像的、奇觀化的)排灣風景,跟所未知、已知的文化相遇,嘗試去看見,去理解,去貼近彼此生活的現實。
蒂摩爾古薪舞集
台灣首支以當代排灣族為主體性的全職舞團。2006年由團長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創立,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擔任舞蹈總監暨編舞家。
路之畢業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學系,隨後至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深造,長年居住於部落,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承、樂舞文化藝術教學。創立舞團後,致力將作品推展至歐洲、亞洲和美洲等多國演出。2013年研發排灣族當代舞蹈教學系統,致力探索排灣族以歌入舞之呼吸方法,進而開創排灣當代身體訓練。擔任舞團團長,主要作為藝術行政,但也編創,重要作品有《Qai~i愛遺憶》。
巴魯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旅居都市12年,2009年回到地磨兒部落與姊姊路之一同學習傳統文化與藝術分享,擔任舞團舞蹈總監暨主要創作者,重要作品有:《Mananigai.勇士》、《Kavaluan.戀念百合》、《Kavulungan.會呼吸的森林》、《Kurakuraw.舞琉璃》、《Kavaluan的凝視》、《Umaq.烏瑪》、《Qai~i 愛遺憶》、《似不舞【s】》、臺紐跨國共製《在一起 2 Gather》、《Varhung~心事誰人知》、《Calisi.斜坡上的婚禮》及《哎~撒撒》等。
林文中
編舞家。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畢業,旅居美國10年,曾在比爾.提.瓊斯(Bill T. Jones)舞團擔任職業舞者七年,回國創團,致力於身體動作研究,從「小」系列的限縮空間逐步發展為中大型製作,重要作品有《情歌》、《尛》、《小南管》、《小・結》、《長河》、《空氣動力學》、《風起》等。2017年休團後,目前任職於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
地磨兒部落
源自排灣語「timur」,屏東三地門鄉,地處高山與平原的交界地帶,多屬丘陵地形,海拔100公尺至2,159公尺間,隘寮溪環繞,著名景點「山川琉璃吊橋」連結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可見其群山環繞的溪流景緻。
一九三五年,日本將排灣族Timur、Talavatsal、Salalau三社居民遷移到三地門鄉,沿著山坡,規劃為規整的棋盤街道聚落。過去的排灣族不稱自己是排灣族,而稱自己為Kacalisian,意指「真正住在斜坡上的子民」,這意味著從創始神話時期,族人們便世世代代居住在斜坡的土地上。
在這片斜坡上,出品了不少優秀的藝術家,除了沙滔、路之、巴魯之外,還有雕塑家撒古流.巴瓦瓦隆 ( Sakuliu Pavavalung ),地磨兒藝術公園中有他的群鹿家族雕塑。